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明東
摘 要:中國社會生態道德缺失現象日益凸顯,也正因為如此,現階段國家對于生態道德教育也尤為重視,并且從學生小學階段就對其進行生態道德教育。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年齡相對偏小,其對于事物的認知、自我認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都相對較弱,使得相關教育工作的開展及其實效性很難得到有效的保證。如何在小學實踐活動中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其實效性提升,也成為現階段小學教育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
關鍵詞:生態;道德;教育
一、生態道德教育概述
所謂的生態道德教育,指的就是在橫向比較、縱向揚棄的基礎上所提出的一種新型德育觀念和德育范型,其重點對人們的社會行為以及環境自然行為進行倫理評價,然后在此基礎上實現人類對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對于自然生態的責任感及道德感的培養。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動,近年來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階段的教育過程中,并且在其中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小學階段生態道德教育開展現狀分析
1.小學階段生態道德教育取得的成績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可以更好地幫助其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道德意識,相應的,也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實現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提出,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生態道德教育也尤為重視,并且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簡單來說,通過在小學階段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學生及教師的生態意識及環保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其次,通過在小學階段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學生及教師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也開始付諸行動,比如,每年參加校內校外各類生態保護活動等,在改善區域內生態環境方面發揮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2.小學階段生態道德教育開展存在問題的分析
盡管現階段我國很多小學已經開展了生態道德教育,并且取得了相應的成績,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卻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首先是小學階段生態道德教育缺乏相應的教育體系,具體來講,對于生態道德教育而言,其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理念,在其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由于缺乏相應的教育經驗,使得很多學校很難真正地建立起相應的生態道德教育體系,這樣也就很難保證相關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隨著生態道德教育相關理論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小學對其認知愈發深刻,很多小學也建立起了相應的生態道德體系,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由于其相關體系并不是特別完善,加之學校對其重視程度不足,使得生態道德教育極易流于形式,很難真發揮其積極作用。
三、做好小學階段生態道德教育工作的積極意義
1.有利于實現學生生態道德意識的提升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做好小學階段生態道德教育工作,最為突出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實現學生生態道德意識的提升。簡單來說,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各項學習的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可以為學生相關意識以及各項能力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將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應用其中,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可以潛移默化地實現對于學生生態道德意識的培養。
2.有利于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
在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工作過程中,其往往會涉及社會實踐活動,因此,通過對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可以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生態實踐過程當中,這樣一來,學生的實踐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并且,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學生的生態道德意識也會隨著廣泛的實踐而得到有效的提升,這樣一來,就可以從小培養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態道德,更好地實現生態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3.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豐富的課外生活對學生健康成長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而在小學階段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對學生的課外生活進行豐富。具體來講,就是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生態道德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際的生態環境保護過程中,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對學生的課外生活進行豐富,而且可以有效地對區域生態環境進行改善。除此之外,通過引導小學生參與生態道德教育活動,還可以在社會上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道德教育風氣,這樣一來,也就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生態道德教育工作,在提升人們生態道德意識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盡管現階段很多小學已經開展了相應的生態道德教育,但是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其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也正是由于諸多問題的存在,使生態道德教育在小學實踐活動中實效性很難得到有效保證。只有對現階段生態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的認知,并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從校內和校外兩個方面入手,積極開展生態道德教育,才能更好地實現其實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東.李彤彤.生命教育視域下的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J].基礎教育論壇,2019(9).
[2]黃東.初中學生生態道德教育探索[J].教育革新,2019(1).
[3]康澄心.生物教學中的生態道德教育[J].教育革新,2011(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