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
摘要: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構建,絕不是靠自由自在形成的,而是需要教師的引導,需要學生的配合,經歷重重考驗后,才能逐漸完善,擁有團隊的默契性。如何形成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就成了大家都應思考的問題。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領導者,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管理情況,探索班集體建設順利開展的方法,為學生打造一個全面發展的搖籃。
關鍵詞:班級;班風;文化
班級是學生匯集在一起進行學習、交流的地方。學生在班集體中可以學習新知識,結交新朋友,與教師平等溝通。學生是不同的,不僅有著迥異的面貌,還有著不同的個性。這些不同匯聚在一起,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也會帶來不小的矛盾。
一、班風建設
1.教師做好帶頭作用。在學生的眼中,教師就是學生的指路明燈。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表現,可以說,教師習慣做什么,學生很有可能在潛移默化下也會習慣做什么,甚至還有的學生會刻意模仿教師的行為。俗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教師表現優秀,則學生就會受到好的影響;若教師有什么不好的習慣,則學生也會形成不好的習慣。初中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特別是教師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教育,以身作則,做好帶頭作用。教師在向學生傳播知識的時候,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整潔自己的儀表,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引導學生走向光明。
2.尊重學生,建立平等師生關系。教師與學生共同構成了課堂,都是課堂的參與者,也是社會生活的參與者,沒有高低之分。但是,部分學生在與教師溝通的時候,容易因為畏懼心理而產生躲避教師的現象,不能很好地與教師交流,分享自己的苦惱和困難。部分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采取了過于武斷的教育措施,加重了學生的恐懼,不僅沒有做到尊重學生,還拉開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這些都需要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解決。班主任可以通過采取師生互動的活動來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了解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感到春風化雨的溫柔態度,使學生不再畏懼教師,而是主動與教師溝通。
3.關愛學生,重視心理疏導。初中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而出現情緒上的變化,心思敏感的學生更是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若是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學生很容易陷入困境,負重前行。班主任在建設班集體的時候,要學會關愛學生,重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建設一個有愛的班級。班主任可以組建心理咨詢室,讓學生遇到心理上的煩惱,去心理咨詢室與班主任溝通,說一說自己的煩惱。班主任也要注意自己的態度,不能過度向學生施壓,也不能放任學生不管,要不斷學習心理知識,為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打下基礎,宣揚關愛他人,重視心理健康的班風班貌。
4.加強學生間的溝通,設置班規制度。學生在班集體中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替代的,是值得尊敬的。班主任在建設優秀班集體的時候,可以通過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來促進學生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班規制度,使學生自覺遵守,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班主任可以通過開設主題班會來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討論自己心中的班規班紀。學生在班會上各抒己見,融入了自己的心血,設定了班規。學生討論出來的班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推動了良好班風的構建。
5.增進與家長的聯系,全方位觀察學生的表現。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時候,發現部分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還容易因為家庭的因素而出現問題,諸如與家長情感溝通不良、家長教育方式粗暴、學生缺乏心理安慰等,學生也容易因為教師與家長溝通不及時而“鉆空子”。班主任要想解決以上問題,就要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班主任可以為家長建立一個溝通群,讓家長定期討論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失誤和心得,使家長在討論的時候不斷反思自己。班主任還可以向家長傳播教育學生的科學理論,讓家長能夠心平氣和地與學生溝通,促使學生形成活潑的性格,共同建設和諧的班風。
二、班集體文化建設
1.挑選優異學生,樹立成長榜樣。初中班主任在建設班集體文化的時候,可以將日常表現優異的學生挑選出來,將他們樹立為學生學習的榜樣,讓學生擁有前進的方向。班主任可以綜合學生在學習、衛生、道德等方面的情況,設立不同的榜樣標兵,影響學生。表現優異的學生也要做好幫助其他學生的準備,營造一個互幫互助的大家庭。班主任還可以設立獎懲制度,發揮好榜樣力量,激勵學生不斷向前。2.健全學生道德、法律價值觀念。初中班主任在建設班集體文化的時候,可以關注學生道德、法律知識的學習,了解學生的價值建立情況,及時向學生傳播道德與法治知識,使學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惡;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善、怎樣對待惡。班主任可以開展道德法律周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道德、法律知識,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能夠從法律的角度解釋生活中的現象,保護自己。3.樹立統一的奮斗目標,凝聚學生。初中班主任在建設班集體文化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積極討論,樹立統一的班級奮斗目標,將學生凝聚在一起。諸如在開展校園衛生活動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樹立爭奪衛生紅旗的目標,上下一心,共同為維護班級整潔的衛生環境貢獻力量。4.開展班級文化活動,發揮學生作用。初中班主任在建設班集體文化的時候,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不同的班級文化活動來發揚學生的個性,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認識到文化的意義,做好文化的傳承工作,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班主任可以通過讓學生設計班級的奮斗口號,描繪班級的日常生活,建立班級周報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班級認同感,促進學生的交流。班主任也可以利用好網絡陣地,將學生聯系在一起,擴大學生的文化圈。
三、結語
總之,通過本文,學生學習了表現優異的榜樣,健全了自己的價值觀念,在共同的發展目標下,開始了自己的奮斗旅程,營造了溫馨的班級氛圍,突出了自己在班集體中的作用,獲得了成長的意義。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黎月嬋.新課改下的班集體創新性建設之我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