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水稻苗情監測是水稻種植的一項基礎性科學依據,只有扎實開展好此項工作,歸納總結出科學分析結果,才能有效的指導水稻種植生產,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一、水稻苗情監測的基本程序、內容和方法
1、監測基本程序
監測程序主要包括三點,①選擇好監測點,根據相關監測方案的要求,在適當位置選擇一個監測點以及監測水稻的品種。②確定監測的任務與目標,本文主要任務是記錄水稻生長情況、產量、成本以及效益等,根據所記錄的數據能夠確定出農民種植水稻的要求與想法,從而制定相應的生產目標;③對水稻苗情監測的結論進行應用,加強田間管理,為提高農戶水稻種植的產量。
2、監測的內容
定點定期觀察記載,從播種至收獲,對其主要生育時期和個體及群體性狀進行定點定時觀察記載。具體內容包括:水稻秧苗素質調查;水稻葉齡、株高進程及分蘗動態調查;水稻幼穗發育進度調查;水稻生育期調查;水稻經濟性質調查。具體實施方法:①品種的選擇:繼續選取上一年同一地點同一品種進行觀察。②田塊面積要求:每個品種大田667m2以上。③秧苗的整體素質,可以利用取樣的方法來對秧苗素質進行監測,秧苗共調查20株。包括:播種期、畝播種量、育秧方式、移栽時間、秧齡、葉齡、綠葉數、株高、分蘗。④每周一記載:水稻葉齡、株高進程及分蘗動態調查。包括:株高、苗數、葉齡等。成長過程的病蟲害狀況等;⑤水稻幼穗發育進度調查:從幼穗分化開始,每周觀察記錄一次,包括:幼穗發育進度、始穗期、齊穂期、成熟期等;⑥水稻生育期調查: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葉齡、葉數。稻主莖每葉歷期天數調查。從葉齡看分化程度。⑦水稻在生長過程中的發生的自然災害情況與天氣情況的記錄情況,如:水稻所生長的光照、降雨量、寒冷與高溫所帶來的傷害情況;⑧水稻功能葉形態調查:水稻冠層葉和主莖伸長節間數調查。⑨水稻經濟性狀調查:包括畝栽蔸數、畝基本苗、最高苗數、水稻成穗率以及蔸有效穗和畝有效穗、每穗總粒、每穗實粒、結實率、千粒重、水稻的理論產量、實際產量等。
3、監測的方法
按照相關的水稻苗情監測方案實施監測,做好田間管理的檔案與臺賬,按照要求填寫報告,并保證監測的檔案真實有效,按要求上報給領導,除此之外,還應當做好人員分工工作,保證經費足夠。
二、水稻苗情監測分析,從以下方面分析:
1、水稻秧苗素質:主要監測水稻秧苗的葉齡、綠葉數、株高。3月12日播期,4月18日移栽,秧齡37天,葉齡5.4葉,綠葉數4.4葉,株高24cm。
2、主莖葉齡及分蘗消長:主要監測水稻生長過程中葉齡、苗數及株高,水稻主莖每葉歷期天數:主要監測水稻各葉片的始出期、全展期及葉片完全展開后歷期的天數。據多年的水稻高產試驗經驗來看,按雜交水稻成穗率一般在50%到60%之間來分析,若最終畝有效穗達到18萬到20萬之間,理想的分蘗高峰期的畝分蘗總數也應該應在30萬到35萬之間,因此,從最終有效穗的角度來衡量,野香優新華占和V兩優7833田間中期表現一般,最高分蘗總數未達到目標要求,最終畝有效穗不夠。
3、幼穗發育進度:主要監測水稻幼穗發育各期始期、葉齡、葉齡指數及各期發育歷期的天數。首先從水稻營養生長期來看,品種野香優新華占歷期68天,營養生長期存在偏長的現象,生殖生長期基本正常總生育期受到寒潮天氣影響;V兩優7833歷期64天,前期生長也偏遲。從生殖生長期來看,品種野香優新華占和V兩優7833生長正常;總之,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兩個監測品種都受到冷涼天氣的影響,全生育期都明顯推遲,估計推遲了7天左右,今年桂中地區水稻全部推遲,十年不遇,中熟種全生育期全部都上130天,苗情監測的兩個品種往年正常的早造生育期都是126天,今年偏遲是天氣影響造成。
4、生育期:主要監測水稻各生育期的葉齡、起始時間及各期歷期的天數等內容。兩個品種倒三葉葉寬都低于1cm,均屬于窄葉型品種,但劍葉偏長,株高較高。
5、水稻冠層葉和主莖伸長節間數:主要監測水稻總葉數、青葉數、主莖伸長節間數及倒三張功能葉的長與寬。兩個品種最高苗數都不夠,其中野稥優新華占畝有效穗偏低,成穗率正常;V兩優7833有效穗基本正常,成穗率高,但每穗總粒數不夠,實粒數不夠,但結實率高。從最終數據來分析,兩個品種畝產量都基本正常,符合桂中地區正常水平。
6、水稻經濟性狀:主要考察水稻畝有效穗、每穗總粒數和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等經濟性狀。
三、自然氣候條件對雙季稻產量的影響
據賀街鎮的氣候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的氣候條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長,生長期間的積溫大約為2713.4攝氏度,并且四月至七月期間的平均溫度大于十攝氏度,積溫總體來說比2016年高66攝氏度,比往年的平均積溫高120攝氏度,另外,降水量較往年也有所增加,2017年的總的降水量為653.8毫米,比2016年要少6毫米,但是比往年要多,平均多42.3毫米;從日照上來看,日照時長比2016年多,但是比往年平均日照要少,比2016年多163.4小時,比歷年平均日照少83小時,2017年上半年溫度與往年相比溫度和降雨量反常的月份在四月初至五月中旬,但是并沒有發生其他反常的災害天氣,這種氣候是有利于早稻的耕作與生長的。水稻在生長過程的不同階段所需要的氣候條件是不一樣的,如水稻幼穗分化過程中,必須需要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當水稻在灌漿和揚花過程中,所需要的氣候條件是有足夠的光照條件并且雨水要少、天氣溫度不能太高。根據水稻受到氣候影響的特性并結合統計出的氣候條件可知,2017年的水稻產量與2016年相比肯定是有所提高的,雖然在本年度的六月底局部出現了嚴重的洪澇災害,但是對本縣的整體早稻的產量影響不大。
2017年晚稻主要生長在下半年,其氣候條件相比往年是有所下降的,積溫來說比往年要高60攝氏度,比2016年要高30攝氏度,降雨量相比往年和2016年都有所下降,再加上7月下旬至八月初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氣候災害,導致水稻的積溫下降、日照減少以及雨量增多等,極大的影響了晚稻的生長及其產量。如果氣候出現了持續低溫、陰雨綿綿以及日照時間很短的情況,這對于水稻的分蘗速度產生很大的影響,植株生長緩慢,另外,在下半年的11月中旬還出現了降雪天氣,這也是導致水稻減產的重要原因。
(作者單位:542825廣西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