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盼 王萌澤 李芳
摘 要:受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雙重因素的影響,我國社會組織得到蓬勃發展。社會組織的發展對整個社會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社會服務組織以其自身的優勢對政府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發揮一定的作用。探討發現這一過程中的障礙,推動社會組織和社會形成良性互動,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關鍵詞:社會服務;影響因素;政府
引言
80年代我國開始轉變經濟發展機制,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強調在政府宏觀調控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這一經濟體制的轉變使得我國的經濟得到了持續穩定的發展,但是伴隨著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問題也隨之而來,出現了市場失靈現象。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例,早在 20 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的政府只行使社會管理的職能,金融危機爆發后,市場的自我調節發生問題,使政府對“市場調節并非萬能”的理論有了更透徹的認識,也推動了政府職能的變遷和社會管理的多元化發展。1
政府與市場的失靈也為第三部門,也就是第三部門社會組織的參與提供合理性和機遇,社會組織的公益性和非營利性有效破解了因公共服務用品低利潤或負利潤而導致市場失靈的難題,同時社會組織的民主自治性也有效破解了國家政府治理下難以實現公資源配置效率最佳化的難題。但我們也看到社會組織在發揮自身影響力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障礙。
一、文獻綜述
根據這次研究的主題,我們在知網、萬方等數據庫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有關社會組織與政府職能互動的關系研究一直是傳統政治學和管理學所研究的問題,隨著社會組織的蓬勃發展和組織職能的不斷擴張,才開始有學者從社會學的視角看待這一問題。但現有研究很多都是從社會組織與政府的相互嵌入這一方面進行研究的。比如說吉鵬在其文章《政府與社會組織的互動嵌入研究——基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考量》中,認為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一系列制度創新與發展為社會組織有效地嵌入原有的供給體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發展土壤社會組織嵌入地方政府的過程更多的表現為一種關系型嵌入。此外,很多學者把社會組織對政府的影響等同于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如國內知名專家俞可平在《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及其對治理的意義》一文中,提出社會組織參與治理在社會和政治領域的有重要體現。社會組織的參與可以高效地推進民主治理,擴大和加強國民與政府的聯系,推動地方分權和社會自治,提高政治透明度,增強國民的政治認同感。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觀層面。本文主要從微觀視角出發,根據收集到的關于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資料,分析社會組織對政府影響力的具體表現,以及社會組織在影響政府工作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
二、具體表現
社會組織對政府工作具有影響力的原因以及社會組織對政府工作的影響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社會組織的興起是政府職能的延伸。我國社會組織出現的時間很早,但社會組織真正蓬勃發展是與政府的推動密不可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多,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在處理一些特殊社會問題,面臨特殊社會人群時,有著同時失靈的危險。而社會組織恰好可以彌補兩個失靈,以社會“弱勢群體”為自己的工作對象,協助人們解決困難,擺脫生活困境,提高生活質量,緩解或解決社會問題。正因為社會組織的這一特質,使得它成為政府功能的延伸,使得政府必須重視社會組織對它關于社會問題的反饋。
其次,社會組織是政府社會服務的傳遞部門。我國社會組織的運轉基本依靠從政府機關處購買項目,這些項目只要是政府依據某些文件對特定人群需完成的指標數,社會組織是政府購買服務的首選,主要是因為社會組織提供的服務具有一定的專業性。社會組織在購買服務,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可以具體發現社會政策在實施中的困境,將之反饋給政府,以幫助政府相關部門對政策進行一定的修訂和補充,這些來自基層工作者的聲音,是每一位決策者都必須要加以重視的。
最后,社會組織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之一。社會組織的服務對象、服務目標、服務方法都使得社會組織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多的浮現,特別是城鄉發展差異,貧富差距,底層人民面臨的生活困境等。這些問題的凸顯使得我們發現部分人的生活困境并不是個人造成的,也不能僅僅依靠個人力量去解決,政府及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對于他們轉變生活至關重要。社會組織就是重要的第三方,社會組織通過自己的專業力量協助服務對象走出困境,并幫助他們發揮個人潛能,實現自身發展。社會組織通過使社會上的每一個得到發展,實現社會的發展。
以上,我們看到社會組織的特性使得它對政府工作具有影響力,這些影響力具體表現在社會組織工作及政府工作的各個層面,我們必須重視社會組織的這種影響力,推動社會的發展。
三、困境及原因分析
社會組織在對政府發揮其影響力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1.社會組織的專業性不足。政府和誰對社會組織的需求與社會組織專業隊伍的建設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這使得我國社會組織,大部分都是由政府部門主辦主管而來,具有較強的行政烙印。在承接購買服務過程中,先天的發育不足導致社會組織的公共服務生產能力不強,在為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難以在專業價值觀的指導下,運用專業方法提供專業服務。專業性難以發揮使得社會組織難以發現社會問題,難以正常發揮它的影響力。
2.政府購買服務的機制有待完善。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的本質是要將公共服務的生產交由社會組織來承擔,但是我國不少地方政府的做法,卻是由政府部門主管或通過組織滲透的社會組織來承接購買服務,尤其是街鎮基層政府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地方保護傾向。這種做法暴露出政府購買服務的機制體制還不成熟,我們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購買機制和監察體系,避免購買服務內卷化傾向。
3.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不明確。社會組織和政府應該是彼此獨立,相互影響的兩個個體。但是由于政府始終掌握著關鍵性資源的配置,社會組織在購買服務項目中的各個環節都受到行政性權力的管控,這導致社會組織一味地迎合政府的行政目標,將政府規定的項目需求作為自己承接服務的使命,而非服務對象的真正需求。這使得組織的自主性受到了外部力量的影響,原本的目標被置換成了政府設立的目標,背離了社會組織設立的最初使命,形成了實質上的“依附性自主”。社會組織這個“依附式發展的第三部門”,在關系衡量上距離政府近而距離社會遠。
社會組織的發展與政府息息相關,社會組織所提供的服務也對社會很多方面都產生影響,社會組織對政府的影響有利于政府工作的改進,促進政策的細化與完善。正確認識社會組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對社會組織、政府乃至整個社會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吳杭軒.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8.
[2]韋諸霞.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的三重風險與防范[J].學術探索,2019(03):66-71.
[3]潘建雷.“強政府、大社會”: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地方治理研究,2019(02):26-42+79.
[4]李娟,丁良超.從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看政府與社會組織的協同關系[J].理論探索,2019(02):63-69.
注釋:
[1]吳杭軒. 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8.
[2]吉鵬.政府與社會組織的互動嵌入研究——基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考量[J].長白學刊,2019(01):47-53.
作者簡介:
1:李盼盼(1994—),女,漢族,安徽阜陽人,學生,社會學碩士在讀,單位:中華女子學院,專業:社會工作,研究方向:婦女發展。
2:王萌澤? 中華女子學院。
3:李芳? 單位:中國青年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