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現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對于企業而言,在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下,其在市場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使企業能夠更加專心自身的主要業務,部分企業選擇將一些次要的業務進行外包。本文對企業外包的風險進行論述,并針對這些風險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期減小在財務會計外包方面對企業本身造成的損失。
【關鍵詞】企業財務外包;風險;溝通機制
現如今,在世界范圍內逐漸實現了經濟一體化,企業為了專心于自身的主要業務,選擇將一些次要的業務進行外包,如財務會計工作,以此將主要精力放在企業的業務經營上,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部分企業在選擇外包公司時,由于對外包公司了解不全面,使其在外包過程中產生一定的風險,給企業帶來不良的影響。
一、企業財務會計外包存在的風險
(一)對外包公司的選擇
選擇外包公司時存在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外包公司的能力和外包公司的信譽度。外包公司在處理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時是否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這是企業將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外包的最終目標。在將一些次要業務成功外包后,企業可以將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提升自身服務質量上。與此同時,企業為了尋找可靠的外包公司,應對外包公司的服務質量、技術實力等進行全面的考察,為雙方的互贏提供有力保障。企業在選擇外包公司時,應著重強調外包公司的信譽,在企業將財務會計工作外包后,相關工作將由外包公司進行處理,若外包公司的信譽不好,在其處理財務會計工作時,容易導致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發生,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無從考究。企業在與外包公司確定外包費用時,由于企業商量的空間較小,且費用的界限較為模糊,使企業無法及時了解外包公司在處理財務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企業對行業發展的判斷與外包公司出示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直接聯系,其中真實性無法保障的會計信息將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政策法規不夠完善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企業外包在全國范圍內并沒有被廣泛的實施,主要是由于國家對企業財會外包所涉及到的相關政策尚不健全,導致企業在外包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因此,企業在與外包公司簽署外包合同時,應依據現有的法律條款進行制定并簽署,同時對法律中未明確說明的問題進行合理的預測,說明雙方應做到的責任和義務,以達到約束外包公司行為的義務,在后期出現經濟糾紛時能夠通過合理的方法盡快解決。
(三)企業自身的風險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無法培養優質的財務人才,將財務會計工作進行外包,短期來講能夠降低企業的成本,使其將更多的精力投入進主要的任務中,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然而企業不注重培養財務型人才,長此以往導致企業內部財務會計的工作質量無法提高。在部分中小型企業中,企業管理層不能將先進的發展理念帶進財務會計工作中,在財會工作外包后,財會人員不具備專業的知識素養,不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此外,企業在進行財會外包之前,需要考慮到多種條件。企業需要從長遠的角度考慮財會工作是全部外包還是部分外包,外包的最終目的是使企業本身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但如果在外包方案的制定上存在不合理的情況,企業仍舊在次要的業務上消耗精力,將導致企業需要投入的成本增加。在財會工作進行外包的過程中,部分企業沒有認知相關業務的重要性,甚至在外包過程中無意間透露了企業的商業機密,這樣將導致其他企業針對自身財務相應的應對措施,導致成本的增加。
二、有效提高企業財務會計外包的措施
(一)養成正確的財會外包觀念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擴大,企業不斷發展,企業所需要涉及到的業務范圍也越來越多。在發展過程中,企業為了使自身的經濟效益最大化,選擇將一些次要的業務進行外包,成了企業節約成本最有效的方式,一般情況下,企業內部的財務工作是不可忽視的,但在企業內部,大多數員工并不精通,就算設立專門的財務閉門,也無法發揮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選擇將財會工作進行外包,這樣能夠有效將財會工作透明化,與此同時企業內部的財會人員將工作重點放在應對財務風險上,制定合理的應對方案,保證企業良好發展。在外包時,應對風險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企業應在財會工作外包后,應加強對外包公司的監督力度,在風險、質量風險、道德風險上加強管理力度,提升外包公司的工作質量。同時在企業中做好避免風險發生的有效引導,以科學嚴謹的標準挑選外包公司。在管理經驗上,要多借鑒其他地區或國家先進的管理理念,根據企業的升級發展情況,做好風險問題的處理措施,堅持企業內部的優質原則,使企業財會外包工作得到真正的發展。
