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靜
摘要:隨著當前企業面臨的經濟環境和內部需求的轉換,一直發展緩慢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受到了更多的重視,以信息化手段為支撐,更好地發揮管理會計功能,以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是財務信息化的一個發展趨勢。本文分析構建管理會計系統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框架。
關鍵詞:管理會計;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信息化
一、引言
在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充分挖掘管理潛力,以實現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在2016年財政部發布的《管理會計基本指引》中指出“單位應將管理會計信息化需求納入信息系統規劃,通過信息系統整合、改造或新建等途徑,及時并高效地提供、管理相關信息,推進管理會計實施。”但目前多數企業只是將管理會計的某些工具方法運用在管理活動的某一領域或者環節當中,既未系統性的將管理會計作為能夠給企業的管理活動提供決策有用的管理信息的一個信息系統,又未將管理會計作為一個能夠參與企業規劃、預算、控制、分析決策、評價考核等相關活動,推動企業實現戰略規劃的決策支持系統,這樣就不能很好的為企業提供價值。
二、構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必要性
(一)傳統財務會計信息系統難以滿足企業的管理需求
傳統的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偏重核算工作,主要進行的還是事后核算,這是使得企業的管理層難以對相關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控的需求。同時隨著企業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急需得到提升,企業需要收集、分析更具前瞻性,精細化的有關預測數據來幫助企業做預算等相關決策。另外傳統的財務會計信息系統中業務和財務部門之間仍然存在著天然的鴻溝,財務和業務間不能很好的融合,信息不能實時共享,這樣就很難滿足企業管理當局需要財務將管理的視角前伸至業務活動的前端,深入了解企業的價值鏈條,并提供精細化、多維度的相應管理會計信息,同時也能有效的管理控制業務活動,助力企業的科學決策和價值優化管理。如此可以看出,傳統的財務會計信息系統難以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的財務管控和支撐企業的價值管理。
(二)各功能模塊分散,缺乏與其他系統集成融合不足,存在信息孤島現象
企業內部的ERP系統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在眾多企業中有了較為成熟的運用,其中包含了管理會計的全面預算、成本核算等功能,但是各功能模塊都是為了實現其特定的目標而實現了單獨信息化,與其他模塊間缺乏有效聯系,未形成系統性、整體性的管理會計信息化。同時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各子模塊與ERP系統中其他有關業務系統(如供銷存業務系統)的融合度不理想,導致信息傳遞不及時,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所以需要構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來實現與管理會計模塊的有機整合,更有效的發揮出模塊的功能。
三、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構建框架
(一)構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總體目標管理會計能夠為企業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這也是管理會計最核心的功能,那么滿足企業內部的各成員,管理層,部門、責任單位的不同信息需求,協助其有效決策是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總體目標。所以將每個信息需求者作為系統的信息終端,通過信息終端門戶可以在系統中獲取到需要的信息或提供其他需求者所需的信息,實現信息全員共享,并且相關數據一點錄入,信息一經生成,可以在運營的全過程共享。這樣更能讓管理會計信息在企業內部更加迅速,及時、全面的交互傳遞,以達到滿足各個管理者的信息需求的目標。
(二)構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基本原則
1.戰略導向性原則。企業的一切活動都應與其經營戰略性目標一致,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也不例外。所以在著手構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時,堅持以企業戰略為導向,從企業戰略出發,通過信息系統建設幫助實現企業價值持續增值、價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等目標。
2.業財融合性原則。要發揮管理會計的有效職能,需要業務與財務間的有效融合,因為企業的主要信息都來源于企業的業務活動,財務管理要發揮管理控制作用,需要深度融合到業務中去。信息系統的建設可以幫助管理會計有效嵌到企業的內部環節、領域、流程中去,并通過大量的信息交互端口,實現該系統與其他業務系統融合,避免各系統間信息傳遞不順暢、不及時。
3.信息共享原則。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使用是有需要花費成本的,降低信息的利用成本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效益。作為信息的管理載體,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應該助力降低管理會計信息成本,并適度將信息精細度提高,這可通過信息共享與有效集成予以實現。另外在同一個數據庫內存儲收集,處理后的信息,這樣可以滿足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對相同數據的需求,同時還大量減少了信息的再次收集處理。
(三)管理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思路
1.以責任中心劃分信息主體。企業內部按責任會計制度可細分為五個責任中心,即費用中心、成本中心,收入中心、利潤中心以及投資中心。在構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時,可以將各個責任中心當作是企業中需要做決策的主體,即系統信息的需求者與提供者,這樣系統中的信息流轉就有了明確的主體與對象,減少了信息傳遞的盲目性。為使信息可追溯,各數據在進入信息系統需要對其貼上相應的標簽時,這樣信息主體可以通過標簽索引操作來獲取到相關信息。
2.基于業財融合思想搭建管理會計模塊。業財融合能夠促進企業管理會計的應用,助力企業創造價值并實現可持續發展,財務要深入融合到業務中去,并為業務服務,企業在實施戰略規劃,全面預算,成本管理,績效考核等管理會計功能模塊時,不能脫離業務活動,否則會出現企業管理活動與業務活動脫節的情況。信息系統的構建主要是支撐管理會計的功能實現,應基于業財融合的思維,實現對企業價值鏈的有效管理,精細化管理,摒棄資源的浪費,以更大限度的實現企業價值增值。
3.借以財務共享中心助力信息全面共享與促進業財融合。企業管理會計需要處理大量信息,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幫助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整理和共享重要管理會計信息。財務共享中心通過“上云”的方式,即以搭建云端模式,將自己與企業內部各管理單元分別作為該云端的數據中心、終端用戶,打通了各信息主體間的信息交互渠道,管理會計信息能夠進行端與端的交互,共享中心的云端數據庫可以對通過終端門戶上傳的分散的管理會計信息進行聚集、處理并實現共享;另外基于財務共享中心,能夠更好的促進業財融合,財務部門能以業務為起點,深度參與到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中去,這樣能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
四、結語
作為管理會計推廣與有效應用的重要支撐手段,管理會計信息化建設是勢在必行的,企業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推進對面向管理會計的信息系統建設,加快管理會計的發展,這樣更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與價值創造能力。業財融合幫助管理會計實現和落地,所以將業財融合思想融入構建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中,同時引入責任會計的思想,厘清系統內部信息主體與客體,最后借助財務共享中心實現信息的全系統共享。
參考文獻:
[1]韓向東.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應用現狀和成功實踐[J].會計之友.2014.32:85-88.
[2]熊磊.財務共享服務下管理會計信息化有效實施策略[J].會計之友,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