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立
摘要:本文新討論的要點是通過我國實際情況問題以及與他國企業的差距,來看中國企業跨國并購面臨的主要風險以及其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風險防范方面的問題。面對這一系列風險,中國企業也在努力規避,但是仍存在諸多問題,經驗不足、處理不當、溝通不力都阻礙著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順利進行。因此,本文針對目前中國企業面臨的并購風險,指出尚存的不足,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發揮參考性意義。
Abstract: The main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he main risks faced by Chinese enterprises in cross-border M&A and the shortcomings in them throug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 and the gap with other enterprises,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of risk prevention. Faced with this series of risks, Chinese companies are also trying to evade,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sufficient experience, improper handling, and poor communication all hinde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compan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remaining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M&A risks faced by Chinese compani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lay a reference role.
關鍵詞:跨國并購;財務風險;風險管理
Key words: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financial risk;risk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53.7?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6-0019-02
0? 引言
在我國“走出去”戰略的指引下,中國企業開始熱衷于國際市場,跨國并購迅速發展,并購的數量和規模急劇上升(潘思諭等,2012)。處于規模化階段的企業,由于其發展空間受到嚴重限制,其所在產業市場競爭加劇,大家都想在有限的資源中分一杯羹。因而,為了擴大自身規模,有實力的企業紛紛在這一階段選擇對外兼并收購。然而在跨國并購的風險防范上,我國企業還有所欠缺,尤其財務風險成為了我國企業成功實施兼并的阻礙。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提高決策質量是中國企業實行跨國并購的艱巨任務。
1? 中國企業現存跨國并購財務風險分析
1.1 目標公司價值評估風險
對于目標企業估值的風險是企業在實施并購行為前期準備階段的主要財務風險,他直接關系著跨國并購做出怎樣的投資決策。由于地域不同,相距較遠,前期準備有偏差是難免的。因此并購前期的風險在財務風險的組成中不可忽視。并購雙方都力求給予被并購企業真實情況之上的滿足內心平衡的價位,雙方最關注的核心問題就是并購價格,跨國并購相對于一般并購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這嚴重干擾了企業對于被并購企業的估價,從而影響最終的并購績效。對異國的目標公司企業情況了解不夠準確,忽略會計準則差異,定價方式欠妥、評估體系不健全,并購雙方所在國家部分財務指標設置存在差異,會計報表標準不同,都有可能造成價值高估或低估。并購雙方都力求給予被并購企業真實情況之上的滿足內心平衡的價位。
1.2 融資渠道選擇風險
并購是一項復雜的行為,所需資金巨大,一般情況下企業很難憑借單一的方法獲得所需的融資金額,而是會想方設法通過多種途徑為自身并購實現足夠的融資。此外,只求金額上的滿足是遠遠不夠的,還有關鍵一點就是融資方案要合理有效,有實施的可能性,這同時也直接關系到能否獲取充足的并購資金。企業并購的融資方式從內部來源看主要是企業自有資金。
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不僅會對貸款實施較為嚴格的審批過程,而且還有可能以股權參與的形式,監督管理公司在實施并購后的日常經營,對并購實施持續的影響。實施并購行為的公司要想償還這筆貸款,一般會以發行新債或發放股利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就難免造成垃圾債券的出現。然而美國一些資本規模較小的公司正是通過這種方式提升自身實力,在西方乃至全世界產生重大影響,此時我們并不能忽視這種方式給部分中小企業帶來了發展機會。然而在我國,或因為國家及企業特殊情況,或因為一些法律政策的制約,也受到自身人才不足、認識有限的影響,那些在西方資本市場上可實施且很流行的融資工具,放到中國仍無法獲得發展。我國在權益融資市場上與西方國家還有很大差距,融資方式還是相對單一狹隘。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中國企業在這種融資方式上的選擇障礙會逐漸消除。
1.3 支付方式選擇風險
1.3.1 我國企業主要選擇的現金支付風險
我國企業在支付方式上選擇較為單一,考慮偏于簡單。現金支付方式占到了跨國并購支付選擇的絕大多數。除此外,也有極少數情況下會出現股權支付、混合支付和杠桿支付。這也許也是我國在跨國并購領域還不夠成熟的體現。
