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瑞
畜牧養殖業的規模性發展屬于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畜牧養殖的規模化不但可以為畜牧養殖者帶來經濟利益,還可以減少畜牧養殖的成本投入,這屬于現代化的畜牧養殖形式。然而,畜牧養殖的規模化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從而需要增強畜牧養殖規模化的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為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日新月異,人們對肉制品的需要不停地提升,從而需要畜牧養殖業提高養殖效率,就需要增強養殖業的管理,然而,現階段養殖工作存有較多問題。畜牧養殖規模的擴展勢必為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進而應該對畜牧養殖業的加強管理,防止破壞生態環境。所以,應該針對畜牧養殖為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采用適當的處理舉措,從而更好的推動畜牧養殖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畜牧養殖業為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
1、畜牧養殖業的規模化讓生態環境污染加劇
生態環境屬于持續發展的循環系統,具備適當的修復能力。傳統的分散式畜牧養殖出現的排泄垃圾進行人為處理較為簡單容易,并且,適當的動物排泄物也能為植物的生長帶來尤為重要的養料。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迅速,畜牧養殖規模不停地擴展,畜牧場地的不斷拓展,對土壤、水源與植被造成破壞,排泄物液體化的處理讓養殖場周圍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化學肥料的成本較為低廉,當前農業生產需要的肥料從有機化肥轉向化肥肥料,有機肥的需求市場日益縮小,較多的有機糞肥不能消費,養殖戶對其的隨意排放為周圍植被的生態平衡造成影響。
2、家禽養殖讓生態環境的污染嚴重擴散
在進行畜牧的養殖過程中,占比較重的家禽屬于較易攜帶病原體的動物,隨著市場需求量的日益拓展,家禽數量呈現出增加的趨勢,造成的糞污數量逐步提高。許多養殖場不合理家禽糞便處理對環境造成污染后,在嚴重刺激家禽攜帶的病原體變異,而流進市場后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近些年來,禽流感的發生就為人們帶來慘痛的警示。
3、不合理的飼養方式導致環境嚴重污染
以往的飼養方式還在沿用池塘養殖的模式,家禽與水養動物已成了養殖模式。在進行家禽糞便的處理時直接排進水養動物池塘里面,從而導致攜帶病原體的排泄物嚴重破壞了池塘水質。飼料中添入的人工化學合劑隨著家禽的排泄物流進池塘或是融進水里,或是沉積在池塘的底部,對魚塘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若是對污染池塘的垃圾處理缺少適當的方式,就會對周圍環境的生態平衡造成破壞,與此同時,周圍空氣就會遭受動物排泄物氣味帶來的影響,流動性的空氣被人體吸收,從而嚴重影響居民的身體健康。
二、避免畜牧養殖規模化出現污染的措施
1、加強畜牧養殖者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畜牧養殖的規模化已嚴重影響了當前的生態環境,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加強對其工作的管理,防止影響環境,還應該提高畜牧養殖者的環境保護意識。第一,政府應該增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并宣傳畜牧養殖行業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危害。本地政府應該在較為發達的地區開展畜牧養殖環保意識的宣傳,還需要增強對環境的保護。在環境的保護過程中,應該利用宣傳活動與標語等模式開展環保意識的宣傳,或是利用講座等模式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從而提高畜牧養殖者的環保意識,進而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第二,本地政府能夠讓醫學專家對相關質量管理規范進行講解,并為本地居民講解病菌傳播將會導致的嚴重危害,使畜牧經營者與居民對此問題進行深入的熟知,也能讓他們在日后的畜牧養殖中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
2、提高監管力度
規模化畜牧養殖為生態環境帶來嚴重污染的原因就是因為有關部門缺少對此問題的重視造成的,隨著畜牧業的迅速發展,相關部門勢必要明確落實監管工作,譬如:環境相關監管部門對環境污染問題加強監管并進行估算,若是超過相關標準應該立即要求進行整改。除此之外,還應該明確落實養殖場環境的監管工作,對養殖場帶來的危害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只有這樣才可以為養殖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最大限度的防治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
3、有效利用技術方式對環境進行改善
第一,在適當范圍內控制動物的排泄物和食物殘渣,防治出現堆積。第二,應該加強污水排放的凈化處理,明確落實水循環利用,才能實現節省水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應該在養殖場的周圍建設沼氣池,確保動物排泄物和食物殘渣的發酵,才可以獲得養殖能源。第三,加強養殖方案的優化,譬如:有效利用沼氣池飼養魚,并進行廢物利用,將養殖的資金投入降到最低,獲得最佳回報,除此之外,這也是推動規模化畜牧養殖發展的關鍵途徑。
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發展為畜牧業養殖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除此之外,規模化畜牧養殖為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隨之而來。畜牧業養殖為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屬于多個方面,相對的,其防治舉措的探究需要從多個方面的管理工作進行,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其規模化畜牧養殖的能力,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276300山東省沂南縣畜牧發展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