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友
我國重要的糧油作物之一就是大豆,是人們生活中必備的高蛋白食品,也是食用油的主要來源。使用科學的打斗栽培技術能夠提高大豆的產量和品質。雖然目前我國的農業的規模較大,但是發展比較滯后。筆者簡要分析了大豆優質高產的栽培技術和科學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推進我國大豆種植業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的大豆種植技術遠不及其他作物的年產量,但是市場都大豆的需求量較大。大豆不僅是日常的優質植物蛋白食品,同時也是食用油的主要原料,大豆油也深受百姓喜愛。
一、大豆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1、確保選地整地的科學性
進行科學的選地和整地工作,能夠為大豆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生長條件,大豆種植可以采取科學的輪作方法,大豆適宜與其他作物進行輪作,比如玉米、油菜和小麥等。采取輪作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必須做好播種前準備工作,提前進行精細整地工作,主要任務是深松和翻耕工作,可以利用自動化機械進行整地工作,比如旋耕機,旋耕機,可以改善土壤環境,使土壤疏松,具有更好的透氣性,具有保水保墑效果。另外,還要根據上茬種植的作物進行翻耕,翻耕深度在22-25cm左右,平整地塊時,在耙地時深度要保持在10-15cm之間,并且必須與地頭平齊,不能有三角抹斜情況。
2、科學的選種
為了有效提升大豆產量與質量,保障大豆高產栽培奠定堅實基礎。首先需要合理選種、合理處理種子,篩除掉純度低與病蟲害種子,選擇桿壯、抗倒伏品種,如果土壤比較肥沃,盡量選用喜肥水的有限結痂習性的品種,促使大豆成活率更高,并保障大豆栽種質量。
3、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1)注重中耕除草環節
中耕是疏松土壤、除草的重要環節,等到第一片復葉出現前,要對整個園區都鋤以便,鋤凈苗眼草,做到不傷苗,對表土進行疏松。等到苗高10cm左右的時候可以開始第二次鏟趟,使用大鏵趟成張口壟,做到不傷苗、不壓苗,不漏草。完成第二次鏟趟后,經過10天左右方可進行第三次鏟趟,要確保深松、覆土要多。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科學合理的化學藥劑除草。
(2)進行合理施肥
進行合理的施肥能夠促進大豆的生長。施肥主要包括施基肥和追肥,基肥通常使用化肥做底,需要在地塊封凍前10天開始施肥,施肥的時間也不宜過早。在大豆生長時期,追肥工作非常重要,根據大豆長勢進行合理追肥。進行追肥時,主要以施氮肥為主,在大豆幼苗期可以在進行第二次鏟趟時在大豆幼苗的根部追肥,通常使用氮肥。在大豆花期和果莢期,可以使用頁面噴肥的方法追肥,能夠提高大豆結莢數量。
(3)適時間苗
選擇機械自動化播種的花生田,需要進行間苗,出苗之后就可以進行,間苗的工作要以每畝地的育苗的數量決定,一般都是使用人工間苗的方式,間苗工作必須在第一片復葉前完成,可以同時進行除草及翻耕工作,要堅守拔除長勢弱的豆苗苗,保留壯苗、去小留大的間苗原則,保證留下的都是壯苗及健康苗。
二、病蟲害防治
1、大豆的根腐蝕病
根腐蝕病主要發生在大豆苗的根部,在幼苗期、成株期比較常發。其主要危害是造成根系腐爛,感染較重時會導致枯死,降低大豆的成活率,從而造成大豆大量的減產。主要防治措施有: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優良品種,嚴格進行循環播種,采取多種措施減少土壤中的菌類,改良土壤環境,強化土壤的通氣性,利于排出積水,保持土質疏松,增強幼苗自身抵抗力。在幼苗期要及時追肥,使用葉面噴灑的方式,促進大豆苗的根系發育,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多福合劑拌種,從而確保大豆穩產豐產。
2、大豆的灰斑病
灰斑病主要發病部位主要是植株的葉片,發病后會逐漸擴散至莖及果莢。這種病害發病期主要在8月中旬,染病后,幼苗的葉片會出現褐色小圓點,導致葉片脫落,造成大豆大量減產。主要防治措施有: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優良品種,較強商品性的種子,沒有感染的健康種子;在播種前,要進行預先拌種,可以使用一定配備的敵克松進行拌種;生產期,多采用按一定比例兌水的多菌靈在葉面噴灑防治,可以有效的防治大豆灰斑病。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施藥的時間必須是始莢期及盛莢期之內。
3、大豆的立枯病
立枯病又稱死苗或黑根病,這種病害是真菌感染,甚至導致豆苗大面積枯死,多發在幼苗時期。發病時,會出現根部開裂的現象,發病初期無色,隨著染病時間的增加會逐漸的變為褐色,幼苗時期,植株比較小,生長發育也是比較慢的,導致表皮開裂。主要防止措施有:需要在拌種和循環種植環節特別注意,除此之外,需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在雨季,要做好田間的排水工作,能夠有效的預防因為濕度過大而造成根部腐爛的現象。在發病的初期,使用三乙膦酸鋁均勻的噴灑,連續的防治3次,可以看到顯著效果。
4、大豆的豆天蛾的防治
豆天蛾是一種很常見的蟲害,對大豆的危害非常大,防治的時間必須控制在3齡前,在幼苗期,使用一定配比的高效氯氰菊酯的稀釋液,噴灑在幼苗上,每7天是一個安全間隔。豆天蛾的幼蟲在夜晚比較活躍,因此在下午5點以后使用農藥的效果比較顯著,針對4齡以上豆天蛾,需要進行人工防治補救。
總之,想要實現大豆的優質高產目標,種植戶需要勘察當地的土壤概況及周圍的環境及氣候條件,尤其要注重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才能為大豆優質高產提供保障,需要不斷優化大豆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推動大豆種植業的高效發展。
(作者單位:276037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