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水質監測對保障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以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而監測數據質量是保障科學細致對水質進行有效評價,劃分水資源利用類型的必要條件。針對水質監測的質量控制這一問題,本文主要介紹了對水質監測人員、水質監測設備、監測方法和試劑的選擇。同時還包括如何確定代表性樣品、樣品保存和復查、標準物質控制、實驗室間比對等,以確保數據的正確性與真實性。希望本篇文章對水質監測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水質監測;質量控制;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8-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8.099
Discussion on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in water enviormental monitoring
Zheng Lingzhi
(Meizho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tation, Meizhou Guangdong 514071,China)
Abstract: Strengthening water enviormental monitor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inhabitant domestic water demand, which can realize the efficient use of water resources.The quality of monitoring data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and careful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types. Aiming at the quality control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election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personnel, monitoring equipment,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methods,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reag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ncludes how to determine? representative samples, the main analysis method, the processing and re-examination of abnormal test values, using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terlaboratory comparisons. Hope this article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quality control in the water enviormental monitoring.
Key words: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Quality control; Accuracy
1 水質監測的目的和質量要求
大自然中水以循環的形式存在,因此其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和溶解力,水體本身就要一定的自凈能力,會稀釋、分解和消除一部分進入水體當作的污染物。然而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人們的身體健康也與生活飲用水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與此同時,工農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用水,隨之而來的是眾多環境污染問題,導致水質變差。水質要求的不斷提升也促進了監測的各項指標、監測體系的不斷完善與發展[1]。因此,確保水質監測的質量既能保障人民的各類活動需求,也對后期水污染防治的工作起到積極意義。為了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應當細致、科學地進行監測工作,定期進行評估,將水質使用標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保證用水安全。
根據水質調查目的的不同,主要有地表和地下水天然水體監測和企業生產排放廢水和生活污水受污染的水體監測兩類。第一種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或《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 -2017),按照水資源的使用目的來制定監測項目例如pH值、溶解氧、氨氮、總磷、總氮和耗氧量等最基本的項目[2]。第二種需要通過測定水樣中的有機物來判斷污染情況,主要有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重金屬元素等測定物質;按照污染企業相關行業標準規定項目進行監測,除了規定的必測項目外,還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其推薦的行業污染物加以監測。
為了確保水質監測結果的準確性與真實性,相關的技術規范和監測技術方法都有一套成熟而且穩定的監測流程,水質監測過程中所涉及的工作人員需要嚴格地按照規范流程執行監測任務,通過水質監測掌握水體的水質類別以及可能發生的變化。沒有準確的數據比沒有數據更可怕,所以必須積極推行質量保證計劃,執行質量保證措施,獲得質量可靠的檢查結果,才能正確地指導人們認識環境、評價環境、管理環境、治理環境的行動,這就是實施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意義所在。
2 水質監測工作的質量保證
2.1 保證水樣現場采集質量
水樣采集是否科學合理對追中監測的結果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水樣采集可以算是水質監測過程中最為核心的環節,所以一定要做好水樣質量控制的工作[3]。首先是嚴格遵照采樣布點的原則。水樣的采集區域可以用來判斷水樣的代表性,是否可以真實反映該地區的水質情況。水質監測的工作人員需要合理設置布點,有效按照距離合適和信息完整的原則,在明確抽樣點的基礎上執行落實。
其次是做好樣本的采樣工作,采樣器和樣品瓶是否滿足規范要求,采樣方法是否正確,采樣中的現場質控樣品是否有代表性,現場測定項目的儀器校準情況等,由于不同環境下的水質會發生變化,同時還應該正確記錄氣象參數條件,對斷面或者河流的水質綜合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步是樣品的保存和運輸。各類水質的水樣從采樣到分析的過程中,由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作用,會發生各種變化,為了防止這些變化,通常采樣冷藏、冷凍、避光、化學試劑固定等方法,保證樣品運輸到分析的時間里盡量消除抑制微生物作用,水解及氧化還原、揮發或者吸附反應。需要強調的是,常用的化學固定劑,也是需要優級純的,防止固定劑的加入引入其他對實驗室分析時的干擾。
2.2 保證實驗室監測質量
