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忠
美國是小龍蝦的原產地,后經過日本才傳入我國境內,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成為養殖對象。因其具備豐富的蛋白質含量、肉質緊實鮮美是人們日常食用的河鮮之一,而且小龍蝦的蝦殼還能夠被二次加工。近些年我國市場對小龍蝦的需求量不斷增長,而在國外市場上更是供不應求。從這一角度出發,養殖小龍蝦將會成為現下的熱門產業之一。文章也會對小龍蝦的生態養殖技術開展簡要分析。
1、養殖池塘的建造
小龍蝦生態養殖所需要的池塘,可以使用易澇低的產田加以改建,建議每一口池塘的面積約為36平方千米到40平方千米之間,東西走向的長寬比例為3:1較為適宜,池塘的塘埂高度應為2.6米左右其內坡的坡度比為1:3,池底平坦且池深應超過2.2米。出于投餌方便,需要在塘埂內的坡底修建寬度約為1米的投餌平臺。需要注意的是,小龍蝦具有很強的逃生能力,因此要修建相應的防逃設施。在投入小龍蝦苗之前,必須要提前一個月把池塘的池水徹底排空,目的是為了對池底淤泥進行清理以及維修池埂,并且要對池塘進行消毒。池塘底部應該種植一部分的水草,水草覆蓋面積約占池塘底部的30%。也可以適量的安置一些網片與竹筒,給小龍蝦提供其生活棲息地帶。保證池塘水質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池水的酸堿度最好控制在弱堿性,池水的堿度應超過50mg/L。養殖人員可以使用鈣塑板等材料搭建圍欄,當作防逃設施。
2、養殖池塘的消毒與種蝦投放
對于新修建的池塘而言,其最佳的消毒時間應是投放小龍蝦的前20天,每畝池塘所需用生石灰的用量不應超過200千克且不低于120千克,否則起不到消毒的作用。在消毒一周半后再向池塘注入新水,在進水的過程中一定使用60目的篩絹網對水進行過濾。
投放池塘里的種蝦應是體質強健、沒有病傷,而且最好選擇個體大的小龍蝦作為種蝦。通常情況下雄蝦應是每千克29個左右,而雌蝦則是32個為宜。每畝池塘雄性種蝦的投放量應為12千克,雌性種蝦的投放量應是23千克。在投放時需要濃度為每升9.5毫克的高錳酸鉀液,侵泡17分鐘左右。
3、養殖池塘水質的調控
雖然小龍蝦對于生存的水質沒有過高的要求,可是要想收獲質量高產量高的小龍蝦應需要盡可能地提供最適宜的條件。弱堿性的水域是最適合養殖小龍蝦也是其適宜生存的地方,池塘酸堿度應維持在8.0左右;水中溶解的氧氣需要達到每升6毫克。所以,“健康”的池水需要具備“活”與“爽”這兩個特點。對水質進行調節的措主要有:每畝養殖池塘投放花鰱魚45尾左右。初期應水質情況為標準,可以每天加約0.2米左右的新水一次。在七八月份時,池塘需要每周換1次水,且每次的水量應是池水總水量32%,且池水要超過1.6米,在換水時應保持進水速度均勻,這樣才可以穩定池塘水位。
4、池塘水草移植
在清明節左右依據各地草種選擇合適的水草,例如苦草種子,在播種前需要把苦草用清水浸泡24小時,之后再將種子從苦草中搓揉出來,用沙子攪拌進行播種,池塘每畝的種量為500克,與此同時可以在每畝移植19千克處處在出芽期的輪葉黑藻。要保證水草覆蓋面積超過池面的30%。如果水草長度超過11厘米,那么需要施加每畝4千克左右的磷肥。
5、池塘病害防治
養殖池塘的病害防治工作同樣重要。雖然小龍蝦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與一定的抗病能力,可如果養殖管理不當,則很容易使得小龍蝦自身免疫力下降從而出現病害,特別是在高密度養殖的情況下,由于小龍蝦相互爭斗極易使其肢體出現傷殘而患病。所以應以20天為間隔向池塘潑灑生石灰,使用17毫克的生石灰水解溶解對每立方米水體進行潑灑,在調節水質的同時可以補充小龍蝦的鈣質;除此之外也可選取改良劑等改善養殖環境。
6、養殖池塘的日常管理
養殖人員應每天檢查池塘,特別是在惡劣天氣。應每天進行三次檢查早中晚各一次,主要檢查池塘水質、小龍蝦活動情況、水草數量以及防逃設施等,針對問題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如果小龍蝦的活動區域集中在池塘四周,或是爬上塘埂等情況時,那么就說明池塘的供氧量不足需要馬上在池塘加注新水。為了防止蛇與黃鱔等敵害的侵入應該在進水時使用60目的篩絹網進行過濾。而且還要提防老鼠、鳥類,確保能夠正常養殖小龍蝦。關于小龍蝦的飼料應要保證投喂適量、飼料新鮮。部分養殖戶自己認為小龍蝦具有很強的抗病能力,所以投喂飼料的質量并未合格,最后長成的小龍蝦品質較低只能低價售出。要是條件允許可以將一定量的免疫藥劑加入飼料中,也可以在飼料投放之前使用高錳酸鉀進行消毒與殺菌。
7、多品種養殖
我們以長江附近的養殖戶為例,其通常情況下會借助長江潮汐的自然漲落,實現自流灌排引入長江蟹進行養殖,并且收獲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因為螃蟹養殖過熱,進而產生供大于求的問題,螃蟹價格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是小龍蝦因為天然資源日益削減,其需求量不斷增加價格上漲,出于螃蟹養殖良性發展以及提供高質小龍蝦的目的,所以對養殖結構進行優化,形成全新的養殖模式,也就是小龍蝦與長江蟹混合的生態養殖技術,小龍蝦的養殖季節為上半年,而螃蟹則是在下半年集中養殖,實現這一技術的前提是削弱河蟹的放養密度,提高龍蝦放養量,實現多品種的復合型養殖,有效利用當地水域生產的重大潛力,一方面能夠提升其產出量,另一方面也能獲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總的來講,充分借助資源優勢,實現生態養殖可以大幅度提升小龍蝦養殖的成活率與質量。進一步優化養殖結構,開創生態養殖新模式,則是增加其養殖效益的必要手段。我國因為勞動力極其豐富,所以在養殖小龍蝦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條件。這一方式也能夠提高農民經濟收益,提高農村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作者單位:353401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臨江鎮畜牧獸醫水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