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
摘要:當前,單招成為高職院校招生的一種重要形式,然而單招學生的特殊性以及學生質量堪憂等諸多問題逐漸擺在管理者面前,急需解決。加強對單招學生的管理,需要掌握學生心理,凝聚人心進而開展工作。本文所闡述的“聚心術”即通過潤物無聲的思想引導和行為帶動感化學生、凝聚人心,在了解單招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探尋對其思想行為習慣的管理。“聚心術”為廣大青年學子點亮理想的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關鍵詞:聚心術 高職 單招學生 日常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我們的教育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育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生的有用人才。”高校教育,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在開展工作的過程由于學生來源和質量的問題,使其管理面臨著一定的難度。創新單招學生日常管理工作,關鍵在于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掌握凝聚學生內心的方法,更新理念、注重方法、講究策略,持續助力于單招學生日常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
一、在高職單招學生日常管理中運用“聚心術”的必要性
單招學生在當前高職院校學生中占一定的比例,而且逐漸成為重要趨勢。單招生無論是學生來源還是學生整體素質方面都和統招生有著較大區別:在日常學習中,單招生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主動性較差,容易受不良風氣的影響從而沉迷游戲、娛樂。他們的自律意識和紀律觀念比較淡薄,有的甚至出現厭學、逃課的狀況。此外,這類學生大多來自于家庭較富裕的獨生子女,從小備受父母寵愛,個性張揚,敏感又脆弱,抗壓能力較差。部分學生心理狀況不容樂觀,甚至出現漠視集體、責任感缺失的現象。種種現象都給當前單招學生的管理工作帶來一些難度。充分掌握好對單招學生的管理藝術,認識到開展“聚心術”對單招學生管理工作的戰略意義,是新時代高職院校單招學生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的必然選擇和基本保證。
1.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效路徑
立德樹人是當前高等教育培育人才的核心理念,培育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擔當起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奮斗目標。立德樹人應該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貫穿于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思路,歷練凝聚人心的方法不僅為立德樹人提供保證,還可以深化立德樹人任務的落實。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走進學生內心,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前進方法,提升他們的理論認知水平;通過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形象的塑造立身正己,發揮教師的模范示范作用,感染學生,對他們進行價值引領和職業指導,引導學生在理想信念、道德觀念各方面與黨和國家的要求相靠攏,發揮高校育人的作用,使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和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2.加強改進高職單招學生管理工作的必然使命
高校教育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面對的學生群體更加復雜。這給管理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單招學生作為當前高職招生的重要形式,而單招學生身上的一系列問題己然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要想真正提高單招學生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要深入地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獲取學生的信任,凝聚人心才能將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作為學生步入社會前的引路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教育者、管理者、監督者,輔導員應自覺把學生管理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嚴格按照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標準和要求,突出使命意識,注重培養學生質量,瞄準薄弱環節,積極探索激發改進高職單招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與途徑。
3.改革創新高職單招學生日常管理的應有之義
“聚心術”利于凝聚人心,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針對性,是夯實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打開單招學生內心的戰略之舉,是高校日常學生管理工作的“基”和“本”,推動學生管理工作打開局面的“船”。高職單招學生的管理工作重在聚集人心,讓學生打心底里認可老師,信任老師,愿意跟隨老師的步伐,堅定“四個自信”,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生活習慣,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意識,服從于日常管理工作。“聚心術”有利于提升學生管理工作,不斷改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路與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專業化水平的內在要求
豐富專業知識,提升教育教學的管理水平是輔導員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學生的日常管理作為高校輔導員的基礎工作,看起來容易,但由于工作的繁雜性和輔導員面對群體的復雜性使其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稍有不慎,容易走入管理的瓶頸。“高校的輔導員以及各專業教學的老師們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管理觀念和想法,擯除落后、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思維,與時俱進,不斷隨著時代的發展來不斷更新自身的管理思想。”高校輔導員在探尋對單招生的管理中既不能憑借經驗、直覺開展日常工作,也不能僅僅滿足于完成基本工作標準,還應注重工作完成的質量和水平,努力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專業化水平。
二、單招學生日常管理中“聚心術”的實踐舉措
推動“聚心術”的生根落地,需要輔導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把工作做細做全,從實際出發,通過以心換心、走進學生;以德樹人、感染學生;以情動人、帶動學生,在激發學生工作活力,規范操作方面,提升單招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
1.以心換心,走進學生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尊重學生人格,注重其主體地位,發展學生個性。營造適宜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尋找教育最佳點。”學生管理工作應該是有溫度、帶情感、講效果的。要想做好學生工作必須真真正正地走到學生心里,只有以心換心,學生才能心有觸動。除了日常的答疑解惑、班級事務管理,還應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談心談話,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狀態、情感走向和日常心理,適時記錄下來,關注每位學生的特點和關注點,創造雙方對話的契機,有尺度地“介入”學生的生活,分享共同話題,打開彼此心扉。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創新談心方式,變線下交流為網上談話、變“空話套話”為現實案例、變硬性灌輸為多元互動。“高校的學生管理者要擺正位置和心態,要積極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建立彼此之間信任和默契,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對于特殊事件,應時刻把握事件走向,及時處理問題學生和問題事件,并且事后進行反饋和總結。除此之外,走進學生心里,還應該讓學生從心底里認可精神導師,不只是把老師當人生導師,還應該當做知心朋友,認同老師的參與、陪伴。
2.以德樹人,感染學生
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想讓學生尊重老師,還需要發揮老師個人的魅力,要么讓學生在專業知識上佩服老師、要么在人格魅力上認可老師。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從其言。老師只有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職業素養,率先遵守社會公德、引領社會風尚,發揮榜樣激勵的作用,才能感染教育學生。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利用各種培訓、觀摩學習的機會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注重培養健康的三觀和風范,以此來引導學生;另一方面要豐富自己的閱歷和人生經歷、拓寬學識視野,多接觸新時代的觀點和理念,與時俱進,走進學生生活實際,身體力行地展現真善美和正能量,全面提升教師的號召力、引導力,以教師示范引領學生,獲取學生的愛與敬、信與服。
3.以情動人,帶動學生
這里的“情”是指情懷。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實施力量,高校輔導員要在時代的深刻變化中認識到思想引領的重要性,堅定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想和責任信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規律、認識國情,恪守理想信念,樹立家國情懷,培養學生對黨和國家的高度認同感,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利用一切手段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把學生培養成愛國、立志勇擔大任的時代新人。“要充分利用我國改革發展的偉大成就、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華民族傳統節慶、國家公祭儀式等來增強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意識,運用藝術形式和新媒體,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位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高職院校要利用一切形式的宣傳,使得理想信念深入學生內心,“要占領思想政治教育課主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黨的先進理論、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融入高職課程教學中,讓學生深入理解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從而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
三、結語
提高高職院校單招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親和力需要創新一切方法,走進學生、感染學生、帶動學生,以此來凝聚人心,打開學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提高高職單招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針對性,為社會培養有質有量的人才,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