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立 鄭楊



摘要:本文以48家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截取2013-2018六年間288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并運用統計分析軟件分別對樣本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性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以此得出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水平與財務績效水平總體上呈正相關的結論,根據實證研究結論分別從企業、政府和媒體公眾三個方面提出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對策。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48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tercepts 288 sets of data from 2013 to 2018 as research samples, and uses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o descriptively 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ample data. In this way, we conclude that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level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 are propo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enterprise, government and media public.
關鍵詞:紡織服裝業;社會責任;財務績效
Key words: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social responsibility;financial performance
中圖分類號:F275?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5-0024-05
0? 引言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多樣化的需求成為刺激紡織服裝行業繁榮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日益成熟,國際競爭力也正在由勞動力成本優勢轉變為品牌創新優勢,品質與效率的雙重提升為行業保持出口競爭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目前一些紡織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仍然不容樂觀,過量生產,過量消費實際上就是在過量制造垃圾。因此,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履行工作仍然有待加強。
1? 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研究設計
1.1 指標變量的選取
1.1.1 社會責任指標變量的選取
選取每股收益(EPS)指標衡量對股東的責任。每股收益能夠體現企業對股東利益的保障程度。該指標是投資者據以評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預測其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財務指標之一。
選取資產負債率(DEBT)和速動比率(DR)指標衡量對債權人的責任。資產負債率用以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該比率越低,說明債權人所承擔的企業風險就越小(顧涵宇,2018)。速動比率越高,說明短期債務的債權人權益的安全程度越高。
選取工資福利率(WBR)指標衡量對員工的責任。工資福利率是應付職工薪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該比率越高,表明紡織服裝企業對員工福利的重視程度越高。
選取營業成本率(OPR)指標衡量對消費者的責任。營業成本率是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體現企業對消費者的讓利程度,即企業愿意為消費者放棄多少利潤。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越注重消費者的利益。
選取資產納稅率(APR)指標衡量對政府的責任。資產納稅率是所得稅費用和稅金及附加之和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表明企業為政府稅收所做的貢獻。該比率越高,說明紡織服裝企業對政府的貢獻越大。
選取捐贈支出率(DER)指標衡量對社區的責任。捐贈支出率是企業對外捐贈額與營業收入的比,即企業承擔對社區的責任時愿意付出的貨幣性資產與非貨幣性資產占收入的權重。該比率越高,說明紡織服裝企業對履行社區責任的重視程度越高。
1.1.2 財務績效指標變量的選取
以會計和市場為基礎的衡量標準都有各自的利弊,因此為提高計量結果準確性,本文同時選用兩種指標。根據上一章節的分析,由于凈資產收益率易受到盈余管理的影響,因此選用總資產凈利潤率作為財務績效的會計指標,并選用國際上普遍認可和使用的托賓Q值作為衡量財務績效的市場指標。
1.1.3 控制變量的選取
綜合相關文獻和資料,可以發現在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研究中,絕大多數學者將企業規模作為控制變量。因此本文結合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目前的性質和特征,在分析該行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系時,選取企業規模(SIZE)作為本次研究的控制變量,以每年期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值量化表示。變量含義表如表1所示。
