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英
摘要:在培養小學生思想教育的工作中,教師應當加強對于學生的基本素質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班主任應當通過加強對于自身的要求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同時也要利用一些活動的機會加強學生精神文明的建設。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思想教育;道德;情操
班主任在進行思想工作培養的時候要加強學生對于思想教育的理解,班主任應當通過言傳身教的模式幫助學生加強對于道德情懷的感知,增強自身道德文明的修養。同時學生也應當通過教師的教育提高自己對于自身行為的要求。
一、通過故事,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作為一名小學階段的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就要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國家是高于一切的存在,對于國家的尊重和自信是最基本的思想道德。因此班主任在進行教育的時候,愛國主義就變得重中之重,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為學生講解一些我國的光輝歷史,以及先輩們在艱苦時期不放棄、不拋棄的精神,理解我國一步步成長的過程。同時也要直面曾經的傷痛,要讓學生明白今日之和平來之不易,今日的強大也是通過一代代人的辛苦努力而得來的。同時教師還要將我國悠久豐富的文化讓學生多少都要有些了解,要培養出學生的文化自信和共產主義的信仰,幫助學生在以后的成長。例如,教師可以講一些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全心一致共同抗爭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那個年代的艱苦,學生可以通過對知識的了解建立起對和平的向往以及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二、組織活動,幫助學生進行思想引導
教師在進行思想活動培養的時候,不僅僅要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網絡的構建,同時還要幫助學生進行活動的教育。教師通過組織一些能夠培養學生高尚情操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提高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在活動中體會到自身的價值。教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應當考慮到活動的意義,不能夠舉辦一些沒有意義的活動?;顒拥哪康氖且囵B學生的道德思想,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哪些是錯的,知道自己作為一名學生要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幫助身邊的人更好地生活,傳遞精神道德品質的建設。教師應當在組織活動的時候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明白集體的力量永遠都要大于個人,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活動中培養起學生團結互動的精神,使學生完成對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在勞動節的時候組織全班同學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放假前在學校收拾衛生,保持校園的清潔,讓學生明白勞動節的意義。學生在活動中就會明白應當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三、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將思想融入生活
老子曾說過“行不言之教”,教師的教育不能夠僅局限于課堂上對于知識的講解。學生的年紀尚小,教師平日里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時候也應當注意一下自身的行為,不要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教師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要通過對于自身的高要求來達到對于學生的嚴格要求,給學生樹立一個典范。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核心,班主任在班集體中的分量占據了絕大一部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影響。例如,班主任如果不能夠按時地上班下班,晚來早走,就會對學生產生一種負面的影響,學生就會認為,遲到早退并不是什么嚴重的錯誤。相反,如果班主任能夠以身作則,起到一個良好的典范,學生自然也會受到班主任的影響,在做事時也會嚴格地要求自己,加強自己思想教育的提高。
四、深度挖掘教材內容,提高學生思想品質
教師在進行思想教育教學的時候不能脫離課本,教材是培養學生興趣的第一手材料,如果說課堂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最主要場所,那么教材就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因此教師應當挖掘教材的內容,通過在課堂進行教材的講解,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培養,培養學生強大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思想品德。學生一天之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書籍大部分都是課本,很多教師對于課本的挖掘是有極大價值的,學生可以在學習知識的時候體會到前人的努力和執著,通過前人的優點來激勵自己以后的學習和生活。
五、通過思想教育,讓學生樹立規則意識
規則意識培養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自古以來就有“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之說,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按規則辦事”已成為一個基本準則。規則意識是現代社會中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這種意識越強,則說明人們的素質越高,社會越進步。學校是培養學生學知識、學做人的地方,讓受教育者形成規則意識,這是所有教育的基點,因為沒有基本的規則意識,受教育者就無法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因而學校管理,對此不能等閑視之。要培養合格的公民,必須完善學校的規定、嚴格執行學校的規定、加強對學生進行規則意識的培養。如學校開展春季防傳染病工作時,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學生首先要做到講好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當學生意識到班主任開展清潔衛生工作是為了他們的身體健康,他們必須要配合班主任的清潔衛生管理工作。一般來說,每個小組以輪流做清潔的方法開展清潔管理,如每天早上開窗通風、地面灑水,下午放學消毒等等,如果哪個小組做清潔衛生的質量不合格,該怎么辦?通過班主任的引導,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開始制定一系列獎懲規則。學生開始制訂清潔衛生檢查的指標,清潔衛生做的不干凈的小組要受到懲罰;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的學生要受到懲罰。班主任只有讓學生樹立規則的意識,并且愿意主動接受班級規則的約束,班級管理才能高效地進行。
六、結語
小學班主任在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時候,要多利用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應該通過提高自身的文化道德修養,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自身的成長,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思想品德。
(責編? 張 欣)
參考文獻:
[1]王茜.小學班主任有效道德教育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