王海琴
摘 要:語文閱讀是開拓學生的視野的最有效的辦法,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強調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和教師才會真正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到相關的活動中去。在實踐中以新課改要求為準,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加強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等教學方法的充分發揮,可以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化、個性化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現狀;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革新,語文閱讀教學已經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所關注,閱讀,不僅是幫助學生獲取信息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因此,筆者認為為了提高初中學生閱讀能力,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工作,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以往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不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依舊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式開展教學,然而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很難感興趣,進而使學生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最終使課堂教學過程不理想。因此,筆者認為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通過有效的教學情境來開展教學,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學生學習的唯一動力,因為只有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才能有效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進而全面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最終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例如,在閱讀《偉大的悲傷》一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相關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視頻進一步了解與掌握閱讀背景,同時在學生進行觀看時,對于學生在視頻中出現不易理解的語句或者詞匯,應及時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直觀理解與認識,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該教學內容的理解掌握,進而使學生較好地進行下一步學習,最終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外,還應格外注重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因為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學習與未來發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還應為學生精心挑選一些閱讀詞匯,并要求學生對其背誦、默寫以及學會使用,同時還應要求學生將語句優美的段落進行摘抄,進一步培養學生隨時記筆記的良好學習習慣,最終有效拓寬學生閱讀知識面。除此之外,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還應引導學生從日常簡單點滴事情做起,進而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生閱讀相關內容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書寫閱讀心得,并對自身進行有效評價,而在書寫心得與自我評價過程中,可以有效促使學生時常回顧之前摘抄的美句,進而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最終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
三、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變化,因材施教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視,而這也是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性格特點,同時學習能力上也存在一定差異。而在以往傳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忽視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依舊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然而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使學生整體能力普遍偏低,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筆者認為為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師必須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并對不同學生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都能夠有所收獲,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閱讀知識的了解與掌握,進而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綜合能力,最終實現高效教學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對學生采用針對性教學時,對待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應給予足夠的包容,并用充足的耐心去指導、幫助他們學習知識與消化知識,進而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最終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最佳狀態。
四、加強師生之間互動交流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閱讀知識的理解,教師還應多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與交流,因為一個高效的課堂教學氛圍,是離不開教師與學生頻繁互動交流的,課堂中有效的互動交流,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關閱讀知識點,同時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在以往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并沒有意識到與學生之間多溝通、多交流對學生學習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影響,教師單純地在上面滔滔不絕地講解,而下面的學生處于不知所云的狀態,進而嚴重影響學生整體能力以及課堂教學效果。因此,筆者認為,為了有效提高學生整體閱讀能力,教師必須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頻繁的互動交流,幫助學生節省自身探索過程中所耗費掉的時間,進而使其獲得更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信息,最終全面提高學生整體閱讀能力。除此之外,在閱讀信息過程中,對于個別學生出現的問題與疑惑,教師應及時給予幫助,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改正,同時還應采取溫和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進而進一步拉近與學生彼此之間的距離,最終實現全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理想狀態。
綜上所述,語文教育不僅是弘揚我國文化精髓、歷史文化的重要學科,同時也是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歷史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筆者認為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成績,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力度,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高,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雅玲.探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8(12):190.
[2]史芳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課外語文,2018(25):6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