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佐虎
摘 ?要:加強對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發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對小學生語文教學至關重要。因此小學教師應該注意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運用正確的方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感悟能力;措施探討
引言: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只有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閱讀教學的開展才會更加高效,教師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一、合作學習
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時,教師應將學生合理分配,構成語文閱讀學習小組。那么該如何將學生合理的分組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對班級的每位學生進行細心觀察,并充分認識到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水平、語文學習能力、語文學習興趣、學習態度、語文課堂學習表現、語文成績、課內課后作業任務完成情況、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多個方面存在的客觀差異性,總結和歸納不同學生能力和特點,實現對班級每位學生綜合能力和特點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依此為依據將學生合理分配,組成各個學習小組。在組員人數分配上,通常每個學習小組的人數保持在4至6人較為合適,同時依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實現合理分組。詳細講就是,組內異質就是在同一個小組內要包含優、中、平三種不同能力的學生,組間同質就是讓各個小組之間實力平均,繼而讓學生感受到公平公正。并且該種分組形式,也更加有助于不同層次和特點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和提高。比如,有的學生雖然語文基礎好成績也好,但是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欠缺,有的學生雖然語文基礎較差、成績也一般,但是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較強。將不同能力和類型的學生分在一組,讓他們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發展和進步。
二、注重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老師首先要讓學生感興趣,學生對此才不會感到無聊。現在的教學,學生、老師、材料三者缺一不可。現在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會忽略教材的重要性。既然閱讀材料出現在這里,那肯定就是對學生有幫助的。老師要充分利用起來自己手中的教材,將自己手中的材料全面剖析,將其中的精髓挖掘出來,再結合自己的授課方法教給自己的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所講的內容。其次就是將書中的內容反映到現實生活當中,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帶到現實生活當中,讓學生在生活當中摸索所學內容,讓學生把自己放到材料中,學生將會體會更深。培養興趣,可以讓學生不會對此感到反感,反而會讓學生對此越來越喜歡。讓學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有了興趣,再加上老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進入閱讀的世界,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題,從而快速地讀懂,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來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
眾所周知,多媒體教學手段是以互聯網作為依托的,互聯網能夠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因此,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拓展,從而開闊學生們的閱讀視野,進而促進學生們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老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為學生們提供相應的拓展閱讀;另一方面,老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來為學生們提供相應的閱讀訓練資源。例如老師在講解《司馬光》這篇課文的時候,除了為學生們講解教材中司馬光“破甕救友”的故事之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上引入司馬光“誠心賣馬”的故事,以此來有效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在這種情況之下,學生們除了能夠體會到司馬光聰穎機智和遇事沉著的品質之外,還能夠體會到司馬光講求誠信的優良品質,從而促進學生們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從閱讀教學角度來講,豐富的教學內容也必然能夠促進學生們閱讀視野的進一步擴大,從而促使其逐步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促進其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
四、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合理評價并鼓勵學生
每次在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都根據各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合理的評價,同時也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為之后的學習計劃做準備。比如可以通過“以分量化”來對各個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考評,每次小組合作教學結束的時候,就評選出“最佳組員”“最佳表現組”“最佳活躍組”等等,以此來鼓勵學生們更積極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同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在課余時間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和個體差異,以此來更好地把控學習的進度和強度等。通過教師的評價,學生能夠在下一次做得更好,也會以最飽滿的熱情去學習,去進行積極的思考。
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十分重要。我們應該以此為基礎,為適應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要求,我們應努力尋找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的途徑和措施學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青.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OL].學周刊,2017(03):128[2017-12-27].
[2]王永霞.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感悟能力的措施探討[J].學周刊,2017(3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