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蘭
摘要:我國教育在不斷的改革與發展中已經逐步將素質教育作為主要部分。以素質教育為主導的音樂教育可以緩解學生學習壓力并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本研究從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的內涵進行闡述,針對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分析,就大學素質教育中音樂教育現存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詞:大學教育;素質教育;音樂教育
引言:
應試教育在我國實行多年,隨著人們接受知識方式的變化與社會不斷發展,應試教育在當代社會中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素質教育這一全面推動學生發展的理念由此而生。其主要目的是從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發展并提升學生的實踐與理論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大學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領域目前的主要方向,具備基礎覆蓋廣,全面化,發展空間大等特征,該種理念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的同時,亦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進行深入一步的探索研究。素質教育可以使學生具備自主,自律,創新等積極優點。
音樂教育的主要功能則是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鑒別欣賞能力,包含專業與非專業兩種形式的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是在我國素質教育大的領導方針下進行具體的實施,并逐步得到了發展與推廣,通過對學生進行音樂培養教育,在提升學生藝術能力的同時,為學生審美水平奠定了基礎。
1大學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的相互作用
音樂教育在大學素質教育中占主要地位。其形式多樣,通常以一種藝術形態顯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從文化修養的角度來講,音樂教育可以輔助學生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其中涵蓋科學知識與人文風情,同時,音樂教育也是提升學生音樂掌握認識的有效手段與方法。從文化意識的角度來講,音樂教育可以通過對歷史,人文風土,科學技術等方面切入進行分析,并與音樂時代背景相結合分析教學,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音樂領域知識的探索與嘗試。從文化創新的角度來講,音樂是一種藝術,在實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從學生的思想方面進行著重培養以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音樂教育其實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需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認識到音樂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從文化審美角度來講,音樂教育主要功能便是培養學生審美與鑒賞能力,因此,大學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關系密切,兩者缺一不可。
大學素質教育是音樂教育的基礎。素質教育是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實施手段,是現階段我國教育行業的主要方向,因此大學素質教育是音樂教育的基礎。在教育整體環境方面,大學素質教育其本身具備靈敏性,通過提倡大學素質教育,為后續音樂教育提供了基礎的保障與環境。在學生思想建設方面,大學素質教育可以從思想進步積極主動與提高自我層面為音樂教育做好心理前站,為后續音樂教育心理建設做好基礎工作。在審美意識方面,審美意識體現了學生對于美的認識與理解,大學素質教育對提高學生審美水平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通過素質教育可以為學生學習音樂做好鋪墊,為音樂教育的正式開展提供正能量的開始。
大學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緊密相關。我國現階段大學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關系密切。音樂教育可推動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因此,音樂教育在思想,綜合能力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個人綜合修養。大學素質教育在推動音樂教育的同時,自身也在不斷的進步,因此,音樂教育需要不斷學習發展,在不同的環節需要有明顯的特征,不斷創新,確保與素質教育保持同步。大學素質教育與音樂教育緊密相連,兩者不斷發展變化以適應學生全面更好的成長。
2大學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現存問題
目前各高校在素質教育基礎下進行音樂教育已經較為普遍,兩者之間相互督促推進對學生全面發展意義深遠。但是,就實際推行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方面存在不足。
理論與實際應用兩者脫節,理論乃實踐的基礎,亦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我國多數地區音樂教學理論知識與學生實際需求相去甚遠,教材更新速度慢,對學生全面發展有一定的阻力。使得音樂教學的推進難以展開。
實際應用在理論知識薄弱的環境下較難以實施。主要表現在高校資歷較豐富的音樂教師,在思想意識中應試教育已經成型,短時間內難以接受素質教育的理念,因此在音樂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不能認可素質教育,導致教學內容與思想不能準確傳達素質教育下的音樂教育理念,導致音樂教育難以跟上素質教育發展的速度。
3 大學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具體建議
(一)加強大學素質教育中德育與美育的培養發展。德育與素質教育關系密切,發展德育即發展素質教育。時代在不斷進步,人們思想也在不斷隨著社會發展而改變,在該環境下進行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心理與思想的全面發展,更有助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參與音樂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輔助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實踐,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熱情。同時,德育涉及內容較多,要求學生在專業技能,思想,道德品質等方面全面發展進步。現階段我國各高校采取多種途徑進行加強思想道德文化力度的宣傳,如校園文化活動等等。在素質教育推動方面,高校選擇以學生為主的道德方向音樂宣傳片,從思想方面協助學生德育不斷進步發展。大學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發展過程中,從思想建設可促進學生德育的進步。
美育即審美教育。學生美育的培養主要指促進學生培養審美能力與水平。音樂教學過程中包含培養學生審美能力。音樂教育以讓學生懂得品味音樂,也讓學生從審美的角度理解感受并認識音樂,對其有一定的鑒賞與甄別能力。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方面,音樂教學活動則會選擇世界著名音樂家著作,民間流行音樂等作為教學素材,使學生欣賞并進行鑒賞和評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提高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處理。首先,需要具備團隊意識,團隊意識是大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關鍵,社會的快速變化與文化的不斷創新,使得音樂教學在注重學生認識樂譜的同時,還要求學生學習相互合作的主觀感受,各樂器的相互配合才能演奏出好的曲子,使學生具備團隊意識。其次,人際關系對大學生來講,至關重要,音樂可以使人放松,同時也可使學生的心理及思想得到洗滌,從而陶冶學生的個人修養,使學生在人機關系的處理方面游刃有余。
協助大學生樹立思想觀。大學素質教育為基礎的音樂教育益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學生在具備一定的音樂鑒賞與甄別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對音樂作品做以評價,因此,不斷學習音樂知識并且積累經驗,學生才能從較為客觀的角度對藝術音樂進行分析,對自我進行明確的認識與定位。
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大學生健康包含身體與心理兩方面,學生初入社會則面臨工作與社會多方壓力,在校期間同樣也會面臨多種學業壓力與人際關系等心理問題。音樂教育可以緩解學生的諸多壓力。音樂作品分類眾多,學生可以根據不同場合,心情與狀態欣賞適合自己的作品以調整心態。
4小結
綜上所述,大學素質教育是音樂教育的基礎,也是積極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其專業素質的主要方向,不僅滿足學生精神需求,而且對學生全面發展音樂鑒賞與審美也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大學素質教育中進行音樂教育是當下社會及文化教育所需。
參考文獻:
[1]? 陳沛晏.素質教育理念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詮釋與應用 [J]戲劇之家. 2017.
[2]? 李吉.探索社區音樂教育新模式—以上海大學素質教育課程為例[J]黃河之聲. 2019.
[3]? 顧毅白. 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促進大學音樂教育改革的措施[J]北方音樂. 2016.
(作者單位: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