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俊華


摘? ? 要: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教育哲學。持之,學生就可以自主發展出一種特殊的學習技能:從中生發價值觀、態度及各種所需的能力,進而為自己的學習做選擇和擔責任。本文通過分析自主學習的意涵,包括影響因素、評價等,在此基礎上從教師角度探析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 自主學習? ? 影響因素? ? 評價
自主學習簡單來說,就是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擬定計劃并付諸實際行動,在探索中不斷調整自我,解決問題的過程。關于其含義、特征等,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人都已做出了討論,然而到目前為止,自主學習因與課程改革和終身教育存在密切關系,仍是一個非常火熱的課題,但尚未有人探及影響因素、評價等。鑒于此,筆者擬對這些方面給予填補。
一、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
就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而言,首先應當明確的是自主學習非與生俱來,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不斷調整。自主學習主要受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影響。外部因素指的是師生發展出強有力的羈絆,有利于自主學習的環境或氛圍,如師生間的關系。內部因素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學習內動,如學生的深層動機、心理素質、監控自己的能力[1]。其次要明確自主學習具有一種反饋機制,學生通過反饋而自我調節。再次,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一般都能自己計劃整個學習過程,選擇最佳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將這些影響因素作歸納總結,如表1所示[2]。
二、自主學習的評價
關于自主學習的評價,結合英國的科斯塔和凱利客兩位教授的觀點展開討論。他們認為,自主學習行為的發展是一個螺旋的循環系統。其間,學生通過一系列針對行動的批判和評價產生反饋,由此形成自主學習的循環體系[3]。通過設定明確的目標、計劃、行動、評價、反思、賦值、修正等,學生經由他人提供的反饋,漸漸導引到自我反思,當中重要的特征莫過于自我管理、自我檢核和自我修正。顯而易見,自主學習的評價方式便包括面談、問卷、元認知檢核和學習檔案等。通過對學習過程的自評或他評,學生借助各類反饋形式,引導自己對學習狀態進行覺省,通過對自己學習賦予意義,進而培養和夯實自主學習的技藝。
面談十分常見。在評價自主學習時所采用的面談,是一種相對更有目的的交流和會晤。就自主學習技藝的評價,完全可以通過師生的對話、與學生的個別訪談,讓學生在反思學習或研究的過程中完成初步了解。例如在面談過程中詢問學生今年的學習目標,為何選擇這個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行動等。
問卷是一種獲取信息的常用手段。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評價時,教師可設計結構式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的導引,自我省思,從目標擬定、進行學習和展現學習成果的系列過程中,回歸反思其優缺點、收獲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從中擬定下一個階段的目標。這種問卷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適時反思自己的學習,在使用過程中注意調查對象的認知水平及發展特點,在語言表達上注意措辭和表達的習慣方式等。
第三種評價自主學習的方式是元認知檢核。就此,教師可事先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表現分為四個檔次:獨立自主、引導討論、不斷提示、示范和協助。通過檢核的方式評價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幾個重要表征:自我管理、自我監控及自我修正的即時情況。表2是一份有關自主學習元認知能力的檢核樣表。
學習檔案袋在當代的學校教育中十分普遍。針對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讓學生建立自我學習的價值體系,這當中包含研審影響自己學習的各因素,檢討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優勢及面臨的挑戰,從而發現自己的成長軌跡,對自主學習產生新的觀點。
除了學生自評及老師他評以外,實際上還可以借助家長的反饋,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狀態。例如筆者專就學生的自信、好奇心、自我控制及溝通四大維度設計相應的問卷向家長提問,將之整理在學生的學習檔案袋中。該問卷的具體結構和內容如下:
①自信——請您描述孩子在學習新的事務或處在新環境時的狀態。
②好奇心——請您說說孩子的興趣及其追逐興趣的情形。
③自我控制——請您談談孩子在不同情境中如何監控自己并做出調適。
④溝通——請您描述孩子在與他人互動時的情況,例如在聆聽別人意見、表達自己感受對他人想法時的表現。
實際上,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其他形式的師生互動、家長與學生互動的活動,反映學生的自主學習狀況。例如為學生舉行展示自己專長的表演,組織學生參觀訪問“有意義”的地方,為其創建令人興奮的拓展、游學等。縱觀有關自主學習的研究不難發現,學生在探討自主學習評價時,大多以自陳的方式展現學習情況,再對自陳的材料進行分析。不免讓受評學生產生質疑,質疑這種陳述的客觀性和評價的真實性。就這種情況,可以通過邀請其他觀察者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消弭。
三、自主學習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可以從多個角度著力。作為學生學習的直接“監護人”,教師群體責無旁貸。下述從教師的角度討論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
首先,教師要通過合適的方式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認識水平。終身學習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新型的學習理念和社會要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是實現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現階段,人們已經進入終身學習社會,各項知識與技能飛速發展,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強化自主學習的意識,才有可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才可能更加自主地面對未來生活。因此,學校教師必須通過各種形式,借助新媒體時代帶來的各種便利,讓學生由內而外地認識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
其次,教師要主力營造輕松和諧的自主學習環境。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與環境不斷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知識習得及思維發展都是有益的。良好的學習氛圍除了必要的硬件設施外,一種能夠體現包容、尊重、積極關注的師生關系是良好學習氛圍的關鍵所在,這也是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之教育理念的關鍵所在[4]。在這種師生關系中,教師的角色已不同于以往——由知識的掌握者變成為學習的促進者,由學生的管理者變成知識的引導者。只有在這種氛圍中,教師才可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可能讓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得以展現[5]。
再次,教師注重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學習策略的使用可促進學習目標的實現,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水平。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根據不同的課程性質、學習目標及學生的個性特點,主動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這便要求教師從多個方面收集和掌握有關學習過程及學生的相關信息,才能更加準確地制定出相應的學習策略[6]。除此之外,教師還須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與學習任務聯系緊密的活動與項目等,鼓勵學生通過查閱文獻和檢索網絡資源,學會與同伴分享、溝通和合作,進而提高解決問題的實力[7]。
最后,鼓勵教師使用多樣化評價方式。由于每一個學生優勢不同,差異性較大,因此探構出一套具有個性化的評價方式必將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開發其潛力,使其將這種學習熱情轉移到其他學習生活中。教師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須對學生學習行為給予正向的引導和積極的評價,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計劃的調整和實施。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形成性評價的過程,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很多,前述的“檔案袋”即是開展自主學習能力研究中使用較多的一種方式。當中包括學生自定的學習計劃,對自身學習進程的記錄及學習活動中學生的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等。通過“檔案袋”,學生可以有效地監督和掌控學習狀態,從而更主動和自覺地進行自主學習[8]。
參考文獻:
[1]秦艷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構建高效英語課堂[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4):133-134.
[2][8]程曦.基于翻轉課堂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8:27,30.
[3]Costa, A. L., & Kallick, B.. Assessment strategies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M]. Thousand Oaks, Calif: Corwin, 2004:219.
[4]王穎.淺談高中政治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13):61.
[5]王祥.六十年來國內“教師信念”研究的可視化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7(02):103-109.
[6]劉艷.淺析藝術類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06):163-164.
[7]鄒皎.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教育探索,2013(1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