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霞 沈麗
淳安縣威坪鎮處于浙江西部,與安徽歙縣6個鄉鎮接壤,是兩省交界處的重要節點城鎮,也是省級中心鎮,還是省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鎮。威坪鎮人民政府按照鎮域田、水、城、林融匯的“一城、兩翼、兩片區、多帶、多綠肺”的發展總體格局,緊緊圍繞“活力威坪、生態威坪、幸福威坪”的戰略目標,全力打造千島湖宜居、宜游、宜創業的中心城鎮。
威坪鎮2017年范圍內森林覆蓋率85.1%,森林蓄積量達145.94萬立方米,喬木樹種以馬尾松、杉樹、柏樹、木荷、青岡、樟樹、楓香等為主。全鎮范圍內有散生古樹名木143株,體現了威坪鎮對生態的重視。近年來威坪鎮加大綠化力度,2018年植樹節期間全鎮范圍內參與人數達1.9萬余人,植樹共6萬余株。全鎮主要道路、主要河岸綠化率達98%。鎮政府庭院應綠盡綠,綠化覆蓋率達38%,綠地率達33%。
威坪鎮近年來年均人工造林面積達2000余畝,主要以紅花油茶、山核桃、香榧、銀杏、柏樹、楨楠等樹種為主,其中每年山核桃、油茶、香榧年均造林量達500余畝,既達到了綠化目的,又獲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道路、墓地等綠化以銀杏、楨楠、柏樹等為主,打造有威坪特色的綠化體系。而2018年開發創新的“樓廈經濟”,在山核桃林下種植中藥材黃精,在提升綠化覆蓋率的同時,可為農戶增加60萬余元的經濟收入。
威坪鎮鳳凰古道,起從六都源屏河線和七都源屏三線兩處,途經嶺腳村、鳳凰村,到山頂鳳山禪寺。該森林古道總長度5.6公里,主要由青石板鋪筑,古道有悠久的歷史,森林植被好,古樹長得郁郁蔥蔥,有許多人文風景,能滿足人們親近自然、享受森林、健身養生的需求。
威坪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綠化工作,把全鎮綠化工作作為貫徹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體現,以城鎮綠化、村莊綠化、道路綠化、河道綠化為重點,大力推進全鎮范圍內的綠化造林工作。成立綠化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擔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專門負責綠化工作。每年根據各區塊現狀,認真規劃,力求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打造全省領先的生態環境。
威坪鎮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植樹造林這一主要載體,開展針對全鎮人民綠化植樹的宣傳工作。通過農民信箱、微信轉發、召開會議、張掛橫幅、分發宣傳冊等舉措,每年對綠化植樹工作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形成了“主題鮮明、主線突出、多點開花”的宣傳格局,利用鎮干部下村到林農家中發放《威坪鎮綠化造林責任告知書》,提高林農對綠化造林重要性的認知度和知曉率,營造了良好的綠化造林氛圍,激發了廣大群眾的參與率。通過鎮干部帶頭,村干部響應等舉措,義務植樹活動在全鎮范圍內大規模開展,鎮各單位都成立了義務植樹隊,群眾基礎十分堅實。
按“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的理念,威坪鎮始終堅持改、擴、建齊頭并進,大力實施公共綠地、公園綠地、專用綠地、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和風景林地建設,以“三園”(綠地公園、生態田園、休閑果園)為主線,以“三網”(道路林網、水系林網、農田防護林網)為基本面,堅持點、線、面整體推進。
以城鄉道路、水系、農田林網為框架支撐合理布局,統籌綠化,打造了覆蓋威坪城鄉的綠色林網,主要道路、河岸的綠化率接近100%。堅持公園、田園、果園三園共建,不斷豐富森林城鎮文化內涵,打造了三都公園、中心花園等生態公園;發展了一批如河村蜜桃、安川無核柿等生態農業觀光園;發揮蠶桑強鎮的優勢,保持萬畝生態蠶桑園的田園綠化率。其中,茶合生態農家樂、葉家生態產業采摘、妙石生態果園等項目的建設,為村集體增加了20萬元的收入。
威坪鎮為了鞏固綠化造林的成果,打造綠化造林的長效機制,建立森林生態科普基地,組織開展生態綠化科普活動,不斷增強社會生態文明意識,促進生態綠化知識的普及,廣泛開展公共綠地認建、認養、認管等各種形式的社會參與綠化活動,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力度,強化依法造林水平,健全古樹名木登記建檔制度,落實專人保護、管理、養護工作。
威坪鎮完善林木養護培訓制度,邀請專家開展綠化養護等知識講座,鎮農業服務中心還專門派骨干下村進校開展科普講座,給廣大群眾普及綠化養護知識,提高群眾種植養護樹木的興趣。提高護綠養綠管理水平,威坪鎮從實際出發建立了村級55人,鎮級聘請15人的專門綠化養護隊伍,分別開展日常管理工作,還出臺了綠化養護考核制度和巡查監督機制,以確保綠化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