毫無疑問,這些支付方式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風險,而我國企業主要選擇的現金支付方式難免造成企業巨額資金的流出。雖然現金是被并購方最喜歡的方式,現金支付在并購中最容易與對方達成協議,但這對于實施并購的企業來說風險是巨大的。限制企業資金流動性,可能危及到企業的正常運營,資金周轉面臨困難。在跨國并購涉及到不同國家貨幣的情況下,現金支付是最有可能受到匯率影響的,匯率的變動也對企業的并購成本及效益帶來負面影響。同時,當企業需要巨額而內部資金又不足以應對時,很有可能采取銀行貸款的方式以獲得足夠金額,這是就產生了償債風險。若企業后期資金回流不及時,或者金額大小不足以償還所借資金,就會陷入償債壓力,嚴重的會陷入債務危機,使企業日后貸款受到阻礙。
1.3.2 其他類型支付方式風險
①股權支付。股權支付方式相比于現金支付的優點在于,它不需要短期內籌得大量現金,但它仍存在不小的風險。如果并購企業以自己的股票去換目標公司的股票,這會面臨極大的稀釋現有股權的風險,弱化對被并購公司的控制。股權支付意味著發行新股,當新股東購入股票而獲得一定的表決權,企業原來的股權結構也會發生改變,那么原股東對于企業控制減少的風險就會產生。另外,我國對于股票發行有著嚴格的控制,這就造成發行時間長、程序繁瑣、成本過高的問題,很有可能因此錯過最佳并購時機。若此時又有投機者產生套利行為的話,就會給并購企業帶來損失。
②混合支付。混合支付看似既彌補了現金支付的不足,又避免了股權支付的風險但這種優勢是建立在并購企業適合該種支付方式且能夠合理運用多種方式的情況下,否則多種支付方式相結合所產生的風險是累積增加的,這反而對企業造成了更大的威脅,引發更大的財務風險。
③杠桿支付。杠桿支付不需要企業付出大量的自有資金,但需要從銀行取得大筆借款,這很顯然為并購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債務風險。并購企業要通過發行債券來償還貸款,而目標企業未來發展是否穩定、收益如何和現金凈流量情況都不確定,這會使得債權人面臨很大風險,這無疑也就提高了債券發行成本。若目標企業收益不理想,并購企業喪失償債能力,那就會面臨破產的風險。
1.4 并購后期整合風險
并購雙方企業在一些宏觀理念、財務機制、運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并購后為了實現同一目標,達到協同效應,必須消除這些分歧。由這些摩擦引發的風險就會威脅企業的財務收益。企業跨國并購的整合風險表現在兩點:①不同的企業本身財務管理方法理念上存在分歧,并購后想使目標企業按照原計劃運行并非易事,對被并購企業的控制很難有效實施。再加上跨國并購涉及并購雙方兩個國家,在文化理念上也有差異,更加大了后期整合難度。②很多企業尤其是經驗不足的中小企業,對于后期整合階段的風險尤為不重視。同時,整合的方法、要求又不能很好的規劃,在監管控制風險的機制上有所欠缺,使并購后的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
2? 跨國并購風險的控制防范措施
2.1 充分評估風險,謹慎選擇目標企業
為了順利完成跨國并購,并購雙方企業都應以被并購方真實價值為參考,從實際出發,來確定一個合理的價位。不要過于高估或低估企業價值,這都會使并購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并購企業首先要認清自己的實力和自身所處的發展階段,看自己是否具有兼并收購的能力。其次,要客觀準確的評估目標公司,充分分析目標公司的財務狀況與所在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與對方企業管理層做好溝通,防止對方企業出現掩蓋事實、信息不真實的情況。最好借助評估公司,讓專業的機構團隊對目標公司進行整體的分析評價。
2.2 擴大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
企業并購的融資渠道應趨于多元化,而不是簡單局限于某一種。選擇符合企業現實情況的方式至關重要,該方式應該能確保并購順利展開,企業正常運營,達到預期收益。不能過度依賴于銀行貸款,否則會肩負巨大的償債壓力,對企業生存造成威脅。短期借款適合于想對目標企業實行短期控制的企業;而長期借款則更適合想要長時間控制目標公司的企業。前者可降低資金只用成本,后者可保證企業當前的正常運營。我國企業應虛心學習西方企業的融資方式,拓展眼光,綜合思考,夸大融資渠道。
2.3 選擇合理支付方式,結合使用
我國企業偏向于現金支付,但是支付方式的確定應綜合考慮企業的諸多財務狀況以及目標企業的現實情況。若企業當前狀況優良,無需過多的資金籌措,那么可以考慮現金支付。若情況不允許,企業可能面臨資金流動性風險和償債風險,這時要提前算好資金回籠的大體時間,維護企業商譽;還可以將現金支付與其他如股權支付的方式相結合,建立在能夠使企業資本結構最優的基礎上,使各個支付方式相互彌補,降低因支付方式選擇帶來的財務風險。
2.4 合理配置資源,做好整合工作
對目標企業的整合應在并購實施前就引起足夠重視,提前做好并購的整體規劃,按照預定的目標實施。并購整合工作要做到兩點:一是充分平衡并購雙方的差異,降低摩擦,盡量選擇與自身理念機制相符的企業;二是對目標企業資產進行整合,發展技術;最后,是在財務管理體制、理念、目標等方面進行整合,保證并購后的企業正常穩定運營。
3? 結論
識別和防范跨國并購存在的財務風險對于推進跨國并購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內部在跨國并購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把對企業發展不利的因素降至最低。創新并購融資工具,開拓并購渠道(馮瀅瀅,2019)。主攻自己的核心業務,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而實現公司價值以及股東財富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莉萍.我國企業跨國并購財務風險及其防范——以天海投資并購英邁國際為例[J].價值工程,2018,37(33):43-44.
[2]潘思諭,熊梅娟.中國企業跨國并購成本構成及其優化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2(9):80-83.
[3]馮瀅瀅.艾派克海外并購Lexmark融資方式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