1.2 研究假設的提出
股東是企業影響力最強的投資者。滿足股東的利益能夠為企業的資金來源提供基本保障,為企業增強競爭力和改善財務績效提供基礎。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1:紡織服裝企業對股東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對于企業來說,股東所提供的資金有限,所以注重考慮債權人的利益,能夠提高債權人對企業經營發展能力的信任程度,從而增強企業融得資本的能力,有利于企業創造更多的收益。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2:紡織服裝企業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企業合理保障員工的勞動權利并給予其充分的尊重,有助于激發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和歸屬意識。一個忠誠度高的員工,會更愿意在企業中實現自己的價值,促進財務目標的實現。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3:紡織服裝企業對員工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消費者的選擇傾向摻雜著較強的主觀傾向性,直接決定著企業的銷售水平和營業收入。因此企業將消費者的利益訴求作為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有助于增加企業的競爭力,提高財務績效(強雪偉,2015)。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4:紡織服裝企業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在履行各種社會責任以滿足各個社會公眾群體時,企業的參與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政府的負擔。這樣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就會向企業傾斜,企業就能更快地得到一些商機和信息,獲取更多的利潤。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5:紡織服裝企業對政府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企業履行對社區的責任,能擴大企業的知名度,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客戶來源與經營平臺。此外還能獲得公眾認可,為企業進一步經營和發展打下扎實的顧客基礎,最終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提高。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H6:紡織服裝企業對社區的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正相關
2? 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
2.1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鑒于同行業具有可比性,本文從東方財富網所提供的屬于紡織服裝行業的84家滬深A股上市公司中進行樣本的選取。在樣本和數據的選擇方面遵從以下原則:①剔除既發行A股又發行B股的公司;②剔除ST和*ST公司;③剔除數據資料不全的公司;④所取財務數據均以上市公司合并年報為基準(齊宏斌,2018)。
經過整理,最后剔除4家*ST公司、2家既發行A股又發行B股的公司、以及30家數據資料不全的公司,最終選取48家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截取2013-2018年6年間共288組數據作為實證分析樣本。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的財務數據和交易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東方財富網以及上交所和深交所官網披露的上市公司定期年報,均為手工錄入。樣本信息如表2所示。
2.2 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文以48家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2013-2018年間社會責任指標和財務績效指標的288組數據為研究對象,運用Spss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分析指標主要包括:極小值、極大值、均值和標準差。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從樣本數據的描述統計結果中可以看出,EPS平均值為0.2567,表明從整體上看,紡織服裝行業對股東的社會責任履行水平較低,而該指標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較大說明可能是一些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拉低了行業整體水平。資產負債率的適宜水平為40-60%,DEBT均值為36.89%說明從長期償債能力上來講,樣本企業能夠較好地履行對股東的責任。速動比率在1左右較為合適,CR均值為1.6661表明行業整體流動資產占用量比較合理。標準差越接近于0數據越穩定,但該指標標準差大于1,表明從短期償債能力上來講,該行業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履行水平存在很大差距。WBR均值為2.49%,標準差為0.0361,表明各樣本企業對員工的福利待遇重視程度普遍較低。商業企業的營業成本率一般為70-80%較為合適,OPR均值為71.22%,表明樣本企業對消費者的讓利程度較高,最大值與最小值相差較小,說明紡織服裝行業能較好地履行對消費者的責任。衡量對社區的社會責任指標APR和衡量對社區的社會責任指標DER總體偏低,表明上市公司在履行對政府和社區的社會責任方面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此外,衡量財務績效的兩個指標中,市場指標Tobins Q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別為33.3770和0.2400,標準差超過2,行業數據整體差異非常大,說明紡織服裝企業在投資回報率方面存在較大差距,然而均值為1.9617說明整體上該行業利用資源創造的經濟增加值大于投入的成本;會計指標ROA最大值為0.1875,最小值為-0.5645,均值為3.91%,數據總體波動不大,說明紡織服裝行業整體的經營狀況較為良好。
