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華
我校近年來針對學生外出活動安全教育現狀,探索應對策略,形成了學生外出活動安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
健全管理制度,使安全工作有抓手。學校嚴格執行學生外出集體活動申報審批制度。學校組織的外出活動,要上報主管部門,由主管領導審批后方可進行。班級或年級組織的活動,必須向學校提交書面申請,說明活動目的、人數、時間、地點、主要內容、可預見范圍內的安全措施和負責人姓名等。學校要求切實做好外出活動的組織工作和師生安全防范工作,制訂周密計劃,落實崗位責任。
構建長效機制,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學校注重從低年級開始,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在一年級新生入校時,教師就利用兒歌、繪本等對學生進行外出安全教育。三年級時,要求學生通過繪制外出安全手抄報、思維導圖等,掌握外出活動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對五年級以上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自編自演安全小話劇、錄制安全微視頻,向其他學生宣講安全知識。學校還積極利用安全教育平臺、微信平臺,展示學生安全教育成果,向學生家長普及安全常識。
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自護能力。在安全的前提下,學校積極開展外出實踐活動,如參觀博物館、科技館,郊游、野餐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理解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學生外出活動后,在班會課上互相交流安全體會、遇到的安全問題及對策等。
實施多種策略,保證安全教育效果。一是自我教育、伙伴教育和教師教育相結合進行安全教育。學校要求學生完成外出活動后,對照學生外出活動的安全教育標準,填寫自評表、互評表。在填表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指出伙伴的安全疏忽之處并分析原因,寫出簡潔、規范的評語。二是結合真實的安全案例進行安全教育。學生外出活動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如丟失證件、物品準備不足、同學鬧矛盾等。例如,在一次外出登山活動中,一男生不慎丟失門票,其他學生及時幫助他找到了。這時,教師當場進行了證件置放和保管的演示。在外出活動的實際情境中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有利于學生把安全意識內化于心靈、外化為行動。
建立安全檔案,促進學生自我反思。建立學生外出活動安全教育檔案袋是另一種安全教育方式。教師要向學生講解檔案袋的作用、優點、內容和資料收集的要求。檔案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外出活動計劃、教師評語、學生收集的紀念品、安全教育自評與互評表、活動照片、活動日記和針對活動的自我反思表等。檔案袋成果要定期展示,并要求人人參展,使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安全教育習慣。
(責 編 佳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