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
摘要:離退休服務管理工作是一項紛繁復雜的群眾性工作,它涉及的離退休政策法規多、離退休服務事項多、服務老同志層次多,離退休服務工作質量的優劣,關系著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能否認真貫徹落實,不僅是廣大離退休人員的迫切要求,也是企業責無旁貸的神圣職責。離退休工作人員要提高對政策宣貫和解讀能力,提高政策落實的準確度,著力夯實老年活動中心和老年大學“兩個陣地”,樹立讓老同志有存在感、成就感、收獲感,才有幸福感的工作理念,全心全意為老同志服務,營造祖國幸福大家園。
關鍵詞:高質量;態度;認識;技能
一、服務態度的高質量
(一)加強團隊建設,養成文明服務的習慣
改善服務態度要從干部隊伍作風抓起,干部要做到眼里有活,心里有數,腦子要轉,腿要勤,想事、干事、成事。改善服務態度要從員工培訓抓起,本著“干啥學啥,缺啥補啥”的原則,立足在崗培訓和現場培訓,結合實際業務需求開展培訓工作。關注日常服務的細節和環節,梳理服務禮貌用語和服務禁用語,做到“來有聲,走有語,過程有問候”。堅持服務從“心”開始,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讓老同志滿意。提高服務滿意度不僅需要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也離不開干凈整潔的服務環境。通過明確責任區分工,推廣簽到式清掃工作,組織聯合檢查,采用樹立標桿及整改前后拍照對比的做法,形成定期講評和考核的閉環管理模式。
加強團隊建設,充分發揮組織功效,使組織鏈條上的每個點都發揮作用。部門之間要加強配合,不但要“自掃門前雪”,還要管“他人瓦上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自覺履行“兩個責任”,充分發揮黨建的三個作用,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用,不斷提升廣大員工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為高質量的做好離退休服務提供保障。
(二)提高思想認識,深懷敬老感恩之心
離休的老同志有的是解放戰爭參加工作的;有的是抗戰時期參加工作的;有的是紅軍時期參加工作的;甚至有的是大革命時期參加工作的。也可以換句話說,有的離退休老同志參加了解放戰爭;有的參加了抗日戰爭;有的經歷了長征。正是有了他們才推翻了封建王朝,打退了日本侵略者,打敗了國民黨,建立了新中國,我們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我們。
退休的老領導、老同志、老師傅為了祖國事業,嘔心瀝血、起早貪黑,揮灑著汗水,奉獻了青春。沒有他們當年頭頂藍天、腳踏荒原地不懈追求;沒有他們當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辛苦努力,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喝水不忘挖井人,我們今天享受著改革發展的成果和紅利,我們不要忘記他們,我們要感恩他們。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證明了做這件事是一件好事,我們應該做好事,因為做好事可以樹立正風氣,匯聚正能量;我們在生活中孝敬老人、孝敬父母是天經地義的。而我們在工作中還做孝敬老人的事業,讓我們做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完美結合,更加提高了我們孝敬自己老人的耐心和熱心,更讓我們自己的老人更加快樂,更加幸福。
二、服務水平的高質量
(一)提高業務服務水平
一是對離退休人員服務要實行首問負責,相關業務流程目視化管理,實現一站式服務,讓老同志一看就知道、一問就清楚、一聽就明白。二是要充分了解離退休人員的各種需求,健康需求、求知需求、尊重需求、表現需求、休閑需求和奉獻需求。離退休人員退下來后,不同程度存在失落感和孤獨感,需要找人傾訴。為此要經常與他們交流,去傾聽他們的心聲,讓他們找到存在感。幫助老同志答疑解惑,促進老同志不斷強化角色意識,自覺規范言行,永葆先進本色。積極為老同志搭建平臺,不僅讓老同志做到觀念不落伍,思想不掉隊,快樂度晚年,更能時時刻刻感受到吉化的關懷,為離退休人員營造一個溫馨的“家”。
要豐富閱覽室,增加期刊、報紙種類,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加強日常管理,通過設立宣傳板、宣傳欄等內容,向老同志及時通報國家大事要事,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形勢報告會、座談討論會和送學上門等多種形式,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十九大精神進行定期宣講,使離退休人員進一步凝聚共識,認清當前形勢任務,積極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重要決策部署上,始終讓老同志政治堅定、思想常新、與時俱進,最終營造健康養生、文化養老、學習養心的文化氛圍。
(二)提高辦公技能
創新方法,加快建立統一的信息化網絡,運用計算機網格技術,用簡便快捷的方式來完成服務。面對眾多的離退休人員管理,僅靠離退休人員手工建檔來完成,很難做好日常工作。要多運用網絡,促進業務,承上啟下,借助這種網絡管理機制,掌握大量最基層的動態信息,抓準重點,研究解決共性問題。
老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過很大貢獻的特殊群體。我們要做好新時期老干部工作,真正把黨和國家的老干部政策落實到位,真正讓老干部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讓老干部真正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和頤養天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