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建 王濤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異軍崛起,電子商務、物流投遞等新業種迅速增加,其中互聯網在農村經濟中的應用為農產品流通帶來了新途徑,農民增收創造了新路徑,“互聯網+”是新農村建設的時代。
一、互聯網+如何振興農村經濟
1、改變農村商業生態
改變農村的商業生態是第一步。一方面,高度成熟發達的消費網絡以產業的意義整體改造了商業。另一方面,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8億1700萬人,年間手機網民增加了6433萬人,使用手機電話的網民比例從2017年末的97.5%上升到2018年末的98.6%。手機上網成為網民最常用的上網渠道之一。
2、共建農村商業新生態
在前幾天舉行的2019中國農村商業新生態紫金峰會上,匯通達董事長汪建國表示,在總結匯通達給農村振興帶來的力量時,尋找農村對企業來說是偉大的。作為今年峰會的重要環節之一,匯通達和5星控股公司、阿里巴巴巴、江蘇省供托合作總公司等10家企業和部門領導正式啟動了“農村商業新生態”的共同建設項目。匯通達作為先進的農村商業數字服務平臺,擁有企業社會責任感基因。
二、互聯網+時代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
1、農村經濟發展的形勢
“互聯網+農業”是生產方式、產業模式和經營手段的革新,通過便利化、實時化、物聯合化、智能化等手段,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農業產業鏈產生了巨大影響,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推進“互聯網+農業”,發展智能農業、微細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提高農業質量和競爭力,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
2、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農村經濟薄弱
農業經濟效益低,滿足不了人們吃穿住行的需求。一旦生病就會花光所有的積蓄,甚至還有許多居民負債累累。農村供水網絡、醫療網絡的建設剛剛開始,農民的生產生活依然困難,農業基礎薄弱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2)農村的基礎設施還沒有完備
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還很滯后,道路交通、供水電力、農地水利等各方面的條件還很差。
(3)農業結構不合理
農業產業比較單一。主要以傳統水稻玉米棉花栽培為主。很多農民不想轉型為畜產品、水產品、野菜、水果、花卉等具有價格競爭優勢的高效農產品。由于栽培業產品價格低,附加值不高,利潤相對較低,難以提高農業綜合利潤。
(4)農村人才缺乏
由于農業經濟效益低,很多農民從農村流向都市,特別是具有年輕一定文化素質的農民,留在農村的是年輕婦女和都市競爭力貧乏的人。農村中文化素質低的農民,思想觀念比較滯后,市場意識不強的同時,他們接受外部情報的能力弱,不善于利用農業技術。對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不了解,不敏感。不善于把先進科學技術投入到農業生產中轉化為生產力。
三、讓互聯網助推鄉村振興
1、現在農村使用互聯網的特點
在校生網民所占比例高,收入不高的人、年輕男子、中學學歷居民是農村網民的主要群體。網絡需要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但中國農村人口的學歷大多低于大專水平。據調查,沒有上網的農村居民中,有53.3%因為不知道電腦和因特網而沒有上網。現在,因為很多農村中學開設了計算機的授課,很多農村學校的中學生和接受了中學教育的農村居民具有能夠上網的能力,成為農村網民的主要群體。與此同時,產生了在校生網民總數中所占比例高,農村網民收入不高的特征。
2、互聯網對農業經濟的作用
通過互聯網可以將全國,全世界不同地方的農民聯系起來,農村山區的自然資源和生物資源被發掘,旅游資源得以宣傳。他們通過交流可以提高彼此之間的生產水平和技術,與此同時也有利于農民對市場有一定的了解,對農民生產發展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通過互聯網農民還可以直接將農作物加工成商品或轉賣給一些廠家,這樣就沒了中間商,更利于農民致富。
四、互聯網+農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方向
1、互聯網+農業代表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
互聯網是21世紀新的傳媒手段,而這一傳媒手段也必將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加工、交易方式。從生產的原料,資本、生產工具等方面開始互聯網化。加工過程更加偏向信息化,更加有利于進行管理。交易方式更加便捷,通過現在高水平的網上交易平臺,交易可信度、交易速度,交易成功率大幅提高。
2、互聯網+農業有著其他生產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
(1)互聯網+農業的生產方式先進
互聯網+農業有著更加先進、更加信息化的生產工具,機械化的同時也進行著信息化,生產工具更加有效率,更加便捷。這體現在生產工具的更新速度,生產工具的質量水平,以及生產對象的更加規律。
(2)互聯網+農業的生產速度更快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農業的生產速度更加快,相對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機械化、信息化的互聯網+農業生產速度在農作物催熟、農作物的生產季度的方面進行加速,遠遠將傳統農業的生產速度拋在后面,這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又開始積累更加新的生產經驗,更加推動互聯網+農業的生產速度。
五、5G要來了會給農村帶來什么樣的變化
現在幾乎每個鄉鎮上都有了快遞取件點,并且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無線網絡和淘寶用戶,網上購物越來越方便,可以滿足人們足不出戶、物美價廉的要求。現在人們手機話費充值、電費、水費等等都可以在手機上自己充值,可以說人們已經依賴上了有互聯網的時代。
5G時代到來,機器人、智能無人機、以及孩子們網絡視頻學習都可以實現,依托農業物聯網同步信息采集和傳感技術,快速精準采集農作物生長狀況、土壤天氣情況等等。我們可以使用智能無人機大面積施肥施藥。現在已經有很多商場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探索人們食客的意識,預測未來風味潮流,幫助食品企業優化產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業機器人可能會立即認識到苗木,用化學肥料和水滴來促進成長。其他機器識別雜草,用一滴除草劑、噴槍或者高能激光去除雜草。不僅如此,這些機器還能識別成熟的蔬菜并收獲,它們還可以降低污染,減少水的使用。
(作者單位:262737山東濰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