2.3 相關性分析
本文運用Spss軟件進行Person相關性分析,并采用雙尾顯著性檢驗。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由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每股收益(X1)在0.01的顯著水平下與總資產凈利潤率(Y2)呈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827,說明每股獲利能力越強、投資風險越低,股東的利益越能得到保障,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企業資金來源的穩固性,從而正向影響財務績效;需要說明的是,資產負債率(X2)與總資產凈利潤率呈正相關,然而從后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責任與財務績效的正向關系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作為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流動比率(X3)在0.01的顯著水平下與總資產凈利潤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246和0.220,說明企業短期償債有保證,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較高,這種情況下企業融資比較容易,有利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工資福利率(X4)在0.01的顯著水平下與托賓Q和總資產凈利潤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687和0.190,說明提高對員工的福利待遇有助于激發工作熱情,創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氛圍,直接正向影響當期的財務績效;作為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營業成本率(X5)在0.01的顯著水平下與總資產凈利潤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226,說明“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的確具有一定道理。當企業為顧客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適當讓利于消費者時,反而會擴大銷量提高利潤,對財務績效產生正向作用。
另外,還可以發現資產納稅率(X6)和捐贈支出率(X7)與財務績效呈現負相關關系,結果與之前的假設不符。原因可能在于紡織服裝企業提高當期的資產納稅比率會提升企業運營成本,從而對企業財務狀況產生負向影響;捐贈支出率與財務績效呈負相關可能是由于樣本企業存在一些捐贈支出為0的情況,紡織服裝行業對于捐贈活動的重視程度偏低,捐贈行為尚未形成常態。此外,二者對財務績效的影響也許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2.4 多元回歸分析
Eviews軟件是由美國QMS公司開發的運行于Windows平臺下的經濟計量分析軟件,應用十分廣泛。因此為了增強研究結論的可信度,本文接下來利用Eviews8.0軟件采用固定效應分析方法對相關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到企業社會責任各變量對財務績效(Tobins Q和ROA)的影響系數。鑒于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作用可能受信息的傳播擴散程度和主觀意識等因素影響,本文在回歸模型中引入企業社會責任各變量的一階和二階滯后變量。通過多輪回歸試驗,得出部分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具有滯后性,檢驗表明具體滯后期為1-2年。本文以48家紡織服裝行業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指標和當期、滯后一期及滯后二期的財務績效指標數據為研究對象,運用Eviews軟件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結果如表5和表6所示。
如表5所示,采用市場指標Tobins Q值作為因變量時,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在短期內整體上會對財務績效產生負向影響,但在滯后期二者的正向關系會有所顯現。其中企業履行對股東的責任(EPS)、對消費者的責任(OPR)、對政府的責任(APR)和對社區的責任(DER)在滯后二期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會轉負為正;由于債權人希望企業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因此DEBT指標在當期與Tobins Q呈正向關系而在滯后一期和滯后二期二者呈負向關系,反而體現出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責任與財務績效在滯后期開始顯現出正相關關系;CR指標只對當期的財務績效產生一定的正向作用效果,其原因可能在于由于財務績效的提高,企業更加傾向于對擴大生產和研發創新方面的投入,因此產生了更多的流動負債,導致了速動比率在滯后期與財務績效的負相關關系;履行對員工的責任(WBR)為財務績效帶來的正向效應在當期最為明顯。
此外,R2說明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解釋程度,一般為1左右較為合適。DW值位于0-2之間說明序列存在正自相關,等于2說明序列無自相關,位于2-4之間說明序列完全負自相關。F值對應的顯著性概率參數越接近于零,說明數據的回歸結果越顯著。上述三期回歸結果中,R2均接近1,說明回歸擬合度較好;DW值接近2,說明回歸模型的獨立性較強,不存在序列自相關;F值對應的顯著性概率參數表現均接近0,說明數據的總體回歸結果十分顯著。
