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宏
水稻是重要的農作物,也為人類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和支持,同時,因為水稻本身種植和生長的客觀環境,使得水稻種植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其中,病蟲害又是主要的危害,而且水稻病蟲害問題一旦出現,往往會直接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和經濟效益,要求我們必須要更加重視水稻病蟲害防治,如果水稻病蟲害問題得不到解決,則其中的的損失性、不確定性往往會比較大。本文即便對水稻病蟲害的主要特點及防治技術進行論述。
1、水稻病蟲害概述
水稻病蟲害,病害和蟲害的并稱,其中,病害通常包括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以及其它病害等等;蟲害主要包括蝗蟲、螨蟲類、金針蟲、蚜蟲類等等,通常能夠對水稻帶來一定危害。水稻病蟲害的特性主要有三點,首先是水稻病蟲害的種類繁多,對于水稻的傷害波動幅度大,由于水稻病蟲害種類繁多,對于病蟲害防治的工藝也各不相同。其次是水稻病蟲害危害大,危害面比較廣,水稻病蟲害往往具有較強的集群效應,能夠給范圍較大的水稻帶來共同作用的傷害,同時,一旦水稻病蟲害發生以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治,其帶來的經濟損失往往不可估量。三是水稻病蟲害遷移變化規律差異大,水稻病蟲害對于水稻所造成的傷害的性質差別很大,有些甚至還有一定的毒性,較大的蓄積性。一方面,能夠直接給水稻造成破壞,使得水稻生長受到不利影響,比如病變、生長紊亂,以及產量降低等,而且一些病蟲害如果含有一些有害物質,被人食用,也將給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蟲害一旦發生,如果規模較大,對于水稻周邊的一些生物,也會帶來或多或少的傷害,影響區域生態系統的平衡。
2、水稻病蟲害發生的特點
(1)病蟲害發生時間往往沒有規律可循
病蟲害的發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自然溫度,外部環境等等,但是這些影響因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我們往往也難以捉摸病蟲害發生的具體時間以及危害的具體類型。
(2)病蟲害往往較難以有效根治
病蟲害的發生往往具有一定的集群效應,同時,病蟲害的發生受到室外溫度和季節變化的影響比較大,有些病蟲害如果在低溫環境下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一旦當氣溫上升,原有的一些病蟲害的殘留物可能會重新煥發生命力,使得病蟲害再次發生,這種情況在一些熱帶地區表現得尤其明顯,主要是因為熱帶地區溫度比較均勻,且相對來說比較溫和,病菌和害蟲往往會獲得較長的生存期。
(3)病蟲害的發生狀況具有一定的多變性
病蟲害的表現有多種多樣,比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可以將其分為病毒性病害和蟲害,其中,病毒性病害通常包括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等等;蟲害主要包括蝗蟲、螨蟲類、金針蟲類等等。不同的病蟲害種類發生的自然條件都不相同,隨著自然條件的變化,病蟲害的形態和種類也會發生變化。
3、水稻病蟲害防治的基本技術
(1)藥物防治技術
藥物防治手段是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防治技術,一般就是通過在水稻上面噴灑相關的農藥來進行水稻病蟲害的防治,因為水稻病蟲害的種類不同,所選用的藥物也不一樣,我們需要做好對病蟲害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比如針對病菌和蟲卵,可以匹配濃度適中的高錳酸鉀予以處理。藥物防治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有效,成本也比較低廉,但是我們在使用藥物防治的過程中也應當要注意,能不用藥的盡量不要用藥,因為用藥的水稻不符合人們對于“無公害農產品”的要求和期待,同時藥物本身對于土壤也有一定的污染;其次,我們在選擇農藥的時候,應當要盡量少用含有劇毒或者殘毒的農藥,并且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配置和使用農藥。
(2)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根據“天敵克害”的原則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引入害蟲的天敵來達到對蟲害進行消滅的目的,比如我們可以在水稻田間投放瓢蟲,這是一種比較具有捕獵能力的益蟲,瓢蟲不僅不會傷害水稻本身,同時,對于一些害蟲,尤其是一些寄生蟲如蚜蟲等,具有比較好的消滅作用。再比如,我們還可以運用一些對水稻無害但是能夠消滅有害細菌的細菌或者病毒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例如可以運用農用鏈霉素來對水稻軟腐病細菌進行消滅。生物防治技術相對來說技術較為簡單,但是可能消除病蟲害的效果不是很徹底,同時,在運用這種方式的時候要注意,在投放其他蟲類的時候要注意保持生態平衡,不要破壞原有生態。
(3)物理防治技術
物理防治技術相對來說對于土壤和生態平衡的破壞比較小,同時也是綠色防控技術中較為常見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我們在通過物理技術實現對病蟲害的防治的時候,應當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具體的方式進行。比如對于一些飛行類的蟲害,如夜蛾進行消滅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激素誘殺的方式來進行,對一些斜紋夜蛾進行誘捕,降低夜蛾之間的交配率。再比如我們還可以在田間布置太陽能殺蟲燈,來對一些蟲害進行誘殺。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當時比如超聲波滅蟲燈、頻震式滅蟲燈等,都能夠實現對蟲害的誘殺效果。使用物理防治技術進行防治我們通常是針對一些蟲害,但是對于具體的病害,我們往往還是要通過藥物方法來進行,所以物理防治技術我們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一般是作為一種輔助防治的方法來使用。
(4)生態預防手段
很多水稻種植極易遭到氣候和外部自然環境的影響,經常會因為自然氣候的影響出現生長溫度偏高、濕度偏高等不利狀況,為病蟲害的頻繁出現制造了自然基礎。通過長期實踐經驗可知,大量的細菌和病毒極易在酸性條件中存活并肆意滋生。所以,為了能夠迅速地消除病菌,需要使用生態預防的手段,在水稻的表面撒上堿性物質,或在高溫氣候情況下適當增加灑水量,以提穩定水稻生長的溫度,同時要注意密切觀察,從而很好地預防霜霉病及黑星病的出現。
(5)農業預防手段
正如上述,我們在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要想徹底根除,往往是不太現實的,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農業防治手段,來鎖定水稻病蟲害防治的關鍵節點,從而有效控制水稻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比如我們在選種的過程中,要做好種子的選取,確保種子生命力旺盛;再比如我們在水稻種植過程中,要通過阻斷病蟲害傳播途徑、交配途徑等等來實現水稻對病蟲害的感染程度。
上述是筆者對水稻病蟲害特點及其防治技術的相關思考,希望可以為廣大農業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不斷促進水稻健康生長,確保水稻預期產量。
(作者單位:224153上海海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