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琴
摘要:以高職英語為例,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理念,引入藍墨云班課App作為平臺,進行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并將該模式應用于實踐。
關鍵詞:高職英語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藍墨云班課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5-0188-02
當今世界,人類已經進入全球化的時代,作為全球通用語的英語作用愈發(fā)凸顯。我國的英語課是從基礎教育一直到高等教育的國民必修課程,但教學成果卻一直不盡如人意。許多大學生學了多年英語,仍然“開不了口,動不了筆”。高職院校由于錄取分數低,生源基礎差,這種情況尤其嚴重。究其原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辭其咎。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注重語言知識的講授,對于語言技能的操練無暇顧及,這就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學生,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由此可見一斑。
當前,一種顛覆傳統(tǒng)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橫空出世。所謂“翻轉課堂”,就是顛倒了傳統(tǒng)的“課上講、課下練”的教學流程,要求教師課前提供與本課相關的學習資料(教學視頻、電子教案、自測題目等),學生課下觀看和學習,課上師生共同答疑解惑、互動交流、協作探究等活動來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1]目前,“翻轉課堂”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受到了國內外教學理論專家的廣泛關注,并將其運用于實踐中。
一、翻轉課堂教學的意義
在我國教育界,多年來一直倡導素質教育,改革不斷卻效果平平。究其原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辭其咎:教師主導課堂,學什么,怎么學都由教師操作,學生缺乏主動性,談何培養(yǎng)學生素質?正如有人說:“傳統(tǒng)課堂上任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努力都是在編造嚴肅認真的笑話”。[2]如今,翻轉課堂這一新型的教學模式恰好能解決這一難題。它顛覆了傳統(tǒng)課堂,真正實現了師生角色的互換。教師成為指導者,而學生變成了課堂的主體。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自定步調學習,課上交流操練,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及時反饋,找出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并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個別化輔導,有利于克服傳統(tǒng)課堂上常見的“等待下的同步走”與“低效能的重復講練”,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
當前在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仍然是主流。高職學生處于高考錄取的最后一個批次,大多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大,對于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滿堂灌”的方式十分排斥。此外,他們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班授課無法滿足個人需求。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剛好能解決這些問題。課前教師提供的精彩教學視頻比課堂講授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課上豐富的教學互動比做筆記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技能操練,幫助學生將語言知識內化為語言技能。
二、翻轉課堂教學面臨的困境
那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就一帆風順、成果顯著嗎?答案卻是未必。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翻轉課堂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所取得的成效完全取決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這種教學模式中課前學習階段是十分重要的,倘若學生不能自主學習教師課前發(fā)布的學習資料,那么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無從談起。當前大學生受“滿堂灌”的傳統(tǒng)教育多年,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恰恰是他們十分缺乏的,這時就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和指導。在使用翻轉課堂模式時,教師在課前將辛辛苦苦制作的自學資料發(fā)給學生,學生是否學習,學了多少,有無問題,等等情況都無從得知,教師無法獲得及時的反饋,來準備下一步的教學活動。所以,我們急需一個能夠即時互動交流又能監(jiān)管學生學習的平臺。[3]
其次,當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所使用的工具大多為QQ群、微信群等聊天工具。這些工具在當代大學生中使用率高,方便快捷,易于接受。但是它們并非專門的學習軟件,在實踐中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說,教師發(fā)布學習資料,要求學生進行即時互動學習。QQ群、微信群作為一種聊天工具,出于盈利的目的,會讓學生學習的同時接收到許多干擾信息,無法保證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再比如,通過QQ群、微信群發(fā)布的信息單調、零散,缺乏系統(tǒng)性,不利于學生學習復習,學生自主學習后的測試信息也很難收集。[4]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果沒有合適的教學平臺來支持的話,那么它的實踐成效將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缺乏成效。
三、藍墨云班課支持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專業(yè)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yè)的App來做。在眾多移動教學軟件中我們選用了北京藍墨科技推出的一款即時反饋互動教學工具——藍墨云班課作為翻轉課堂的實施平臺。該平臺以教師在云端創(chuàng)建的班課空間為基礎,為學生提供移動設備上的課程訂閱、消息推送、作業(yè)、課件、視頻和資料等服務。[5]
我們以藍墨云班課為平臺,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設計了基于移動教學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教學過程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學前分析階段、教學實施階段和教學評價階段。