由以上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采用會計指標ROA作為因變量時,企業履行對股東的責任(EPS)和對社區的責任(DER)均會對當期和滯后期的ROA產生正向影響,并且在滯后期相關系數有所提高;企業履行對員工的責任(WBR)在當期和滯后一期正向作用于ROA,且當期作用較大;企業履行對政府的責任(APR)雖然對當期ROA的影響為負,但相關系數并不高,而且在滯后一期和滯后二期會對ROA轉而產生正向影響;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責任(DEBT和DR)和對消費者的責任(OPR)負向影響當期財務績效,但此影響在滯后一期明顯減弱并且在滯后二期轉負為正。
上述三期回歸結果中,R2作為說明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解釋程度的參考值,均接近1,說明回歸擬合度較好;DW值作為體現模型是否存在序列正自相關或負自相關的參考值,均接近2,說明回歸模型的獨立性較強,不存在序列自相關;F值對應的顯著性概率參數作為衡量回歸結果顯著程度的參考值,均接近0,說明數據的總體回歸結果十分顯著。
此外,綜合以上兩個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企業社會責任與TobinsQ正向關系和與ROA正向關系的體現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市場指標的衡量角度區別于會計指標,繼而導致衡量結果存在差異。托賓Q值是從外部資本市場角度衡量企業財務績效,而總資產凈利潤率是從企業內部出發衡量企業總體的經營成果。
3? 實證研究結論及對策
3.1 實證研究結論
基于我國48家紡織服裝行業滬深上市公司2013-2018年間的288組數據為樣本進行的實證研究結果總結如下:①每股收益(EPS)與財務績效指標變量的關系是正向的,其中與市場指標托賓Q值的正相關關系顯現在滯后二期,與會計指標ROA的正向關系在當期就有所顯現,符合假設1;②資產負債率(DEBT)和速動比率(DR)與財務績效的正向關系表現在滯后期,符合假設2;③工資福利率(WBR)與財務績效的關系在當期和滯后期均為正相關,而且相比于滯后期,該關系在當期較為顯著,符合假設3;④營業成本率(OPR)與財務績效的關系在當期和滯后一期為負相關,但在滯后二期會顯現出正相關關系,符合假設4;⑤資產納稅率(APR)在滯后期會體現出與財務績效的正相關關系,符合假設5;⑥捐贈支出率(DER)盡管在當期和滯后一期與財務績效呈負向相關,但是可以看出此關系在滯后二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正相關,符合假設6。
綜上所述,履行對員工的責任能為企業帶來明顯的短期回報,而若要通過履行對股東、債權人、消費者、政府和社區的社會責任為企業創造效益則需要時間的沉淀。然而無論是短期財務目標的實現還是長期財務目標的達成,于企業而言均至關重要,因此紡織服裝企業進行戰略規劃時既要立足于當下創收情況又要著眼于長期投資效益,認真履行對每一個利益相關者的責任。
3.2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對策
3.2.1 企業履責的舉措
紡織服裝企業應當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紡織服裝企業應及時與股東進行溝通,確保為股東提供的會計信息資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應該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提升企業的償債能力,有效維護債權人的利益。紡織服裝企業應該按時支付薪金并積極為員工繳納社保費,使員工的權利得以保證。企業應履行對消費者的責任,均衡產品的質量和價格,為消費者提供健康保障和良好的舒適度體驗。要提高對政府社會責任的履行水平,紡織服裝企業應當關注商業模式的開放,有效地把社會資源綜合到一起為己所用,再按照實際情況制定契合自身發展狀況的創新方案。此外紡織服裝企業應該積極投身到社會公益和社區建設中去。
3.2.2 相關機制的完善
企業社會責任的建設起步階段需要資金和時間的投入,必然會降低其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在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長期過程中,國家有關部門在政策上的扶持和獎勵對于萌生企業的履責意識、促進并推動企業的履責效果尤為重要。此外,相關部門應設立并明確獎懲機制。對于只知道索取的企業,相關部門理應處以相應的懲罰,讓其意識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倒逼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3.2.3 監督力度的加強
媒體大眾應充分發揮其輿論監督的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媒體的發展,公眾應該由被動轉為主動,拿起手中的維權大棒,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化身為監督者的角色。當自身利益受到不合理侵犯時,要勇敢發聲并運用相關法律法規作為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讓社會責任履行態度消極或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受到應有的懲罰,也為其他企業敲響警鐘。
參考文獻:
[1]顧涵宇.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監控[D].江蘇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8.
[2]強雪偉.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8.
[3]齊宏斌.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特征與企業投資效率相關性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碩士論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