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鑫平
近年來,我省強化生態建設,專注農業可持續發展,深入開展農業“三減”行動,其中,減施化肥與糧食安全密切相關,現階段農民在減施化肥的過程中存在對肥料的使用不專業,對糧食、土地、環境等多方面造成危害,制約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研究背景
我國是農業大國,糧食供給問題基本解決,但此外遺留許多問題,比如農業環境的污染需要大家防治。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規模化程度較發達國家低,一些專業化服務與農用技術未被普及,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的群體依然是農民。2018年國家統計年鑒記載:農用化肥施用折純量為5679.9萬t,減施化肥成為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5年頒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提出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力爭零增長。在2019年頒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加強農村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
本文主要是根據黑龍江省農民使用化肥不合理的現象總結主要影響因素以及促進減肥增效的對策,從而確保糧食的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保障當地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從而優化開展農業節肥節藥行動,推動實現化肥使用量負增長,推動糧食的健康、持續發展,推動農業的現代化進程。
二、減施化肥的必要性
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種植大省,2018年我省深入貫徹惠農政策,保持良好的糧食生產勢頭,糧食總產量達到1501.4億斤,比2017年增加19.3億斤,總計增長1.3%,這年的產量排名全國首位,同時也是黑龍江省歷史第二高產年,比排名第二位的河南省高出171.6億斤,化肥的施用是產量的保障,但化肥的過度施用對糧食安全有重要的影響,所以減施化肥的過程中提升效率具有必要性,加大減肥增效技術的推廣,提高農民整體素質,規范施肥方式,響應國家節肥節藥行動,實現黑龍江省化肥施用量負增長,為促進生態建設、糧食安全以及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三、影響農民減施化肥的主要因素
1、傳統的施肥觀念根深蒂固
教育水平影響農民有效施肥程度,現階段我國接受等素質教育的農民很少,缺乏創新和技術指導,生產模式根深蒂固,很難打破固有的觀念,化肥利用率仍然低于發達國家。化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能確保增產。在播種施肥的過程中,不能保證利用率最大化,并且農作物的質量和使用安全也不能保證。農民受教育水平低,接受能力較弱,對先進的技術接受較慢,傳統的施肥模式很難打破。同時思維方式的轉變也需要時間和精力的配合,這就使得化肥負增長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
2、化肥價格較低而有機肥成本高
在農民使用的肥料價格上面相比較,化肥的價格比較低,有一定的優勢,同時農戶可以在成本最低的同時最大效益的提高產量。雖然農民在種植方面選擇化肥可以提質增量,但選擇其他種類的肥料不僅增加了農民的投入資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使種植戶的利益受損。促進化肥負增長的同時確保農民的利益也是現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
3、種植業與養殖業之間缺少緊密結合
種養結合是一種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的生態農業模式,但是這種模式在現階段并未廣泛應用。糧食種植主要靠化肥增產,畜禽養殖中難點在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合理處理排泄物,而黑龍江省種植業和養殖業缺乏聯系,二者不能充分發揮資源條件的優勢,所以如何引導農民合理地調整生產結構,將種養結合的模式廣泛應用也是減施化肥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4、政府缺乏對減施化肥的投入
對于減施化肥來說,無論是資金或是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沒有政府資金的支持,沒有技術人才的加入,減施化肥也很難實現。試想,若沒有國家資金的政策扶持,單單依靠種植戶本身的力量,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十分困難。對于既能掌握農業生產的技術,又擅長化肥減量的技術人才,市場上是十分稀缺的。政府如果不能在政府在政策和培訓人才方面加大力度,將極大地影響減施化肥的效果。
四、促進減肥增效的對策
1、提高農戶對減少實施化肥的意識
政府可以建立示范區,定期聚集種植戶,請專業的技術人員或農業專家到場講解減肥增效的新方式新技術,并且深入田間指導,讓種植戶深入田間實踐,實際操作每一個步驟,比室內講座更直觀的掌握施肥技巧。將糧食安全全面并且徹底的貫徹到種植的各家各戶的意識當中,把其重要程度在農民種植用戶當中廣泛的進行普及,要達到種植用戶完全的認識到減少使用化肥的數量,在生產勞動的過程當中是完全的能夠對減施化肥有良好正確的認識,這樣就可以通過對糧食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來達到糧食的安全系數,并且還能夠在生產的過程當中,有效的降低糧食對人們的危害,讓大家一定程度上都能夠吃到綠色、無添加、純天然的糧食,也能夠大程度范圍內的徹底的提高農作物整體的質量,為農民能夠接受新的肥料的產生提出了一個有效的的連接點,此外可以將下一步的創新型肥料的生成能夠進一步加快的使技術得到更加廣泛的推廣。
2、提高化肥價格,促進減施化肥
由于化肥的價格很低,所以才會有更多農民都使用化肥做肥料。化肥對糧食的產量影響重大,如果提高化肥價格,就相當于提高生產成本,會導致越來越多的種植戶減少對化肥的使用。當然提高化肥價格也會影響其他綠色肥料的差價,這樣種植戶會有更多權利選擇肥料的使用。政府加大對有機肥的補貼可以鼓勵種植戶施用有機肥,不僅可以控制化肥的使用量,而且對糧食提質增效有重要意義,在不減少種植戶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將減施化肥行動從根本上落實。
3、鼓勵種養結合的養殖模式
與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分離的模式相比,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的模式可以解決養殖業畜禽排泄物帶來的污染以及難以處理的難點,畜禽的排泄物無害化處理可以加工成有效的肥料,提供給種植戶,將這種技術形成循環的運作,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無機肥的使用和節約水資源,做到優化資源配置,而且可以解決養殖業畜禽排泄物難以處理的難題,促進精細化農業發展,種養結合的模式可以將農田布局合理化,減少無機肥的使用,增加有機肥的投入,種養結合,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調節力,提高糧食品質,還可以節約肥料保護環境,提高農產品競爭力,有利于黑龍江省推進農業“三減”的實施。
4、加大減施化肥的人才培養和資金支持
減少化肥實施量的行為不但是農戶他們自己的想法的變化,而且也需要國家提供資金的支持,目前省內對“三減”的補貼較少,不足以更大化的激勵農民購買有機肥代替無機肥,此外,政府和其他相關部門可以為農業減施化肥提供一個新型平臺,能夠將省內農業高等學府的最新技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傳授給農民,加大對減施化肥的人才培養,為農民減施化肥方面能夠提供多種方式支持,同時也能夠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對策和方法,傾力幫助農民,激勵農民響應國家節肥節藥行動。
(作者單位:163000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