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光耀
摘 要:學區房熱現象反映的是當前家長們的一種迫切需求,現已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隱憂。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教育的不公平現象,教育資源的失衡分配導致了學區房熱現象的盛行,而學區房熱的盛行同時也加劇了基礎教育的傾斜發展。要想徹底使學區房熱現象得到解決,就必須公平分配教育資源,大力推行教師輪崗制,并鼓勵支持引導多種教育主體并存。學區房熱現象的解決必將成為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一個縮影,成為我國教育事業茁壯健康發展的里程碑。
關鍵詞:學區房;教育資源失衡;教師輪崗制
學區房這個特殊的產物,并不是中國社會所獨有的,對于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而言應該算是一個普遍性的情況,例如:印度電影《起跑線》,生動反映了一對印度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自己的女兒接受最好的教育,想盡心思要進當地名校的故事,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購買學區房。由此可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學區房熱的現象一直存在。而何為學區房,至今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簡單來說,學區房是兼具教育和商業雙重屬性的產品。
一、學區房熱現象
我國的房地產經濟一直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受關注度很高。而學區房市場更甚,無論是新開發的,抑或者是二手的學區房均是相當受到社會的歡迎。可以用“高價少房”或“有價無房”來形容,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學區房的價格之所以相較于一般的商品房的漲勢更加強勁,源于大家對稀缺的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國之重者,教育為本,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時至今日,雖然構建的一整套完整的教育體制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卻有欠公平,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導致了學校之間的差距不斷增大。加之受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所謂的重點學校自然成為大家互相爭捧的對象,因而,重點學校與非重點學校周邊的學區房價格之間的區別也是很大的,以上海市長寧區為例。
從表1中可以看出:重點學校附近的學區房與非重點的學區房之間的差價還是很大的。當然了,我們并不排除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個結果,但是優質的教育資源應該而且必須是這個差價的深刻的根源。
從另一方面來說,學區房是房地產和我國目前教育體制下的一個獨特的現產物。其中心大意就是以自己的居住地為準就近入學。然則,卻使一些名校附近的學區房成為“香餑餑”。再加上家長的名校情結,學區房很容易便成為中國社會中炙手可熱的焦點。
二、學區房受追捧的反思
學區房受到大家的追捧,其價格已然不符合一般的價值規律,從表面上看是一種盲目的消費,然而,家長們對學區房近乎偏執的熱捧現象背后卻是值得引起社會大眾注意的重要社會問題。全國普遍盛行的“學區房熱”現象歸根到底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局限性。具體來講,“學區房”熱現象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教育的不公平突顯了學區房熱
但是,重點學校并非隨處都是,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周邊的學校不甚滿意,于是擇校入校成為大家的首選,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進名校甘愿付出大量的“贊助費”。曾一度造成權錢交易的暗箱操作的行為盛行,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國家為了抑制這種不良風氣,出臺了“就近入學”的政策,以居住地分配入學名額,避免了“赤裸裸”的權錢交易,這個舉措在一時之間似乎讓大家從表面上看到了教育的公平,實則卻是一種偽公平。對于大多數家長來說,為了孩子的未來,即使自己辭職不干也要為孩子爭取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于是,在就近入學的政策的推動下,大批家長們在重點學校附近購進了房產,卻意外導致了從擇校入學向擇房入學的惡性循環。
其實,無論是擇校入學,還是擇房入學,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看似是教育的公平化擴大了,實際上,只是一種不公平與另一種不公平,擁有不同的“馬甲”外表而已。學生入學漸漸成為了家長們之間的金錢大比拼,于是,教育便有了貧富之分,公平也就漸行漸遠。
