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夫果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也是協調家長與學校關系的媒介,因此小學班主任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班主任工作中必須要秉持人本原則,能夠一切從學生的利益出發,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解決學生學習與生活問題為目的。積極完善班主任管理機制與工作方法,如此才能夠更好的落實班級管理,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人性化、民主化的學習環境,為班級教學以及其他各項工作創造良好的先決條件。
1 建立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
良好的班級紀律是教育和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做到抓好班級紀律管理,對于敢犯錯和經常犯錯的同學,教師要找其談話,用感恩和感化等各種教育手段來糾正其犯錯的心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相信再頑皮的學生在自己持之以恒的教育下定會有所進步。其次,要建立有效的班級日常生活、學習管理條例。囑咐學生要嚴格按照班級管理條例約束自己,不做違規的事情。擺正自身的心態,多向優秀的學生學習,鄙棄不良的習慣。有了行之有效的班級管理制度,學生的一切日常行為都有章可循,科學的班級管理制度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前提。
2 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
教師要建立班干部隊伍,增強學生的集體感,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首先要建立公正的班干部選拔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競選中,根據學生投票選出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等職位,協助班主任的工作。由于學生更了解學生,因此班干部這個小團隊對于班級管理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班主任要定期與班干部成員溝通,了解近段時間班級同學的學習情況,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同時要定期與班級同學溝通,鼓勵大家提出對班委會成員的意見,避免班干部由于“自我膨脹”在班級管理中發揮消極作用,樹立班干部的責任意識。另外,班主任要做到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不能讓學生產生“老師偏袒班干部”的感覺。對于班長這一特殊職位,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輪崗制”,即每位學生都當一個星期的班長,使每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同時體會班長這一職務的辛苦,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配合班干部的工作。
3 營造班級氛圍,培養集體精神
現在的小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對學生的家庭教育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溺愛,嬌慣等現象,造成學生在班級中自我意識突出,無法與同學和諧共處。針對學生的這種現象,小學班主任應積極發揮班級的做用,在班級中營造出家庭的氛圍,促進學生之間友誼的產生。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可以盡可能的多組織學生進行團體活動,增加學生的團體意識。通過團體活動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在班級中的責任感,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
4 因材施教, 細心研究每個學生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 他們既有同年齡段學生的共性, 更有自身的獨特之處, 在個人性格、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學習態度等方面都不盡相同。作為班級管理者, 一定要細心地去觀察、研究每一名學生, 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 為每一個“特殊”的學生“量體裁衣”。
5 關注學生心理,促進健康成長
小學班主任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加以關注,更應對學生的心理動向給予重視。小學生雖然年紀偏低,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的學生心理往往早熟而脆弱。因此學生很容易受到家庭,社會中的一些負面現象的影響,導致學生的心理波動,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小學班主任應全面細致的掌握學生的心理,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給予及時的疏導,幫助學生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挫折,引導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6 樹立榜樣,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
近代心理學家麥獨孤認為,人類有一種天然的沖動去照樣做其他人的行為。所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無論是正面理解還是反面理解。每個班內總有一部分做事認真,學習優異的學生。我在班級管理中,充分運用這些做事認真和學習優異的學生,將他們樹立成其他學生的榜樣,要求其他學生在做事和學習中學習他們,有了這些身邊的“參照物”,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就有了一種有形的行動準則和學習動力,使班級形成一種凝聚力和向上力。同時,我利用班會,經常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勵志勤學、自強不息的人生經歷,鼓勵學生認真學習,爭取后來居上。競爭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他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在班內,無論是優秀生、中等生,還是學困生,我都會想盡辦法激起他們的競爭意識,在班內掀起一種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競爭活動,爭取使所有學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
7 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兩個最重要的環境, 教師和家長需要在學生的習慣養成、性格發展、知識學習、潛力發掘等各方面常溝通、多交流、密切配合, 才能幫助學生健康發展、快樂成長。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 由于家教方式的不同造就了各種各樣個性不一的學生, 他們的學習態度和行為習慣也截然不同。特別是有些學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現往往是不一致的, 這就需要家長與學校保持密切聯系, 關注學生的方方面面。一般來講, 家庭教育失敗的學生, 學校教育也會不盡理想, 但有的家長往往把學生的教育推給學校, 忽略家庭教育, 這種不完整的教育使得學生在學校中出現很多問題, 長此以往勢必成為問題學生。只有家校合育, 家長積極參與學生教育, 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
8 結束語
總的來講,作為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須善于研究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征和行為習慣,善于了解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和幫助學生,要認識到教師與學生在人格與地位上是平等的關系,尊重學生,學會與學生交朋友。只有做到了這些,我們才能真正組織和管理好我們的班級,才能真正當好一名讓學生信服和敬仰的小學班主任。
(作者單位:泰安市高新區天寶鎮大西莊聯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