為了確保水質狀態在進行監測時盡可能達到最佳,水質監測分析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一是儀器維護。用于水質監測的儀器需要符合國家標準,并且定期進行檢查維護。儀器的使用信息需要做好詳細記錄,以確保其數據可以滿足質量控制標準規范。二是容器準確度。在監測期間使用到的容器必須經過計量校準,在使用前后都需要保證潔凈,不會對水質產生影響。三是做好質控樣品。水質監測時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各方法的規范要求做好不低于該技術規范個數的質控樣品,并且評判實驗室內部的質控結果的正確性,如果超出范圍,試樣作廢,重新分析。如若發生結果異常的情況,可以通過復檢,將水質樣品的副本記錄保存,按照復檢標準流程,做好結果比對分析,保障好最終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四是充分考慮誤差。計量儀器的精準性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需要監測人員對其考慮充分,嚴格禁止結果的保留位數超出最低監測濃度的位數。五是選擇分析方法,使用與樣品特性相適宜的分析方法,對測量結果的質量也是不可忽視的。
3 水質監測結果的質量控制措施
3.1 對水質監測人員的選擇
水質監測是一項非常精密且繁瑣的工作,監測人員與水質監測結果質量有著莫大的聯系,這就對水質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其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優秀的業務水平,且具有一定的責任心,以保證監測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4]。所以需要對水質監測人員進行技術專業培訓,定期根據最新要求學習水質監測的專業知識,熟悉水質監測的儀器操作,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監測水平。
3.2 對水質監測儀器的選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設備與儀器對于水質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來說也是至關重要。首先我們要選擇性能優異的水質監測儀器,以確保其各項技術參數滿足監測要求。同時,為了保證監測質量一致,對于已經選用的儀器要做到定期檢定、期間核查、維護和檢修,保證其一直處于較好的工作狀態,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對于現場分析的參數設備應該每次現場校準,保證儀器使用正常后,才能測量,使得最終的測試結果盡可能得真實可靠,以圓滿完成水質監測工作。
3.3 對水質監測運輸與保存方式的選擇
由于有多項指標測量難度較大,因此水樣監測不僅需要在現場進行如電導率、溫度與溶解氧等工作,還需要將樣本運送到專業實驗室進行詳細的監測。在樣本運輸期間,需要保證水樣的完整性,使得水樣不被污染與破壞[5]。在水樣進行運輸前,需要對其進行詳細記錄與核對,確保無誤后分箱。同時還需要保證容器的緊密性,如情況需要,可用密封膠帶進行粘貼,利用塑料薄膜將固定物品。部分需要進行冷藏的水樣,則需為其配備隔熱設備。以防運輸過程中產生強烈震動或者碰撞,還需要使用泡沫等材料進行緩沖隔離。需要注意的是,運輸外側需要張貼“易碎物品”等明確標識進行警示,并且由專業人員登記記錄。如無法及時送達實驗室,則需要根據標準方法對其保存。為了避免水樣被污染或者發生變化,在保存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外界因素對其產生的影響。
3.4 對水質監測分析試劑的選擇
與水質監測最直接相關的就是水質監測的材料,因為其可以直接影響最終的數據,且不同的材料之間產生的結果也有較大的差異[6]。一旦水質監測試劑出現問題,最終得到的水質監測的結果就無法保證其真實性與準確性。所以為了使監測結果更加準確,就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選擇適合的實驗實際,不得私自隨意更改,一面水質監測試劑對水質產生干擾,影響最終的監測結果,導致錯誤。同時試劑的存放方式也會對水質監測產生影響,如在使用氯仿萃取法來測定水中揮發酚的濃度時,需要用到蒸餾的方式,利用蒸餾使得水中的酚類物質析出,而在水中的物質與鐵氰化鉀的作用下,揮發酚會與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反應。制取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利用到固體試劑的方法是使它們溶于水中,而如果存放不當,4-氨基安替比林的固體試劑極易潮解、氧化,因此只能在干燥條件下進行保存。
3.5 對水質監測分析實驗室內的質控樣品添加選擇
實驗室內部的質控人員可以根據每年的質控計劃和方案要求配置已知濃度,或者通過參加實驗室能力驗證的方式,可以溯源到國家標準的標準樣品或者密碼樣加標樣,對水質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種他控方式可以防止根據預先設定的結果進行分析,消除實驗人員的主觀性。這種樣品比實際樣品更加單純,對于實際水樣是比較復雜的樣品的控制效果不佳[7],因此,如果出現對復雜樣品的質控措施時,我們還會通過多家實驗室間的比對進行。
3.6 對水質監測分析實驗室間比對
實驗室間的質控人員可以對需要進行比對項目的方法和分析的預處理步驟進行統一,然后在同一時段同一點位進行布點采樣,同一保存樣品方式,送回各自實驗室內進行分析,以相對平均偏差計算實驗室間的精密度,效果較好,但是花費的人力物力比較大,不合適作為常規多頻次的質控管理采用。
4 結語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水作為一種資源,不僅有量的要求,還有質的要求,為了保證用水質量、減少環境水污染的發生,水質監測工作至關重要。水質監測結果的“五性”反映了監測分析中的質量要求,通過對監測人員的選擇、儀器的選擇以及如何保存和運輸樣本的方式、實驗室內外部比對來做到對水質監測結果的質量控制。目前,我國各實驗室都沒有統一的質量控制標準程序,各種控制技術有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適應性,因此,了解跟質控措施的特點,并根據自身實驗室內部的具體情況,采樣經濟可行,效果顯著的質控方式和質控措施,是每個從事質控工作的技術人員的研究方向。本文淺析探究如何提高水質監測結果的準確性,而對于如何真正全面提高整個實驗室的質控管理水平,仍舊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吳鵬鳴等.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增補版),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2]劉靜.水質監測結果的質量控制與保證[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36(08):142-143+146.
[3]劉麗平.對水質監測結果的質量控制與保證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8,43(01):177-180.
[4]陳振宇.淺析水質監測中監測結果質量的控制與保證[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9):89-90.
[5]楊威.水質監測結果的質量控制與保證[J].當代化工,2015,44(05):1048-1051.
[6]雷崔麗.水質監測結果的質量控制及保證[J].科技風,2014(08):276.
[7]羅國兵.水質監測中實驗室監測結果的質量控制與保證[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3(03):9-12+51.
[8]邢書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水質標準物質應用問題的研究[J].中國環境監測,2016,32(5):12-16.
收稿日期:2019-07-10
作者簡介:鄭凌之(1984-),女,漢族,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生態環境監測和實驗室質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