2.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分配突顯了學區房熱
學區房受到社會大眾的追捧,有著其本質的根源。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資源分配還有欠平衡。東部與西部之間、南部與北部之間、沿海與內陸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均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所謂的學區房之所以受到家長們如此的熱捧,主要源于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爭奪,正是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為高價學區房提供了產生的可能。換句話說,假使所有的學校,不管是基礎設施還是教學質量都一樣,教育資源得到了均衡的分配,那么也就沒有所謂的重點與非重點之分了,學區房也就更加無從談起了。孟母三遷中的孟母之所以三次遷家無非是為了給孟子提供一個優質的教學環境,使之能夠不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所有的家長的心情都是一樣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最優質的教育資源,為他們進入名校,取得一個好的工作提供一張通行證。學區房熱反映的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現象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不完善的表現,同時也反映了家長們的苦衷,反過來學區房熱也助長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現狀,使教育資源的天平更加傾斜。公立學校一尊獨大,而私立學校卻愈加舉步維艱。
3.“重點學校”政策
我們國家的“重點學校”政策由來已久,無論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等教育階段,對學校進行等級上的劃分不自覺地在進行著。從重點學校掛牌的那天起,就牽動了無數家長們的心,在眾多學校之中,重點學校可謂是鳳毛麟角,珍稀異常。大批的學生為了進入他們心目中的名校,可是讓他們的家長費勁了精力。在就近入學政策的推動下,這些學校周邊的房價可謂是水漲船高,學區房熱自然就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了。其實,所謂的重點學校,也就是教育行業中的佼佼者,我們對于國家著力發展重點學校的這個政策,應該積極的擁護,給予理解,國家的初衷畢竟也是好的,希望通過優先重點扶持幾個學校,使之成為榜樣以帶動全部學校的發展,至于這個政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雖然是無心之失,但是也應該認真對待。
4.房地產商與投機者的炒作推動了學區房熱
面對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的事實,面對戶籍與義務教育剛性掛鉤的政策約束,面對廣大民眾追求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面對教育投資購房時所展示的支付能力,房產開發商、房產中介和投資投機者敏銳地發現市場需要,欲瓜分這塊利潤豐厚的蛋糕。學區房熱的形成絕對不是偶然,針對教育事業的現狀,大家紛紛打出“學區牌”以迎合廣大家長們的需求。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宣傳“學區房”概念,使得本就居高不下的學區房價格更是一路飆升,在這個房地產市場十分不景氣的時候,不能不佩服房地產商們的智慧。最后,投資者自然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而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卻越發呈現出尾大不掉的趨勢,學區房熱的情況自然無法得到有效調節。
三、學區房熱破解之法
學區房熱現象現在已然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但是應該清楚地看到:天價學區房只是一個表面現象,歸根到底還是基礎教育的失衡發展。因此,想要徹底解決學區房熱這個問題,社會各界需要齊心協力在各方面加強統一安排與運作。無論是基礎教育,抑或者是高等教育,都要做到公平,進而達到平衡。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比例,重點扶助弱勢學校
我國的教育事業一直是依賴于政府的財政撥款扶持發展的,因而政府在基礎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是無可替代的。老話說得好,想要獲得回報,必然要先付出。想要縮小薄弱學校與重點學校之間的差距,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加大資金投入,提升弱勢學校的軟硬件條件。只有兩者擁有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他們才能夠在一個相同的起跑線。一方面,各地有關部門應該制定一套統一的學校建設標準,加大向弱勢學校提供優質教育資源的力度;另一方面,弱勢學校自身應該加強自己的建設,特別是領導班子和師資隊伍的建設。只有這樣,弱勢學校才能逐步獲得與重點學校同樣的軟硬件條件。假使學校之間沒有了強弱之分,家長們又怎么會花費大量的精力與財力,舍近求遠。沒有了這一外力的支撐,學校周邊的房價自然便會趨于平穩,學區房熱也會降溫。
