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冬冬
摘 要:初中歷史教學是學生文史修養的主要課程,通過學習初中歷史,能夠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歷史常識,掌握并運用歷史史料分析方法去處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透過歷史課本這扇窗,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感受中華民族歷史文明與世界各國歷史文明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的歷史現象及規律。為適應新時代對培養初中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提出的新要求,以歷史史料這個角度作為出發點,闡釋了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含義,分析了培養初中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意義,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幾點借助歷史史料,提高初中生核心素養的有效應用策略。
關鍵詞:歷史史料;初中核心素養;有效應用策略
一、引言
初中歷史是學生義務教育階段最開始接受歷史知識系統性教學的階段,從初中歷史教學內容涉及的范疇來看,既有本國史,亦有國外史,本國史又詳細地分為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初中歷史教學基本上系統地介紹了國內外歷史的發展概要,對于學生歷史宏觀思維的形成以及歷史價值觀的養成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現階段提出要全面提升中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是對原來初中歷史教學目標的一次質的飛躍,也更加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是優化學生歷史知識結構的必然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訓練學生歷史思維,提升學生歷史價值觀的必然要求,因而在初中歷史教育階段值得大力提倡與推廣。
二、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含義
初中歷史核心素養包括以下幾點內容。
1.歷史時空觀念
學習歷史知識,需要牢牢把握住兩大主線,一個是時間主線,一個是空間主線。古往今來,滄海桑田,朝代更迭,任何歷史事件的發生無不是建立在時間軸和空間軸架構起來的二維坐標系內。要求初中生具備歷史時空觀念,就是要求其能夠辨識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特定歷史現象、歷史規律。
2.史料實證觀念
歷史不是寫小說,任何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規律都是過去客觀存在發生過的,并非空穴來風。學好歷史首要的觀念就是要尊重歷史真相、還原歷史現實,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觀念。要讓學生在做出任何歷史價值判斷之前都必須有根有據,不可妄議歷史是非。
3.歷史洞察力
歷史洞察力,也稱之為“歷史敏感度”。通過系統的歷史知識學習,學生要能夠善于發現并自主總結歷史事件之間的共性規律,很多歷史現象和歷史規律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此為基礎可以用來指導當下的生活。
4.歷史價值觀
歷史價值觀既包括學生對自身的修為認知,也包括對本國本民族的歷史文化的認同。通過學習一些歷史人物的先進事跡和偉大的人格品質魅力,能夠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在其內心中發揮出榜樣的形象力量。學習本國歷史,體會中華民族歷史發展歷程,吸收其幾千年演變沉積下來的文化精華,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堅定其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道路自信。
三、歷史資料在提高初中生核心素養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以歷史資料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最大的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拓展歷史資料能夠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量,拓寬其視野,幫助其梳理歷史知識結構體系;第二,從宏觀視野去體會歷史,能夠避免教材節選造成的誤讀、斷章取義,只有站立在更高更廣闊的視角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控歷史真相。具體而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擴展歷史資料,發展學生的實證素養
歷史現象及歷史規律的解讀僅僅依靠書本遠遠不夠,因此教師要善于擴展歷史資料,從課外歷史書籍中補充有用的歷史事實,幫助學生更好、更準確地解釋歷史事實,從而養成有憑有據的實證素養。例如,在講到抗日戰爭時,可以補充《拉貝日記》中的部分內容,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南京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的苦痛與磨難。
2.結合歷史發展年表,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
歷史的發展基于時間和空間構成的二維坐標體系,以歷史發展年表為脈絡,可以幫助同學們厘清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加有條理性。例如,在講解中國古代史時,教師可以補充歷史朝代歌“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這樣一來,學生對中國古代史朝代變遷的順序就有了宏觀的把握與認知,以此為主線,可以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混淆歷史事實。
3.滲透歷史文化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歷史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客觀事實的一種形式化記載,更多的是從中體現出來的民族文化傳統與生活習慣的變遷,還彰顯著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這些都是歷史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講解中國近代史部分時,教師可以將虎門銷煙、戊戌變法、五四愛國運動、十四年抗戰、紅軍長征等歷史大事件作為專題,讓同學們自主探究,深入挖掘,去體會其中滲透出來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不屈不撓的民族魄力、敢于同一切黑暗勢力斗爭的偉大民族氣節。
俗話說:“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確如此,歷史就像一面明鏡,照映著過去,啟迪著未來。培養初中生歷史核心素養既能夠促進學生宏觀歷史思維的形成,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歷史自信心和民族文化自尊心,這對于學生個人今后的發展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陳超.引入史料 發展歷史核心素養[J].名師在線,2017(24).
[2]施文峰.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8).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