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芳
【摘 要】 打造高效的學習課堂,能夠有效地激發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準確地掌握知識點、認真地完成學習任務。為了有效地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提高當代初中生的語文知識水平,該文深入探討了能夠有效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途徑,期望能對當代初中語文課程改革有所裨益。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高校課堂 ?教學
語文高效課堂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熱情。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它不但擔負著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任務,同時也擔負著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科特點合理設計教學流程,努力構建高效課堂。那么,教師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呢?
一、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審美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中,都包含著美的教育,教師應該在挖掘教材內在美的基礎上,通過展示美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感知美、領悟美、創造美。教師可以通過播放錄音、播放多媒體幻燈片等方法來讓學生去認真地品讀課文,感受文章的美的意蘊和氣勢。通過這種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就能夠寓教于樂,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在進行《三峽》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讓初中生通過圖書館、報紙、計算機網絡等各種各樣的渠道來查找三峽的風土人情、三峽的地理位置、三峽的自然風光、和三峽有關的神話、和三峽相關的詩詞、三峽水電站等一系列的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初中生就可以感受到三峽的美,從而對《三峽》這篇文章有更深的了解。讓初中生真正體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三峽為什么會有如此美麗的風光,有如此湍急的水流等一系列的問題,從而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審美能力。
二、運用多種多樣的訓練方式,提高初中語文閱讀寫作課的質量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一定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誦讀、默讀、寫作、抄寫等等多種多樣的訓練方式,深入地挖掘教材中隱含的要素,讓初中生領略到文章的亮點,領悟作家創作的獨到之處,從而提高初中生的活躍度和寫作水平。比如,教導初中生通過不斷誦讀課文,體會作家善于捕捉生活中“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亮點。要求一個年約十來歲初中生寫出驚世絕倫的創意大作,有點不切合實際。其實具有創新性的文章并非是難以高攀的,創新性的文章并不都是與眾不同的另類作品,而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一個平凡的話語,在某一個情景下引發了他人的思緒波瀾。如果初中生學會把握了這些細微感悟,并善于用文字細膩地表達出,這也是一種創新性的文章。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在學習課本經典范文的時候,要有意識地點撥學生。比如說朱自清筆下的《背影》,每個同學都看過無數次父母的背影,但是為什么偏偏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卻如此令人感動呢?我們知道,朱自清這篇《背影》的文字極其樸素無華,描寫的站臺情景也是非常一般。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的我們無需過多地用理論解釋《背影》的藝術魅力,而是用最直接也是最簡單的方法——誦讀,讓學生在不斷的誦讀中,在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自主地領悟個中的藝術魅力。
三、制定特色化教學方案,打造高效初中語文課堂
教學方案能夠反映出教師對課程所做出的前期準備,在打造高效初中語文課堂方面發揮出決定性與關鍵性的影響作用,而且如何有針對性、目的性地設計整個課堂全過程是制定特色化教學方案的重中之重,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的過程中,務必要系統、全面、科學、合理地考慮到目前學生實際的學習基礎、學生學習的實際接受能力、教學物資資源等方面。例如,教師應當慎重地決定教學過程哪幾環節應當讓學生分組討論,或者哪幾環節應當讓學生上臺展示,又或者哪部分教學內容需要增添比賽項目等,唯有事前認真地考慮教學項目的各個方面,方能更為有效地改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初中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的過程中務必要注意的一點是,務必要為教學方案配置能夠實現的教學目標,具體表現為如下幾方面:第一,提出能夠激發學生潛能、促進教學項目落實的問題,為進一步增強初中語文教學效果提供一定的可行性;第二,對于每一教學方案而言,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均會存在,為此教師務必要針對每一教學環節、每一教學步驟,科學合理地做出應急措施。學生通過有針對性、特色化的教學方案,能夠更有效、快速地了解、掌握初中語文知識,能夠更深入地發掘自身潛在能力,為建設高效社會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四、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探究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引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能進行問題的分析與探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教學《范進中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先收集與這篇課文相關的資料,對文章先自行了解,發現文章中的問題,通過查閱資料先進行問題的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檢測學生的自學情況,例如“吳敬梓所描寫的范進的故事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為什么呢?”“其寫作意圖何在?”等等,并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將各自搜集的資料進行整合,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案。這樣能有效地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并能通過探討,學習其他同學的思維方式與優點,對文章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獲得自己對課文的感悟,讓語文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總之,打造語文高效課堂,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對語文教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教師需要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方式的研究與創新,找出更加有效的方法,促進初中語文課堂高效進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周青民.初中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調查報告[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0(2):21-24.
[2] 鄒林花.如何讓初中語文課程綻放活力[J].文學教育(中),2012(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