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琳



針對目前高職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技術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思路,對《美甲》課程進行以微課為載體的翻轉課堂探究,充分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為改革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其他專業技術類課程提供思路。
1 引言
全國美容美發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在2018年新制定的高等職業學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標準中,將美甲師列為主要職業類別,美甲技術服務屬于主要崗位類別,美甲課程在高職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屬于專業拓展課程。美甲作為一門新興的在高職階段開設的專業類課程,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產生了種種不適。為使這類課程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我們運用微課這種信息技術作為載體,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探尋更適用于高職美業技術類課程的教學手段。
2 美甲課程傳統教學模式面臨的窘境
2.1 師資結構造成的困擾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是高校近幾年來開設的新興專業,完全專業對口的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教師較為缺乏,目前主要師資力量的組成為:一是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師經過技術培訓轉崗,如原來從事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師轉為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師。這類教師優點在于熟悉教學,但在指導學生實操方面較欠缺;二是從社會上招聘具有一線工作經驗的技師,如化妝師、美容師、美甲師等加入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團隊。她們有熟練的專業技術能力,但沒有經過教育教學的培訓,在教學技能和教學科研方面較為欠缺。由此,課堂教學效果都不很理想。
2.2 高職學生學習特性造成的困擾
目前,我院高職學生來源為:普高生和中職生。這兩類學生的共同點在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比較備動,對實操技能的學習有深厚的興趣。區別在于,普高生在知識儲備方面較中職生好,能快速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但動手能力較中職生弱。中職生分兩類,一類是對口直升的學生,一類是非對口專業的學生。對口直升的學生有相應的工藝美術基礎,在掌握專業技能方面較非對口專業的中職生及普高生更有優勢;而非對口專業的中職生在理論學習和掌握實操方面都較普高學生和對口直升學生弱。生源的這種不平衡性,需要我們找到一種兩者都能適應的教學方式。
2.3 教學模式造成的困擾
高職院校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流程及時間分配如下圖:
由于美甲初級與中高級技術難度的要求不同,所需教學時長有差異,以中級技術難度為例,美甲課程的課堂教學首先由教師對項目知識點、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做講解,根據技術項目的難易度不同,該步驟控制時長在10-15分鐘;然后,教師對該技術項目進行操作示范,根據技術操作難易度不同,該步驟控制時長在30-40分鐘;示范完成后,學生練習,同時教師逐生指導,視學生人數及技術掌握難易情況,該步驟控制時長在80-90分鐘;最后,教師選取優秀學生作品及未達標作品進行點評,分析難點,提出改進的方法,并布置課后練習。以上教學流程耗時為160分種,約為四個學時,即學校教學安排中半天的時間。
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學生在半天時間內并不能完全掌握當天所學的技術,一是由于美甲的技術特性,從業者需要經過大量重復性的實操練習才能提供優質的服務;二是當學生基數大,學生接受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時,授課教師將面臨大量的重復示范工作,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吃不到,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對比面向社會人員的美甲專門學校(筆者曾經考察過相關學校),他們的教學流程與我們傳統的教學流程是一致的,只是各部分的時間相對拉長,掌握一項美甲技能的時間是一天,上午是教師講解示范,下午完全是學生練習、教師指導時間,晚上則是經過教師點評后的大量重復練習。但根據目前我院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美甲課時安排(72學時),我們很難實現這樣的教學時長,因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務之急。
針對以上狀況,筆者通過對新的教學手段的學習了解,結合近幾年來在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相關課程教學的反思,選取美甲課程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微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探尋一條能夠解決以上困擾,適合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相關課程的課堂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路徑。
3 翻轉課堂運用于美甲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3.1 翻轉課堂的概念
“翻轉課堂”最早興起于美國高中。2006年,美國林地公園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1)科學教師喬納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m)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發現,學生可以自己學習知識,而不需要教師講授,只有在做作業遇到困難時才需要教師幫助,但作業往往是回家后教師不在場的時候做的。如果把課堂教學和課外內化知識的結構翻轉過來,形成學習內化在課堂、傳授知識在課外的新教學結構,學習的效率將隨之改變。由此,他們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前將教學內容錄制成教學視頻和PPT,上傳至網絡,這樣的教學視頻可以暫停或多次重復播放,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第二天在課堂上對難以掌握的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討論,教師有針對性地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這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正好相反,所以被研究者稱為“翻轉課堂”。
3.2 微課的概念
“微課”是指以短視頻為主要載體,按照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要求,圍繞某個知識點展開的教與學活動。“微課”具有以下特征:1.教學時間較短,約為5—10分鐘,最長不超過20分鐘;2.教學內容精煉,突出某個知識點或技能點;3.資源容量小,適合使用移動設備學習;4.案例示范真實、具體。5.可供學生自主學習;6.配套相關練習、資源及評價方法。因此,微課是適用于翻轉課堂的配套教學資源,不完全等同于網絡直播視頻(例如美甲幫的美甲教學直播)。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微課作為載體,通過微課資源為翻轉課堂提供課前教學平臺。
3.3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運用于美甲課堂教學的實踐
