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暉
浙江省慈溪市宗漢街道曙光實驗小學
基于“給每個孩子的成長奠基,讓每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理念下的“五色曙光”課程體系由紅色德育、藍色智育、綠色科技、金色體育、紫色美育組成,培養具有感恩明禮、善思好學、實踐創新、體健心悅、審美情趣五大素養的曙光智慧少年。課程類型分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節日課程、活動課程,課程內容分五色課程,重點是1+X拓展課程群建設,呈現從普及到提高、低段到高段的階梯狀設置。每門課程都遵循“玩中學 做中學”的理念,在“動”起來的過程中體驗、感悟、收獲。

讓每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善思好學、實踐創新、體健心悅、審美情趣紅色德育、藍色智育、綠色科技、金色體育、紫色美育

1.紅色德育——感恩明禮“1”指禮儀課程,整合集會、弟子規、傳統節日、節日體驗等各類專題教育。“x”指我上小學啦(一年級)、穿針引線(二-四年級)、烘焙烹飪(四-六高年級)。
2.藍色智育——善思好學“1”指書法課程,一二年級為硬筆書法,三-六年級毛筆。“x”指一二年級的童心繪本、童心誦讀;三年級的全腦古詩,四五年級的智力沖浪;六年級的古文賞析。
3.綠色科技——實踐創新“1”指巧手種植,學校種植園為每個班級提供兩塊地,每年種兩到三季,人人參與。“x”指中高段的steam 課程、OM 俱樂部(含陽光測向 雛鷹航模)、創客機器人、超哥實驗室,是我校重點建設的課程群。
4.金色體育——體健心悅 “1”指圍棋和輪滑,目前圍棋一二年級已開始,今后新增年級都普及,輪滑已全校普及。“x”指一-三年級的玩轉魔方;以及棋人奕事、統感輪滑、快樂籃球、賽場競技四個校隊,為特長學生搭建更高的平臺。
5.紫色美育——審美情趣“1”指口風琴和科幻畫。“x”指一二年級童心童畫、童心紙工、童心黏土;二-五年級晨曦合唱;三-五年級淡墨書香。
1.普及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1+X”拓展課程群是指“普及課程+選修課程”,普及課程要求人人要參與并學會的課程,是底色,包括紅領巾課程、書法課程、巧手種植、圍棋和輪滑、口風琴和科幻畫;選修課程是興趣+特長,是多彩,讓每個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2.教師走班與學生走班相結合 一二年級學生實施“童心”課程,包括童心繪本、童心誦讀、童心童畫、童心紙工、童心黏土,涵蓋語言、藝術、手工三大類,突出“動”——動手、動腦、動肢體。每周一課時,實施教師走班制教學,五門課程車輪式教學,讓學生學習五門課程,發現自己感興趣的課程,以便中高年級有目的地自主選擇課程。三至五年級實施“選修”課程,每周兩課時,實施學生走班制教學,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
3.長短課時與課內課外相結合 課改以后,在課程設置及課時安排中出現了不少問題,最大的矛盾是基礎課程和拓展課程的課時分配。為了設置符合比例的拓展課程課時,會擠占地方課程和綜合實踐的課時,出現多門課程整合在同一門課的情況,長短課時的安排勢在必行。因為跨年段、人數多等原因,晨曦合唱、賽場競技安排在周二-四的大課間活動;玩轉魔方、棋人奕事、統感輪滑、快樂籃球安排在課外。
4.本校教師與外聘教師相結合 本輪的課程設置是在梳理現有的課程基礎上,去粕存精,同時為突出學校科技特色,增加和整合了不少課程,在師資方面有不足,不少課程配備了外聘教師和本校教師組合的配置。所有課程至少配了2 位教師,避免各種原因造成沒人上課的情況。
5.教師培訓與課程開發相結合 課程開發和實施的質量與教師的能力息息相關,只有不斷提高教師的素養和技能水平,才能保證課程的有序實施。而好的課程資源又便于教師“上手”,避免出現“一位老師一門課”的情況,保障課程的穩定。現有的不少課程是涵蓋多個學段的,必須持續的補充資源,完成分年級的教材編寫。
課程評價是課程實現學生學習價值的目標指向。完善課程設置、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是教材評價的目的。從師生的發展出發,建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
1.對學生進行“五色智慧卡”評價
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探索以電子成長檔案為載體的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全面、真實、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養發展水平。實行“五色智慧卡”評價制度,教師通過觀察、交流等方式記錄學習過程,以及各種形式的作品和考核、校園六大文化節之星評選等進行評價,發放“五色智慧卡”,評選“曙光智慧少年”。
2.對拓展課程進行五方面評價
對拓展課程的評價從課程綱要、教材編寫、教學實施、成果收集(照片為主)、學生滿意度五方面進行,監測課程的實施效果,不斷完善,建設精品課程。
在課改的道路上我們不斷地摸索著前行,前路也許會磕磕絆絆,也許會迷失方向,但無論如何,我們必將堅持,相信終將會找到正確的道路并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