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際
一、玉米病害及防治技術
1、玉米青枯病
(1)玉米在種植過程中,常見病害還有玉米青枯病,其屬于真菌病害的一種。其發病率最高時期是玉米進入粒形成的時期,青枯病發病原因,主要是因光照時間不夠和降水量較大。在玉米出現青枯病時,青枯的現象會出現在玉米的葉片上,玉米葉片黃枯的情況也同時出現,還會有秸稈變紅以及果穗下垂的問題。
(2)防治技術:青枯病在防治過程當中,針對水肥管理進行集中防治,因在施肥過程當中如果氮肥過量可使玉米出現青枯病的現象,因此在玉米種植過程當中一定要控制好氮肥的施加量。
2、大斑病
(1)大斑病極易出現在玉米的生長過程當中,會直接影響玉米的最終產量,植株的葉片、植株的苞葉與植株的葉鞘部位部分是大斑病主要侵染部位。在發病的初期,會以水浸灰色斑點樣形式出現,隨著葉片被病菌感染的時長不斷增加,病斑會一點一點的朝葉脈方向延伸,最后到達葉片邊緣,整片葉子呈現出褐色,會有一個梭形的大斑出現在中央部位,這塊梭形的大斑面積一般在15~20厘米乘1~3厘米。在玉米生長過程當中,如濕度相對較大,會有黑色的霉層出現在病斑的葉片上,正反兩面都有。如果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治,病斑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不斷的變大,最終導致玉米植株枯萎,直至死去。
(2)防治技術:在播種前一定要對玉米種子進行科學的篩選,選出優良的種子進行耕種,各地的基層政府職能部門,要對其管轄范圍內的農戶,進行抗病玉米品種的宣傳與推廣,并在玉米種植前對農戶進行有效的指導,選取的品種一定是抗病能力強的。在此過程當中,更不能缺少對玉米防病的指導,譬如說:怎樣有效的做好玉米的田間管理、怎樣科學的對正在成長期的玉米進行科學施肥。為提高玉米的產量,玉米栽培技術應該應用于玉米的拔節期與抽穗期,并做好這一時間的追肥管理工作;可同一時間噴灑葉面營養劑,并進行科學的排灌以及相關工作。可利用藥劑進行大斑病的防治,譬如說:為確保大斑病不會大規模擴散,可將甲基托布津溶液進行稀釋,達到600倍,濃度為50%;或者對玉米進行噴施克瘟散乳油,要對其進行稀釋約為:800~1000倍,對濃度的要求為40%。可相隔一到兩個星期兩噴灑一次,兩種藥劑交替進行使用2~3次,這種方式有效對大斑病菌進行防治,在對玉米進行噴施農藥時,噴灑的藥量一定要充足并且要均勻。
二、玉米蟲害及防治方法
1、玉米黏蟲
(1)在玉米生長過程當中玉米黏蟲可對玉米造成減產等非常嚴重的影響,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屬于鱗翅目,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成長繁殖,在玉米黏蟲的整個生長期間主要以玉米的葉片為食,玉米黏蟲食用玉米的速度之快,特別驚人,在玉米種植過程當中,如發現玉米黏蟲,玉米植株會在很短的時間里被玉米黏蟲啃食干凈,甚至只剩莖稈的部分,從而導致玉米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近些年來玉米黏蟲在我國東北地區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使玉米的產量與質量下幅度下降。
(2)防治技術:農戶在種植玉米過程當中,為了對玉米黏蟲病害實施有效的防治技術,以免黏蟲蟲害在玉米地中擴散導致玉米大量減產。在出現黏蟲的玉米地里,要用敵百蟲等藥劑對臨近玉米地進行有效的隔離,以免幼蟲傳播;還要對已發生蟲害的地塊,使用氧化樂果進行科學的殺蟲滅蟲,也就是說要對正處在發病階段的玉米地塊進行科學的處理并對黏蟲進行有效的殺滅。還可以使用生物技術,在玉米地里投放玉米黏蟲的天敵,通過生物食物鏈技術對玉米黏蟲害實施有效而又科學的控制。
2、螻蛄蟲害
(1)在玉米種植過程當中,螻蛄蟲是較為常見的蟲害之一,其屬于地下害蟲的一種,從螻蛄蟲的飲食角度來講其屬雜食性的蟲,可危害玉米幼苗。地質疏松的土壤螻蛄蟲害發生率較高、螻蛄蟲害常出現在腐殖區域。蛄蟲活動最常出現在春季和秋季,螻蛄蟲在白天當溫度低于15℃時或夜晚時活動較為頻繁,螻蛄蟲的特性為趨光。
(2)防治技術:化學技術防治措施對螻蛄蟲害較為明顯,一旦發現必須及時進行技術上的處理,以免影響玉米的產量。在對螻蛄蟲進行有效防治時,為了能夠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可采用誘殺的方法,通過投放大量毒餌進行;也可使用敵百蟲晶體,其濃度可選用90%的效果最佳,或是將150~200毫升濃度為50%辛硫磷乳油,進行充分的稀釋(可將其稀釋30倍)與成熟的谷子3.5公斤進行充分的攪拌,并在田間進行均勻的拋灑,這種誘殺效果非常好,到目前為止是對螻蛄蟲害防治的最好方式。
3、玉米螟
(1)我國東北地區最常見的玉米蟲害為玉米螟,玉米螟在東北地區絕大部分都屬于亞種玉米螟,其屬于雜食性害蟲,玉米螟對玉米、高粱以及谷子類農作物均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傷害。其是鱗翅目螟蛾科類,其生活習性為白伏、夜出。當玉米螟成蟲達到性成熟期時,可在玉米葉片的背面產蟲卵,玉米葉片可為幼蟲提供充足食物,達到成熟期后再鉆入玉米稈中,可嚴重的影響玉米的光合作用與玉米生長過程當中對所需水分的吸收,使玉米的產量與質量下降。
(2)防治技術:對存在蟲卵的葉片應及時的修剪,以免玉米螟形成大面積的蟲害,同時對已出現蟲害的玉米地實施噴灑白僵菌粉的方法,也可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的大喇叭口期時,用顆粒劑對玉米實施投心的防治措施。
綜上所述,我國東北地區,在種植玉米的過程當中,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體系進行積極構建并及時更新,力求完美。在實現玉米增產增值的過程當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經過多年的研究,已經掌握了玉米病蟲的發生規律,并對其實施積極的防治措施,對提升我國農業從業者的經濟收入有很大幫助。
(作者單位:136121吉林省公主嶺市懷德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