美甲課程是一門典型的理實一體化課程,作為高職院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專業拓展課程,既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美甲各項專業技能,同時還需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和美甲設計能力,傳統課堂有限的學時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通過研究,結合微課翻轉課堂的理論和方法,建設一套完整的教學設計,實施過程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
下面以美甲課程 “指甲的護理”項目為例,說明微課翻轉課堂的實施方法。
3.3.1 課前
(1)教師制定美甲課程“指甲的護理”項目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提前錄制微課。教學項目“指甲的護理”要求掌握兩項技能——“指甲的修形”和“指甲的護理”,可分為兩個視頻進行錄制。另外,作為配套視頻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要求,為學有余力的學生錄制“日式沙龍店前置處理的標準操作”視頻。“指甲的修形”涉及對甲型的修整,對甲型須有直觀認識,并能針對不同的手形及職業身份給予顧客搭配甲型的建議等知識,因此需要配備PPT課件,以作說明。最后,將微課及PPT課件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2)學生在課前進入網絡學習平臺,通過微課視頻和PPT課件對將要上到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觀看視頻里的教師示范,練習指甲修形和指甲護理的步驟;通過學習PPT課件,掌握五種甲型相關知識;同時收集整理在練習過程中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可暫停或重復播放視頻,直至掌握該項目的所有技術要領。在掌握該項目兩個知識技能,通過教師審核認可的學生,可解鎖微課“日式沙龍店前置處理的標準操作”進行學習。
3.3.2 課中
(1)學生在課堂上分組進行協作式探究學習,通過視頻或照片展示自主練習的成果,現場操作“指甲的護理”工作流程,提出操作難點,互助學習,共同尋求解決方法。(2)教師巡堂,對學生個別化問題進行指導;并請掌握技能較好的學生介紹經驗及方法。最后,教師對巡堂指導中發現的普遍問題——例如大部分學生存在的不會區分死皮與指皮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法;布置課后練習:利用甲片修磨五種甲型各10個,為真人模特做指甲護理一次。
3.3.3 課后
(1)學生經過課前自主練習掌握了基本操作步驟,并在課堂上解決了技術難點,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練習。(2)教師課余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與學生交流,檢查學生練習成果,并給予個別指導。
3.4 基于微課翻轉課堂的考核方式設計
課程考核是檢驗教學質量的主要方式。翻轉課堂有別有傳統課堂的授課方式,需要與之相應的課程考核方式。這里采用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最終考核包括期末考試(60%)、平時表現(40%)兩個部分。期末考核方式仍采取實操與理論試題相結合的方式。平時表現對應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仍以美甲課程“指甲的護理”項目的考核評價進行說明:課前,學生觀看視頻,自主完成操作練習,通過小視頻或相片的方式,呈交給教師進行評價;課中,由小組組長、教師兩方進行課內任務考評,依據操作任務完成情況、問題解決情況、團隊互助情況進行評價;課后,由教師根據課后任務完成度給予評價。四個成績的平均值為平時成績分數。具體考核內容如下表:
3.5 微課翻轉課堂運用于美甲課堂教學的優勢
微課翻轉課堂運用于美甲課堂解決了在傳統課堂上的困擾,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1)翻轉課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受益,實現了真正的分層次教學。在傳統課堂上,由于生源質量的區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領悟快,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很快就能掌握技術,并希望教師能教授額外的技能;而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則需要教師反復示范指導。如果學生基數大,則教師將顧此失彼。翻轉課堂后,由于視頻可暫停和重復播放,無論是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還是動手能力弱的學生,都能在課前通過視頻練習,掌握基本操作步驟;而較好的學生在課前額外的時間里,滿足了自己的提高需求。翻轉課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翻轉課堂減少了教師重復示范的工作量,縮短課堂的講授時間,增加學生的知識技能內化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為學生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配備同步教學拍攝設備,由于美甲操作的特性,就得給學生進行分組示范;另外,接受能力弱的學生則需要教師為他重復示范操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學生無法內化剛接受到的知識技能。而翻轉課堂使得課堂時間能充分利用起來,讓學生與教師有大量的時間進行討論、專門針對操作過程中的技術難點進行深入探討,內化知識技能。
(3)提前錄制操作視頻,使示范操作減少了客觀因素的干擾。即使是平行班教學,兩個班的學生觀看到的操作流程和講解是完全一致的。另外,美甲技術即使是基礎操作,每位技師的工作流程與手法都會有細節的區別;微課視頻拍攝完成形成完整的教學資源庫后,教學團隊任意一位教師任課使用,都能夠統一手法,避免給學生造成技術上的困擾。
(4)翻轉課堂的模式,使各層次教師的優點得到充分發揮。在高級技能項目方面,老技師比青年教師更為嫻熟,請老技師協助制作微課可以彌補青年教師的短板;而完整的翻轉課堂設計可以幫助教學經驗少的老技師也能完美地完成課堂教學。
3.6 有效實施翻轉課堂的條件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雖有以上種種優勢,但同時我們也發現能有效實施翻轉課堂,充分發揮翻轉課堂的優勢,還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參與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師須具有較高的素養。教師須有優秀的課程設計能力、網絡信息設備運用能力,以及較強的課堂管理能力,才能做好教學設計和實施工作。特別是課堂管理能力決定了翻轉課堂的效果,教師對課堂設計要根據課程內容,合理規劃,精心組織,細心引導,課堂才能真正成為學生解決疑問、內化知識的場所。
(2)參與翻轉課堂學習的學生須具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否則無法完成課前的學習任務,課中和課后任務也無法實現。
(3)學生人數不能太多。教學班學生人數須控制在30人左右,否則班級學生人數過多,會限制教師對學生討論的參與度。
(4)信息技術是翻轉課堂知識傳授的主要載體,課前的微課學習是翻轉課堂的先決條件,學校須具備為學生提供網絡學習的條件。
4 小結
翻轉課堂在美甲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尋求知識,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實現了層次化教學,滿足不同接受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課堂上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翻轉課堂并非降低教師的作用,而是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課程的課前、課中、課后的設計是實現翻轉課堂有效性的關鍵,教師在整個教學環節中起到啟發、引導、總結和評價的作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有助于提高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技術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北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