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基敏 胡成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日漸推進和施行,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中時期,學生能否科學地規劃自己的學業、職業和人生是其自主發展的重要內容。因此,對高中生進行生涯教育有重要意義。
一、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
廣義的生涯教育是指對人們的終身教育,而狹義的生涯教育則指的是學校通過開展生涯規劃這門課程,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深刻的認識,甄選感興趣的、適合自己的職業,從而開展以未來的人生規劃、學業規劃為主要依據的教育活動。高中階段的生涯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自我探索。高中生的自我探索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興趣和愛好,能力,性格,價值觀。即自己最熱衷于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對事物的態度是什么樣的,自己希望通過某一職業獲得什么。
二是環境探索。對于外界環境,高中生主要通過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以及自身的探索來獲取信息,從而對社會環境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
二、高中生涯規劃的方式
1.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
在普通高中開設生涯規劃課程是極其必要的,而且要在各個年級開設,這樣方能以生涯發展理論為教學依據,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重點學科,從而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合理的規劃。通過開設生涯規劃課程,學生可以更充分地認識和了解自己所青睞的社會領域,從而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將來順利地完成人生規劃。
2.開展規劃咨詢
學校可以讓心理學教師考取職業規劃證書,在學校開展職業規劃咨詢。咨詢方式分為兩種:團體咨詢和個人咨詢。如果很多學生都傾向于對一種職業的選擇,那么,咨詢人員收集較為全面的相關信息,通過分析權衡,幫助學生做出決策。在這一過程中,咨詢教師要激勵學生,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與此同時,當個別學生進行咨詢時,咨詢人員可以指出學生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并分析各行各業的特點,以及如何才能考入相關的高校,引導學生認清現實,努力奮斗。
3.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
學校可以利用外部資源,在周末或者寒暑假時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他們通過參觀、見習,體驗某些工作場所的環境,從而對各種職業的工作內容有清晰的認識。這樣,學生可以提前明白自己是否適合某一職業,了解自己哪些地方有欠缺,思考以后的發展方向。
總而言之,近年來,社會各界越來越重視高中生的生涯規劃教育,但很多學校的生涯規劃教育還剛剛起步。學校應重視這一問題,引導教師深入了解生涯規劃教育的內涵,正確而有效地實施生涯規劃教育,從而幫助高中生做出合理的生涯規劃。
(責 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