2.實行“教師輪崗制”,均衡師資力量
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解決學區房熱的各種方案中,除了對薄弱學校進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以促進其標準化建設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各個學校之間的老師進行互相的輪換交流。一個好的學校,其強大完善的硬件條件自然是必要的元素,而優秀的教師隊伍卻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可以通過建立教師流動制度,確保師資力量大致相當,來維持各個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教師輪崗制更有助于在更廣泛的范圍內發揮名師的示范效應,從而使薄弱學校的教師的整體素質也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最終達到“一花開放,百花齊放”的效果。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關于教師定期輪崗制的法規,從法律上對這項制度給予肯定,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在定期輪崗的過程中就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只有這樣,這項活動才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進而長期穩定的推進下去。其次,教師輪崗體制應該是雙向的,制定相應的教師輪崗制的具體細則及相對應的配套政策文件,使不同層次的學校和教師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輪崗,對于學校和老師而言均是有益的。當然了,實行“教師輪崗制”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所有的問題考慮全面,尤其要注意考慮流動教師個人的實際情況,解決流動教師的一些實際問題,使之沒有后顧之憂。還有一些交通費、生活費用的補貼等。
3.政府應該倡導開發商在較大社區開辦新學校
一般說來,為什么大批家長要花大價錢在某些名校附近購買又小又破的二手房,很顯然,好的學校實在是屈指可數,就連一些次等的學校也是供不應求,老牌名校數量是一定的,而想要上學的孩子的數量卻是不斷增加的。如今,無論是城市,抑或者是農村,流行新型社區建設,很多“城中村”得到了改造,總的來說,應該在上述解決措施的基礎上,讓有實力的房地產開發商在建造樓盤社區的同時,政府不妨給這些單位一些政策上的優惠,鼓勵他們建造社區學校,這些房地產商有足夠的資金,因而學校的硬件條件應該是毋庸置疑的,社區內大量的入學兒童又為新學校提供充足的生源,相信家長們也愿意讓孩子們在自己的小區內上學,可謂是省時省力。在教師輪崗制的措施之下,學校的軟件條件相信也是不會差。如此一來,便緩解了家長和學校的雙重負擔,各個學校的資質差距也就會得到縮減,學區房熱的現象也就不復存在了。
四、結論
學區房熱現象已經成為社會上一個不得不關注的問題,但是應該清醒地看到,學區房熱現象只是一個表象。眾所周知,在當前的基礎教育領域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已然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它普遍存在于各個地區與城鄉之間,按照國家法律的規定,每一個公民都有獲得平等教育資源的權利。但是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看到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的顯現,當前出現的諸如“擇校費”“贊助費”“學區房”等等亂收費現象與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息息相關。為了促進基礎教育的公平發展,更促進社會公平,不妨將教育投資更多向貧困地區、農村地區傾斜,采取多種方式改善這部分老師的待遇和福利,從而留住現有的教師,吸引新的教師資源,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
需求決定市場,正是優質教育資源的過分集中導致了學區房這種畸形產物的出現。美國經濟學家費里返侶銜鄹窨梢躍齠ㄋ玫講罰鄹袷俏奕誦緣摹5ゴ考鄹竦木赫岣緇崠匆幌盜懈好嫻撓跋臁5比渙耍鼻敖逃侍饣匾丫茫胍玫匠溝捉餼霾⒎鞘且懷幌Φ氖慮欏R虼耍貧賦觶壩捎詿嬖謐挪畋鸚孕M庥跋歟峋戎豢贍蓯且恢紙詠澇抖疾豢贍蓯迪幀薄=櫨寐砜慫賈饕逶砝此擔褪橇勘湟鷸時洌緩笤謚時淶幕∩嫌紙辛勘洌獗揪褪且桓鲆壞鬩壞慊鄣墓獺V灰諍俠淼慕餼齜槳傅鬧敢攏夜厝荒芄淮詠逃蠊晌逃抗簿筒輝倩岢魷種釗紜把俊鋇壤嗨頻納緇崳侍飭恕?
參考文獻
1.黃道主,許峰華.叩問教育公平――從學區房現象談起.基礎教育研究,2010(11) .
2.林建華.淺談房地產市場與學校發展的關系.時代教育,2006(21).
3.詹姆斯房貧?教育機會均等的觀.張人杰主編.國外教育社會學基本文選.華東大學出版社,2009(7).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