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忠
【摘 要】 為了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高質量人才,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應從人才培養目標入手,明確中職生職業規劃的意義,結合目前中職生教育教學管理實際,探索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方法與途徑,促進中職生全面成長成才。
【關鍵詞】 中職 ?職業生涯 ?實效性
按照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中職階段當屬于職業生涯發展的探索階段,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是“選擇職業,設定人生目標,制定人生計劃,樹立良好形象以及堅持學習”。因此中職時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整個人生的職業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職一年級是四年中職生活的起點,也是職業生涯的早期準備階段。這個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中職生活,及早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確立合理的職業發展目標,為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分析
1. 中職生對自我認知和專業認知不夠。由于中職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處于形成和完善階段,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和價值觀不是很了解,高中又缺乏相關的職業規劃教育,所以很多學生在進行專業選擇的時候,并沒有根據對自身的認知來選擇,對專業未來的對口職業,也缺乏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2. 中職生職業目標定位不符合自身實際。職業目標的設定,應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有利環境等信息作為依據,它是中職生職業發展的關鍵。而當前中職生在制定職業目標時,由于對自身認知和專業認知的不清晰,出現職業目標設定過高和不符合自身實際的現象。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執行力較差。一個好的規劃最終需要落實到行動上。當前很多學生在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書的撰寫之后,就將其束之高閣。規劃是一回事,執行又是另一回事,不利于職業目標的實現。
二、影響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效性的原因
1. 中職對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不夠。受傳統就業指導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學校把對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等同于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教育,重在指導學生如何掌握求職技巧,從而順利就業,忽視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認知、了解職業環境以及思考職業生涯決策,即對中職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比較缺失。當然,也有一些學校對中職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大多以理論教學為主,不能實際解決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另外,很多學校尚未成立專門的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構,只是由就業服務部門來附帶完成,在人、財、物的投入上也不夠,影響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開展。
2. 缺乏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師資隊伍。由于開展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時間較短,還是很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很多學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由就業服務中的工作人員和輔導員兼職完成,他們當中大多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平時承擔的學生管理工作又較多,很難集中精力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所以,這種類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學生的實際指導意義并不大。
3. 缺乏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目前,中職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集中在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及講座。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也大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向學生介紹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概念,指導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職業、樹立職業目標以及撰寫職業生涯規劃書。講座也基本是請教授或專業負責人介紹專業的發展前景以及未來的就業趨向。相對來說,教育形式單一,很多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都停留在理論上,撰寫的職業生涯規劃書空泛,可行性不強。
三、增強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效性的對策
1. 成立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構。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成立學校、院(系)兩級的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構。學校層面,主要是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政策和方案,負責統籌安排全校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由學校的主要校領導、教務處、學生處、就業辦主要領導組成。院(系)層面,負責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具體組織和實施,由院(系)領導和輔導員組成。
2. 加強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關系到學生職業目標的實現,而優質的師資是這一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因此,應該成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機構,選拔一批優秀的教師作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專職教師,這些專職教師應具有一定的專業學科背景和教學的資質。同時,也可以從思政輔導員中選拔一批了解學生特性、具備教學資質的老師作為兼職老師。此外,應該在職業生涯規劃教師的培養上健全機制,劃撥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作教師的培訓和交流,積極鼓勵教師在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上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把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和其他科任教師同等對待。
3. 樹立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程化的教育理念。中職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直接關系到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對學生的個人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就業指導教育中的前期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要與后期教育相銜接,要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全程化的教育理念。大一,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進行自我認知和職業探索,確立職業目標;大二,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能力的拓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大三,幫助學生繼續拓展素質,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決策;大四,幫助學生開展就業指導教育,從就業心理、就業技巧、求職渠道、就業程序、就業政策等各方面開展教育活動。
總之,為了幫助中職生更好地進行自我認知、指導學生思考職業生涯決策,筆者認為學校應該成立職業咨詢中心,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進行指導。同時,為了加強對職業的認知,可以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或者見習,增強他們對職業的感性認識。此外,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學生組織,參與校園文化活動,進行職業生涯人物訪談等,多方面、多渠道地幫助學生及早確立職業目標,提升職業能力,完善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
參考文獻
[1] 曾平江.當前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效性研究[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2(3).
[2] 程良越,謝珊.中職生職業生涯發展[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