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朋
小學美術教學是學校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與創造力。小學生的頭腦中條條框框少,往往能創作出看似雜亂無章,卻充滿魅力的新奇形象。這就需要美術教師多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每一個學生的想法都與別人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自由,給學生時間與空間,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看待美術學習。
那么,教師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采取靈活的手段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自由的創作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精神。在以往的美術教學中,一些教師偏重基本功的訓練,以臨摹為主,給學生一張固定的圖片照著畫,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臨摹畫不僅占用了大量的時間,還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所以,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注重采用“一問多思”“一題多現”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想象,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畫出“屬于自己的畫”。
二、營造創新的氛圍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營造開放和諧的學習氛圍,“用藝術的語言來闡述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藝術的氛圍中感受美、理解美、鑒賞美、表現美。教師應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展現個性特點和專長,善于發現、敢于表現、標新立異。在學生完成作品時,教師要給予肯定,多贊揚優點,同時指出缺點;不要急于否定學生的想法,而要試著理解學生的創作思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表達存在很大差異時,教師應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個性及作品造型特點進行鼓勵和引導,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張揚。
三、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除了教給學生繪畫技法,還應該經常帶學生去寫生,讓學生在實踐中自己觀察、發現、比較、思考,尋找最佳的構圖和最合適的繪畫形式。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作品拍下來放在微信群中,讓家長欣賞孩子們的作品,并肯定他們的創造力。這樣,學生會感到自豪,更主動地去動手創作。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極為重要,它不僅是讓學生學到美術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美術教師要著眼于學生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創新氛圍,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藝術素養與綜合素質的提高。
(責 編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