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不宜采用大量講授口語交際原則、要領的方式。應努力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采用靈活的形式組織教學。”結合語文教學實際,我認為交際情境的設置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專項口語交際課,可以結合教材提供的口語交際話題創設真實的情境。比如,創設的口語交際情境要結合學生喜歡的內容,或者是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內容,或者是符合當前學生認知經驗的內容。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學生能真實地進行交流。
二是結合真實的語文教學情境,相機進行口語交際方面的指引。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會通過“復述性的表達”反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利用此語境,我們可以在學生復述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口語表達提出相應要求,針對學生的敘述表達進行恰當的評價指導。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還會通過“解釋詞句”了解學生對文本的認識;通過“評價人物、事件”來體察學生理解的深度;通過“想象、創編故事”拓展延伸,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些真實的語文實踐交流活動,既是學生閱讀能力的反饋,也是對他們進行口語交際指導的契機。
三是在語文教育實踐活動中,珍視每一次與學生的交流,借助每一次談話機會,指導學生方法,培養他們口語交際的能力。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神圣的,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談的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文明、態度和藹,示范性地進行表達。在交流過程中,不僅要樹立學生表達的信心,還要關注學生表達的方式是否正確、語言是否規范,把每個學段的口語交際訓練目標落到實在處。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多種能力,就應該把口語交際與書面表達訓練結合起來。因為“說”和“寫”同屬于表達能力,既有自身特點,也有緊密的聯系。
在日??谡Z交際或文學創作中,我們總是在口頭表達前對即將說出的話語在大腦中進行預演,或在下筆前對即將寫出的話在大腦中進行預演。在大腦中存在的欲表達的話語就是言語的內部狀態,內部言語的組織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生理和心理過程,它會使表達內容更有序、更清楚。因此,口語表達訓練能促進書面表達的有效進行。
鑒于此,在教材編排中,編者也把口語表達作為書面表達的基礎,使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訓練相輔相成。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關注并結合每個學段的寫話、寫作訓練要求,把口語交際教學內容與寫話、寫作內容結合起來。
由此可見,要組織好口語交際教學,不僅要明確目標、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還要重視指導過程,建立并完善口語交際評價體系,激勵學生參與到口語交際活動中,使他們在真實有趣的場景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責 編 行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