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圓圓
摘要: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的今天,電子商務、網絡經濟和知識經濟在我國實現快速的發展,為了保證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社會競爭之中獲得更多的優勢,我國立足于市場經濟建設的實質需求,以促進稅務信息化建設水平為切入點,不斷的采取創造性的經濟管理策略和手段,真正的實現現代化管理模式和征管方式之間的有機結合。稅務信息化建設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非常的復雜,管理工作人員除了需要積極的采取創造性的管理策略之外,還需要明確新世紀之下稅務信息化建設的相關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突破傳統建設模式所存在的各類不足,保障我國綜合實力的穩定提升。
關鍵詞:稅務信息化建設;若干思考
一、引言
在稅務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實踐的過程之中,管理工作人員必須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將信息化征管方式,現代化運作模式相結合,立足于機制創新,理念創新和體制創新的設計要求,真正的為稅務信息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和環境。作為整個稅務信息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處理的集中度,基層征管機構的運作效率會直接影響最終的建設水平,管理工作人員需要采取集中征收的形式,在科技加管理理念的引導之下積極的建立科學完善的監管運營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信息化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促進稅務信息化的水平,為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提供更多的動力和支撐。
二、加快稅務信息化建設是實現稅收增收現代化科學化的關鍵環節
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這一技術是稅務信息化建設在實踐運作過程之中的核心技術和支撐動力,信息技術的水平會直接影響社會對秩序的利用能力和水平。學術界在對信息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之中站在歷史唯物論的角度,提出了不同制度建設的實質情況,其中一種制度之所以會替代另一種制度主要在于新制度的生產力水平較高,同時還能夠更好的促進社會建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對于稅務信息化來說要想真正的在信息技術不斷提升的今天真正的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站穩腳跟,就必須要立足于稅收征管改革的實踐要求,明確在改革實踐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從而采取有效的對策和手段。我國在2001年的稅務工作會議中明確強調,我國在十一期間必須要以稅收征管改革為目標,通過完善現有的稅收征管模式積極的提高現有的現代化稅收征管體系的專業化和信息化水平,作為社會信息化的關鍵組成部分,稅務信息化建設能夠不斷的實現模擬手工技術的突破和改進,以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資源為核心,充分的發揮一定的載體作用和價值。
其次,在不斷實踐運作的過程之中,內部監督和管理尤為關鍵,稅務信息化建設能夠真正的保證稅收執法的可靠性和嚴格性,促進納稅人服務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升,因此在推動經濟建設的過程之中必須要以全國稅務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為重要的手段,加強稅務機關內部管理與稅收征管的優化升級,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管理模式實現信息處理利用能力的穩定提升,更好的為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提供更多的依據。為了保證稅收政策的統一性和合理性,真正能做到依法治稅和從嚴治隊,有實踐運作時還必須要積極的實現對國民收入再分配的有效調節,以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利用、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經濟的健康發展為依據,充分的發揮應有的職能作用和價值。
三、稅收信息化建設的特征和目標
稅務信息化建設主要以電子化機關訓練部門的穩定運作為切入點,積極的突破傳統部門運作模式所存在的各類不足,保證智能部門在組織各類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能夠以網絡組織方向作為自身的發展趨勢,更好的突破不同層次的部門之間的限制,加強各個地方,各個時間節點和各個部門之間的合理互動,促進資源的優化利用和共享。其中稅收執法信息平臺的搭建尤為關鍵,該平臺能夠為稅務信息化建設指明道路和方向,明確資源利用的實質要求,通過對稅務信息化建設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不難發現,在建設目前的稅收執法信息平臺的過程之中,大部分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征。
首先稅務機關能夠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切入點,積極的將該技術的運用與稅收執法工作的大力落實相結合,立足于依法治稅的實質目標更好的體現稅務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和價值,不斷的提高稅務信息的可靠性和公開化,保障執法行為的透明度,積極的實現各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互動。其次,加強稅務人員與稅務機關之間的聯系,建立科學合理的互動響應機制,加強對執法水平和執法狀態的合理監督,促進稅務機關執法城管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稅務機關來說在實踐運作的過程之中,除了需要了解稅務信息化建設的實質要求之外,還需要保證信息獲取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理性的判斷和分析,提出正確的決策,落實機關稅收執法的文件精神,真正的實現工作效率提升與管理資源節約之間的協調性和有效性。