(二)劃分外包范圍
企業要想得到良好的發展,應努力發展企業的主要業務。但是在對主要業務經營的同時,也應當對次要業務加以重視。企業的管理層在將次要業務進行外包時,應結合企業在是發展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確定外包的范圍。由于企業與企業之間在管理實力和規模上都存在一定差異,企業的管理層應該對自身進性合理的定位,將對自身競爭力影響不大的業務進行外包,將精力放在企業的主要業務上,有效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企業的財務人員應與外包公司之間達成良好得的合作關系,建立科學暢通的溝通渠道,與外包公司之間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在外包過程中,應對財會工作外包的特征和主要內容,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參與。在管理方面,企業可以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建立廣泛化的員工溝通方式,以便在企業內部及時進行工作內容的傳達,明確員工所應做的職責,鼓勵企業員工對企業的財會工作提供一些發展建議,為企業的財會工作培養更多優質的人才。此外,企業還應該考慮業務外包的范圍,是否會造成企業機密被泄漏,企業在將業務進行外包時應該對外包公司進行仔細的分辨,避免選擇信譽度不高的外包公司,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
(三)合理挑選外包公司
企業在選擇外包公司的過程中,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嚴謹的考慮,包括外包費用、外包公司的工作理念等。在挑選外包公司的過程中,不能一味注重節約成本,忽視外包商的服務質量和信譽度,應從多個角度對外包公司進行有效的評價。若企業的目的是與外包公司達成長期合作關系,應對外包公司進行長期全面的考察,避免在后期發現外包公司的服務問題后取消合作關系。同時,企業還應根據自身設計的發展情況,考慮外包公司的服務理念是否與企業自身的發展理念相吻合。在企業將業務外包之后,其與外包公司就會形成一個共同利益體,并非簡單的外包與被外包的關系。一般情況下,企業與外包公司之間簽署的合同期限較長,因此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身發展的外包公司。在外包合作的過程中,企業應定期與外包公司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反饋,從而能夠對已簽訂協議中的相關條款進行調整,達到企業與外包公司之間的共同進步。此外,企業在進行外包時,具有信息丟失和泄漏風險。因此,企業在完善外包合同時應該注重該項條款的建立,對于出現的風險應及時采用科學的措施,能夠使企業內部員工對風險的防范產生必要的認知度。
(四)與外包公司之前進行有效溝通
企業在與外包公司進行合作時,應與其保持頻繁性的聯系,了解外包公司在處理業務時的狀態和進度。如果在合作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建議采用協商解決的方式,同時,在與外包公司進行溝通時,可以著重了解外包公司的財務管理方式,學習其先進的管理理念,有利于企業培養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才,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通國語外包公司的溝通,能夠對企業內部的管理模式進行查漏補缺,有利于與外包公司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
三、結論
在目前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企業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將自身的主要業務加以發揚光大,在外包業務的過程中,應該對外包公司進行嚴格的考察,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有效降低企業投入的成本,為企業的良好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黑龍江尼爾基斯湖生態旅游度假區訥河管理委員會,黑龍江 訥河 161300)
參考文獻:
[1]李澤朝.企業財務會計外包存在的風險與應對策略[J].納稅,2018,12(30)
[2]張獻瑩.企業財務會計外包存在的風險與應對策略[]中外企業家,2018(23)
[3]張曉梅.試析企業財務會計外包的風險與應對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18(09)
[4]劉珊杉.離岸服務外包對中國產業結構的影響研究[D].海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管國明(1968-),男,黑龍江省訥河市,大專,畢業于齊齊哈爾農學院,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