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韶香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檔案館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檔案館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和趨勢,開展智慧型建設。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檔案館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關鍵詞:檔案館;未來發展;智慧檔案館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檔案館要進一步的實現跨域式建設,使其可以成為真正的公共檔案館。在二十一世紀,我國社會正處在一個轉型時期,各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追求更智能化和自動化[1]。同時,在“智慧地球”概念提出之后,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認同,同時智慧城市、交通、圖書館等新事物不斷的涌出,智慧型技術和管理是當下各行業發展的新的方向和趨勢。在檔案館未來的發展前景中,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在發展理念、實現途徑、工作技術等方面上,可以實施智慧檔案計劃,為其可持續化發展指明方向。
一、智慧檔案館的概念與特征
(一)智慧檔案的概念
由于社會上對智慧檔案的定義類型較多,很難達成一致性,這主要是因為智慧技術能夠應用在檔案館的任何一個領域中,包括檔案館的建筑、管理、保護、信息管理等。但是,目前我國對于智慧型檔案館的研究力度和深度不夠大,所以在為智慧型檔案館設定概念時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且很難在業界中達成統一性。嚴格意義上來說,智慧型檔案館的主要管理對象是多元化性的檔案資料,包括傳統檔案和新型檔案。對比數字檔案館,二者最主要的區別在于智慧型檔案館在運行的過程中,能夠實現檔案信息感應和協同處理的性能。而且,智慧型檔案館使用了云計算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通信網絡技術等共同形成一個可以感知,并進行自動化處理檔案的綜合性系統。在這個過程中,為檔案館的管理和優化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同時,也進一步的提高了其運作的效率和質量[2]。
(二)智慧型檔案館的特征
在檔案館的運行中,融入智慧型技術和管理理念,能夠極大的拓寬檔案館服務的范圍,以及提高其服務水平和質量。移動服務等智慧型技術的使用過程匯總,利用有線和無線寬帶處理技術,在智慧檔案館運作中實現了信息感知和服務質量的智能化。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4G網絡等平臺,進一步提高了城鄉之間檔案信息的聯系程度,使其可以實現全面性覆蓋。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融入,可以有效的提高智慧檔案館在獲取信息、及時反饋、智能化服務等方面的功能。智慧型檔案館,可以讓廣大群眾和社會各單位感受到檔案處理信息化的優勢,增強公共服務的便利性。
二、智慧檔案館未來發展展望
(一)資源多元
檔案館的資源作為開展智慧檔案館的重要前提條件,為其進一步的發展提供堅強的后盾。信息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檔案館內容信息資源,其中包含原生電子檔案、數字化數據、管理信息等。二是檔案館管理資源,主要是由檔案的目錄、索引等組成的。三是檔案館應用資源,是由檔案所有者的信息、利用信息、挖掘信息等構成。四是檔案館樓宇管理資源,在這類資源中主要包括供電信息、濕度信息、安保信息等。智慧檔案館是一個資源多元化的檔案館,可以滿足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3]。
(二)全面感知
一般情況而言,智慧檔案館必須要利用科學的管理措施和相關技術,把檔案的實體、內容、管理信息和信息技術相融合,實現信息資源之間的交換,以及檔案中各個環節的感知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在智慧檔案館中感知功能是首要要求。檔案實體的感知,是建立在RFID技術基礎之上,進行智能化的識別、定位、追蹤、監管等程序,管理檔案的實體內容。對檔案內容的感知主要是利用智能化的技術作為主要支撐,對檔案數據進一步的挖掘。在對檔案管理情況的感知,主要是進行智能化的監察、評價和處理管理中遇到的各種狀況。
(三)綜合處置
智慧檔案館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其處理機構是建立在信息化和通信技術的基礎之上,根據檔案信息處理的要求,研究適合檔案館運行機制的智能化平臺,以及可以處理檔案館管理的技術平臺。智慧檔案館是一個綜合性的處理系統,能夠極大的提升檔案信息查詢的精準度,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對于檔案管理工作,是利用檔案的實體和檔案中的具體信息之間的綜合性處理機制,及時的顯示出檔案館的運行狀態[4]。
(四)泛在使用
智慧檔案館可以把服務的水平和服務領域進一步的提高和擴大。在新時代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變得更快,對于各行業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檔案館未來的發展中,要加強信息發布平臺的完善,也要注重移動服務能力的提高,為此,可以建設移動信息化查閱中心,利用網絡技術,在手機、計算機等設備中,推動檔案信息個性化服務水平的提高。
三、結語
在二十一世紀,面對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在各行業的發展中,融入更多的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加快行業發展結構的優化和升級,以此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檔案館在未來的發展中,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一步的實現檔案館管理的智能化,堅持“社會檔案觀”等科學的管理觀念,讓其充分融入到社會服務中,加大其開放程度,為社會公眾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高海云.檔案館未來發展的新前景——智慧檔案館[J].辦公室業務,2018(24):133.
[2]燕軍,鄭丹寧.智慧檔案館建設:檔案館未來發展的新方向[J].蘭臺世界,2017(S2):206-207.
[3]楊來青,徐明君,鄒杰.檔案館未來發展的新前景:智慧檔案館[J].中國檔案,2013(02):68-70.
[4]衛恒.淺談智慧檔案館信息服務模式優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0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