1.學前分析階段
學前分析首先要分析學生的學情。我院高職學生錄取層次不同,學習基礎也參差不齊,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前對所授課班級學生情況進行摸底,了解他們的英語學習水平和對英語課的期待,結合學生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適當的教學活動。
其次要分析教學內容。教師根據學生的需求,結合大綱要求的教學目標,篩選合適的教學內容,分清主次,確定哪些適合學生自學,可在課前用云平臺發(fā)布,讓學生預習;哪些難點需要在課堂上強調,幫助學生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最后是學習平臺的支持。課程開始前,教師可通過手機或電腦下載藍墨云班課App,并創(chuàng)建一個高職英語云班課。創(chuàng)建課程時會獲得一個邀請碼,學生可通過邀請卡加入云班課。創(chuàng)建完成后師生就可以利用藍墨云班課App進行下一步的學習了。
2.教學實施階段
本研究根據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則,以自主學習理論為基礎,結合國內外有名的翻轉課堂設計模型,根據高職學生和高職英語教學的特點,設計出適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
課前,教師要通過藍墨云班課平臺完成兩個任務。其一,發(fā)布需要學生自學的學習材料。包括導學單(將本課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微課視頻(教師制作或從網上下載的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視頻)、教學PPT(教師授課PPT,包含本課所有知識點,可讓學生提前預習)。其二,匯集學生自學時所遇到的問題和學習需求。學生通過自學,發(fā)現學習中的疑難點,通過云班課平臺及時反饋,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教師可對學生的自學情況和學習進度進行監(jiān)管和追蹤,避免了學生的懶惰和拖延。
課中是師生互動階段。翻轉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傳統(tǒng)課堂的“課上講課下練”翻轉過來,變?yōu)閷W生課前充分學習,課堂上利用各種活動將知識最大限度地內化。英語是一門情境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來讓學生進行實踐。教師可用云班課上豐富的網絡資源導入課程,吸引學生興趣;然后根據學生特點對他們進行異質分組,就特定話題展開討論,要求每名學生都要參與,小組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經過討論形成學習成果后,教師要邀請每小組派出的代表進行成果展示,展示多以演講形式進行,教師可全程錄像,并將視頻傳至云班課平臺,讓學生用平臺自帶的投票功能投票,選出優(yōu)秀作品,給予平時成績加分或者小禮品獎勵,調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
課后指的是課堂活動結束之后而非課下時間。活動結束后,教師可用云班課平臺發(fā)布過關卡,讓學生在線答題,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進行檢測,并即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即刻評價。
3.教學評價階段
高職英語的課程評價是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相結合,即由學生平時、期中和期末的成績綜合評定的。平時成績大多包括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yè)完成等情況。高職英語課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大多是合班大課,學生人數眾多,教師很難公正地評定。使用藍墨云班課后,學生出勤簽到、課堂表現、小組成果展示、課堂測驗等內容都記錄在案,有據可查,教師可以量化評定學生平時成績,方便了教師考核,同時也打消了學生的僥幸心理,對他們起到監(jiān)督提醒的作用。
四、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分析
為了驗證翻轉課堂是否真的能夠改進英語教學的現狀,筆者以我院2018級機電一體化專業(yè)1—2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以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職英語教材《創(chuàng)新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1冊》內容為教學內容,通過實驗驗證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教學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等組實驗設計,實驗對象為我院機電一體化專業(yè)2016級1—2班學生,其中1班為實驗組,在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2班為控制組,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實驗為期半學年。
實驗結束后,針對參與翻轉課堂教學的1班同學(實驗組)和未參加的2班同學(對照組)進行了一次統(tǒng)一的英語階段性學習成績測試。統(tǒng)計結果顯示:參與翻轉課堂的1班同學成績明顯比2班的成績稍好,參與翻轉課堂的1班無不及格的同學,且81—100分的高分段人數稍高于對照組2班。說明翻轉課堂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
除此之外,使用藍墨云班課教學的實驗班學生還出現了許多可喜的變化,如提高了出勤率,養(yǎng)成了自學習慣,增強了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平時性格內向的學生也敢于通過平臺提問了,等等。可見,翻轉課程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更有助于滿足他們自主學習的需求。
五、結語
利用藍墨云班課這個平臺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是我們一次有益的嘗試。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解決。比如課前準備階段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來制作課件、準備資料,這對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提出挑戰(zhàn);學生過于依賴老師的指導和安排,為完成任務而學習,不利于自我探究能力的發(fā)展;等等。總之,教育技術只是一種工具,起一種教學輔助作用,有效的教學還需師生共同努力,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2]顧雪林.一個人的網絡教學震動了世界[J].中國教育報,2013(3).
[3]盧春林,崔紅梅.基于云班課平臺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8).
[4]王紅艷.云班課支持的高職公共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證研究[J].現代教育論,2016(1).
[5]郝利娜.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2016(14).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