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竹
摘 ?要:語文是世界交際工具之一,學語文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那么,作為傳授語文知識的教師來說,將肩負著極其重要的責任和義務。下面,筆者將從發揮主導,多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題;突出主體,多給學生當堂練習的時間等方面,淺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語文教學;獨立思考;學會質疑;突出主體
語文是世界交際工具之一,學語文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那么,作為傳授語文知識的教師來說,將肩負著極其重要的責任和義務,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發展;無論是情感、意志的培養,還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須通過學生的積極思考和實踐活動來完成。因此,教師既不能把知識生硬地灌輸到學生的頭腦里,也不能把思想觀念觀點移植到學生的頭腦里??傊挥凶鹬貙W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才能在知識、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進步,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真正從學生的“學”出發,為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創造重要條件,這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那么,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如何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呢?
一、發揮主導,多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時間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包堂,占有課堂上所有的時間,要盡量把有限的時間讓給學生去思考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課堂上,教師提問后,要給學生一些獨立思考的時間,讓他們去潛心讀書,深入思考。當學生在回答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這個等待的時間雖然很短,卻正是學生思維最緊張活躍的時刻。例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可在總結課文時提出:“這里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此時,肯定會有不少學生把手舉起來,但不忙讓他們及時回答,可用手勢讓他們先把手放下,因為在這倉促的時間內作答是很零亂的、不完整的,而且讓他們回答會影響其他同學的思維。讓大家思考一會兒后再請中等程度的學生起來回答,若有不完整的地方,可讓其他同學予以補充,這樣,完整的答案就出來了,原因在于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從學生的回答不難看出,學生經歷了一個分析、歸納、綜合的思維過程,經歷了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
二、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題
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則須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質疑,作為一種能力,需要教師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引導。
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端正教學思想,要充分認識質疑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學生的潛力。如,在教學《金色的魚鉤》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生會提出“收斂、奄奄一息”及“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為什么會“閃爍著金色的光芒”等問題。細讀課文時,學生可能會提出來這樣的問題:老班長為什么會吃下魚骨頭?他為什么不吃魚?這不讓“我”把這事告訴另外兩個病號?到他奄奄一息時為什么仍不肯喝魚湯?等等。可以說,學生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已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全文學習結束后,再讓學生回顧反思,提出問題,把所有問題在課內解決掉。
其次,培養和誘導學生質疑,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一般說來,開始時每學一篇課文都要引導學生自學,并要求他們提出兩三個問題,然后在課堂中安排一個環節讓學生提問。隨著年級的升高和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學生逐漸養成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提出問題的習慣。一旦這樣,他們或許提出來一些標新立異的見解,那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第三,誘導學生質疑,要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同問題妥善處理。對一些與學習課文沒有直接關系的問題,不宜一一作答;對一些與課文有關,但不在點子上的問題,應有選擇性地加以解答;對于在點子上、關鍵處的問題,要及時組織討論,求得解決。這樣做,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四,根據學習語文的特點,誘導學生從多方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可以從題目上質疑,從課文的語句、內容上質疑,從課文內容前后聯系上質疑,從語言運用上質疑,從課文表現的中心上質疑,語文教學中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就落到了實處。
三、突出主體,多給學生當堂練習的時間
語文課堂的教學往往是“君子動手不動口”的活動,寫的訓練常常被放到課尾,拖到課外,課堂書面作業變成了課外作業,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也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實踐證明,練筆落實到課堂上,讓學生當堂寫,通過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訓練效果。因此,我們在每堂課的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地把教師的單邊活動壓下來,保證學生活動的時間。這樣,課堂教學的效果才會有所提高。
總之,教師只有讓學生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多讀、多思、多問、多說、多寫,學生才能發揮主體作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
參考文獻:
[1]農煥珍.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No.340(06):136-137.
[2]于德生.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漢字文化,2018,No.205(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