(一)確定以信息化為方向的稅收發展戰略
稅務機關需要通過組織稅收征管工作為切入點,在稅收任務的指導之下了解信息化時代之中的稅收發展戰略要求,真正的實現不同信息化組織形式作用的有效發揮,更好的將漏洞的堵塞與稅收征管相結合。另外對于不同的信息和組織形式來說,還需要以創造性的溝通方式為依據,更好的突破傳統文化壁壘所面臨的各類不足,保證稅務機關能夠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和互動,在更廣闊的范圍之內實現信息的交換利用和共享,充分的發揮稅務信息化的作用和價值。對于信息化戰略來說,稅務機關必須要建立全國性的稅務協助機構和地域性的管理部門機構,積極的加強相關部門與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和控制,明確前期主要工作的實質要求,不斷的實現對信息的合理監督控制和有效的預警,充分的發揮信息系統的作用。
(二)建立以信息化為目標的信息支撐系統
稅務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管理工作人員需要積極的利用不同的分類計數瀏覽工具,通過建立強大的數據庫來從整體上促進信息化建設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發現,稅收管理工作實踐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存在不同層次的管理要求,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及時的搜集和整理相關的稅務信息,立足于社會系統運作的實質情況積極的將電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融入其中,構建全國性的稅收系統技術支持體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關注技術的應用,忽略了體制的更新,那么就會陷入自動化陷阱之中,導致大量的資金被浪費,同時也無法真正的體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控制要求,難以從新技術之中獲得更多的靈感和體驗機會。因此,為了能夠真正的突破稅務信息化建設中所存在的技術桎梏,管理機關必須要以網絡改造工程為切入點,積極的加強與計算機開發商之間的合作。
(三)建立以信息化為手段的稅情分析系統
信息化手段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稅務機關和相關部門必須要掌握不同的信息技術運作方式,保證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從更為宏觀的角度來看,稅務機關需要了解稅源信息的實質情況,將財務運作方式,納稅動態,市場趨勢和稅務信息化相結合,了解不同信息渠道和信息運作手段,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實現稅務信息化水平的穩定提升。另外,管理工作人員還需要積極的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分析目前的經驗教訓,政策信息,執法狀況和技術資源使用情況,為后期的稅收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據和支撐。稅務人員在落實管理工作實踐的過程之中需要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策略,具體包括平衡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和邊際分析法,每一種分析方法所發揮的作用有所區別,不管是評估管理環節還是后期的征收管理環節都需要以不同的工作作風為切入點,注重現場管理,稅源管理,評估管理與征收管理之間的緊密結合,采取信息化等手段來積極的建立完善的信息分析系統,更好的實現控制環節,調控環節,指揮環節和組織環境的優化升級,真正的體現一定的信息文化價值。
(四)建立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申報征收系統
申報征收系統在稅務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該系統以信息化和網絡化為基礎和前提,積極采取核心渠道更好的對數據信息收集的有效落實。對于現代化稅收征管體系的細節處理來說需要以設計及優化管理工作得到落實為依據,其中稅收征收必須要嚴格按照進行管理的內在規律和要求,真正的實現計算機網絡與電子介質媒介的優化利用和配置,充分的發揮兩種渠道的作用和價值,明確不同管理策略的相關要求,更好的實現信息資源的快速利用和合理共享。為了從整體上促進集中征收管理工作的大力落實,保障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真正的實現集約化處理方式作用的有效發揮,在實踐運作的過程中,稅務信息化建設管理工作人員需要明確適度集中的相關要求,將征收信息處理高度集中與征收,積極構建合理的基層政府機構,充分的發揮管理和實踐上的優勢。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的管理環節相對比較復雜,對此,工作人員需要積極的簡化核算過程,保證管理工作人員實現工作的合理性和規范性,杜絕基層征收過程之中的混合管理等違規行為和現象,主動加強合作雙方之間的聯系,將相關的合作成本控制在有效的范圍之內,實現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更好的促進信息處理效率和質量的穩定提升。
四、結語
稅務信息化建設對提高我國的稅務管理質量和水平有著關鍵的作用,相關的管理工作人員必須要站在宏觀的角度,積極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模式,真正的實現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更好的度過傳統管理模式所存在的不足,為我國綜合實力的穩定提升提供更多的依據。
參考文獻:
[1]萬德利,隋煥新,王磊.加強稅務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稅務研究,2002(1):49-52.
[2]榮海樓.對中國稅收信息化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D].中央財經大學,2002.
[3]李兆華.嘉峪關文物景區加強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甘肅科技,2008,24(23):12-14.
[4]麻愛琴.關于加強打擊刑事犯罪工作信息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0(9):225-225.
[5]陳友誼.關于地稅信息化建設SIKAO若干問題的思考[J].湖南地稅,2004(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