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洋
【摘要】民族音樂作為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但民族音樂教學一直是音樂教學的難點,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并不高,再加上老師在教學中教學模式僵化,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效果很不明顯。因此要想深化民族音樂教學,老師必須不斷改革和創新,讓學生了解進而熱愛民族音樂,才能更好地學習民族音樂、傳承民族音樂。在此形勢下,高中開展音樂教學,應當進一步傳承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并且以此為中心,根據本校的音樂教學情況,進一步探究如何創新音樂教學策略,才能夠增強民族音樂教育的創新性與時代性,促使民族音樂更好的走向世界。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簡要分析如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并提出具體的民族音樂教育策略,希冀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幫助學生構建愛國主義情感與責任心,切實提高民族音樂教育效率。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 民族音樂文化? 學習興趣? 傳承
中國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在歷史長河中,民族音樂仍然屹立不倒,民族音樂的珍貴之處不僅在于旋律優美,更重要的是精神與文化的傳承。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民族音樂隨著時代更新而更加璀璨,根據當前我國音樂教學現狀,我們能夠看出在音樂教育過程中,大多數是以新式音樂以及西方音樂為中心,雖然部分高校一直在探究這一問題,但是卻難以起到良好的音樂教育效果。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都有獨特的音樂體系與音樂文化,在學生的音樂學習素養與基礎方面,音樂教育課程應當著重突出音樂教育的重要地位,不僅要重視流行音樂的有效融入,也應當充分重視民族音樂的有效發展,并且將民族音樂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才能夠使學生循序漸進的養成民族主義情感。
一、當前高中民族音樂教學現狀
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傳承民族音樂文化,必須引導學生激發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探究積極性,從而起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感受,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設置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究,在此之前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近階段的音樂學習的實際情況,確保音樂教育內容能夠符合學生的程度,對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接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課堂主動權真正的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繼承民族音樂文化,但是卻不是被動,是一成不變式的接受,應當引導學生站在學習主體的位置上,進行音樂文化創新與開拓,所以教師切忌不要墨守成規,應當充分尊重民族傳統文化內涵,所以教師必須構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加強師生互動交流,有助于促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更好的交流與互動,切實提高學生的民族音樂文化學習興趣,有助于營造高校民族音樂文化教育課堂。
二、高中民族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校的教學理念存在誤區。在當前時代可以說流行音樂是主流,民族音樂只能說是小眾音樂,再加上社會潮流和各媒體、唱片公司的引領和誤導,社會上對流行音樂的關注度更高,對民族音樂的關注度卻越來越低,社會需要的人才也以流行音樂人才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中職學校還是更多地將學生的就業率放在首位,因此學校只看到了流行音樂人才的需求,將音樂教育重點放在流行音樂上,忽視了民族音樂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意義,對民族音樂教學不夠重視。
(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落后。除了學校對民族音樂的不重視,老師在民族音樂教學中僵化的教學模式和落后的教學方法,也是阻礙民族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與快餐型的流行音樂不同,民族音樂有更深的內涵和情感,而老師在教學中還是用傳統的表面解析的教學方法,只是按照教材對民族音樂進行簡單的樂理知識的講解,沒有對民族音樂的形式和內涵進行更深的挖掘,使得學生對民族音樂提不起興趣,學習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創新民族音樂文化教學方式
在傳統音樂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是講授西方音樂文化或者是古典音樂,卻并未有效融入民族音樂文化,所以在新時期國與國家的交流更加密切,應當著重突出民族音樂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扭轉傳統理論講授式教學模式,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作品欣賞。但是在此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同時教師能夠認真聽取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觀點和想法,尊重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通過有效引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民族文化認知內涵。所以教師應當扭轉傳統單調式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結合民族音樂文化特色設置,引導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四、音樂教師提高自身綜合素養
教師在傳承民族音樂文化教學過程中,應當正確認識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是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主體,所以教師應當將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多角度正確理解民族音樂文化價值與內涵,才能夠起到預期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效果。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展開音樂教學,同時也應當充分起到引導與組織作用,科學合理的幫助學生選擇音樂學習內容,并且對學生的自學內容進行有效歸類與總結,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應當從哪方面學習民族音樂文化,能夠擁有科學完善的音樂學習體系,在此過程中能夠逐步增強自身音樂學習能動性,有助于構建高校音樂教育課堂。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促使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必須正確認識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民族音樂文化不僅影響著中國民族的凝聚力與興旺程度,也是弘揚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內容。高校音樂教育過程中,應當正確傳授民族音樂文化,并且引導學生感受多元化的民族音樂學習,通過有效引導與幫助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逐步增強民族音樂教學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曾皓.本土音樂如何引入高中音樂教育初探[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08).
[2]宋正.對高中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思考[J].河南社會科學,2015,(05).
[3]張凝寧.對非藝術類高中音樂教育現狀的實地抽樣調查研究[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