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
摘 要:庚子鼠年,將是國家發展的重要之年,也是中國邁入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的最后一年,這一年對于各行各業都具有深遠意義,教育發展也應該在這一年為尋求發展新局面進行深思。在國家創新發展理念的號召下,各高校紛紛充分激發“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潛能,確保教學質量和學習進度。
關鍵詞:教育教學;發展;創新性舉措
一、網絡教學措施
發揮已建設好的線上平臺功能。早在2018年6月,中國各大高校就已經根據國家打造“金課”建設“一流課程”的集結令進行了統籌集結。慕課應運而生,慕課即MOOC,代表大規模(Massive)、開放(Open)、在線(Online)、課程(Course),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已經超過1萬門,其中數千門課程更是達到了“金課”要求,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利用MOOC進行系統的課程學習,慕課為那些有超強學習欲望的90后、95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幫助,也豐富了教育教學資源,為網絡教學做好強有力的保障。
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亮點。在任務重、時間緊、壓力大的情況下,陽江職業技術學院緊急響應,組織全體教師進行線上教學的培訓,研究制定直播課程的優化方案,對學生直播課程帶給的利弊進行探討分析,為網絡直播課程的順利開展進行了充分準備。雖然也面臨直播平臺功能不全以及網絡建設不完全等問題,但利用“互聯網+”進行教育教學的模式讓科技發展走上了新臺階,直播課程也基本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
充分發揮監督機制,為線上教育保駕護航。新時代創新發展的號召打響后,教育行業中激發線上教育潛能,此時教師們最關注的是學生們上課的狀態以及學生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網絡課程指示多數教師不能像線下授課一樣監控學生的一舉一動,因此網絡授課平臺基于這一問題,及時完善監督體系,便于教務教師和督導教師每天通過后臺監控學生在線學習情況,形成大數據總結教學運行狀況,實行實時督導。
二、線上教育發展新局面
打破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局面。進入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教育資源也呈現差異化的分布,主要表現在城鄉發展不均衡,東西發展不匹配,致使優秀的教師和教育資源都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和城市,但經過線上教育的整合,全國各省市不斷整合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課程,特別是學習強國推出全天候的課程,上百位清華、北大畢業的名師、全國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家、心理學家進行線上授課,覆蓋各年齡階段的學生,并提供了晚間素質教育、學習指導類課程,極大的整合了教育資源,打破了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局面,發揮線上教學優勢,為教育走向現代化進程打開了新局面,打破城墻,為教育公平奠定夯實的基礎。
三、線上教育發展新挑戰
硬件設施的完善程度是線上教育發展面臨的一大挑戰。據統計,線上教學最多時騰訊用戶高達4億人次,硬件設施面臨嚴峻的挑戰,很多高校為能保障網絡教學的有效開展,紛紛與主流媒體平臺達成合作協議,然而有時還處于無法上線和卡頓的狀態,雖然主流平臺也加急進行擴容,然而意外掉線、閃退等問題還是時有發生。另外,針對普遍發展落后的農村地區而言,基站建設較少,不能達到全覆蓋,進而導致很多學生無法進行網絡線上學習,這也為國家網絡基站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倒逼國家盡快完善各項設施建設,減少東西部發展的差距,也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賣出有力地一步。
學生自覺學習和教師、家長監管是線上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線上教育將原本嚴肅認真的集體學習環境轉變為溫馨舒適個體學習環境,學生和家長都面臨極大的挑戰。首先,網絡課程資源豐富,星羅棋布,如何有效安排課程的學習,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尤其是大學生,引導他們在諸多資源中找到適合自己提升專業技能的課程,更需要家長火眼金睛準確選擇。其次,大學生自覺自律性相較于中小學生相對好一些,但是也存在開小差、玩手機、玩游戲等等不自覺現象,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最后,長時間緊盯屏幕也會造成學生視力疲勞和視力下降,對學生的身體健康也帶來了一定挑戰。
較低的線上準入門檻成為網絡授課的又一大挑戰。當一種行業呈現飛速發展之際,便成為資本導向的風口,而資本的運作又會暴露諸多問題,廣告宣傳的盲目夸大、學生學校效果卻差強人意、兼職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無法及時進行答疑、學生在面臨諸多課程時不知如何選擇,這種種狀況都成為線上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與此同時,教師及時轉變授課方式也成為網絡授課面臨的新挑戰。首先,條件限制,講授方法不得不改變。以往線下課程教師往往會結合板書方式增加知識點的細節和條理性,而純線上的授課方式如果沒有結合手寫板,則很難達到效果。即使結合手寫板,突兀的畫面切入也會降低學生的接受程度。其次,線下課堂上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反應了解其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從而不斷調整進度。而對著課件講課缺少了互動感,教師難免出現“自說自話”的情況。最后,線上課堂中,教師們不能時時監控后臺數據,很多同學上課前打完卡就開小差,難以保證其學習狀態。
時代的腳步讓我們學會在急難險重面前加速發展,線上課程至今教學效果整體呈現理想狀態,線上教育也呈現出便捷、靈活、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雖然也同時呈現出諸多弊端,也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線下教學模式,但經歷過發展洗禮后的教育也讓大家深刻認識到線上教育潛移默化的成為教育的一種重要補充,并在教育發展的道路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線上教育的發展還需要日益完善,也需要長期求索,作為全國教育工作者其中的一員,對于轉變傳統教育教學觀念、改善傳統教育教學方式、創新教育教育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發展浪潮、加強教育教學手段上,還需要任重道遠,盡此一生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吳巖.建設中國的“金課”[EB/OL].https://www.sohu.com/a/280049005_273375.
[2] 董瑩瑩,邵星源.“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線上教育模式探討[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