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娣 雷藹榮 李緞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新課改政策也得到了全面的落實,其中強調了學校和教師要將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同時也要遵循素質教育理念開展教學工作。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對教學知識進行有效的掌握和學習,對新興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也進行了合理應用。基于此,本文圍繞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合作學習策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引言:
合作學習指的是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進行合作,或者由學生和學生進行合作從而對知識進行有效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個人表現及成績會對整個小組的表現和成績產生影響,而通過借助合作學習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對他們的合作能力及團隊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對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應用,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特點開展閱讀教學。
一、對學習目標進行明確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因為他們年紀較小,理解和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對于文章的內容及意義他們無法進行全面的了解。所以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法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明確,之后再引導他們對問題及知識進行有目的性的探討和研究。對于教學涉及的閱讀材料來說,其內容較為豐富,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法進行教學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認知特點等,從而對閱讀材料進行充分的挖掘,之后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不但可以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同時還能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有效的培養。以《小河與青草》童話故事教學為例,在這篇故事之中含有一定的教學寓意,教師通過對這寓意進行充分的挖掘,再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對其進行感悟,這樣也可使他們學會要多借鑒他人的優點并做個誠實、謙虛的人的道理[1]。
二、對學生進行合理指導
因為小學生的年紀較小且不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這也使得他們在進行小組學習和討論的過程中無法對文章進行全面、精準的理解。對于此,教師需要合理對他們進行引導,只有這樣,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對文章的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與此同時,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爭論,針對爭論較大的問題,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合理判斷,之后再引導小組的學生將意見統一。這樣他們對于知識及問題也會擁有正確的理解,而閱讀教學活動也可更順利的開展。以《望廬山瀑布》教學為例,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帶有感情的進行朗讀,這樣可以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闊。之后教師還可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通過讓他們對相關資料進行查閱,也可加深他們對古詩意思的理解,對于該詩的創作背景他們也能進行分析和了解。在此期間,如果學生的小組學習遇到了相關問題,教師也要對他們進行合理指導,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同時還能引導他們對詩人的內心世界進行感悟。
三、對合作學習氛圍進行合理營造
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采用角色扮演和發言等合作方法,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有利于他們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通過采用開放性的閱讀方法,學生也可通過很多途徑對知識進行學習,而他們自身的思維也具有一定的互動性。通過合作學習,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給其他學生,這樣他們的學習效果也會得到有效提高。而且借助合作學習法進行閱讀學習,學生也會發現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個人的能力也會得到全面的發揮,而這對于他們自身的成長和發展都是極為重要的。以《七律長征》教學為例,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點來完成閱讀任務,其中就包括讓學生通過查閱書籍、觀看相關視頻等形式去了解新中國成立的歷程和艱辛。這樣通過借助合作學習法進行閱讀學習,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會得以明確,而通過教師營造的學習氛圍,他們也能對文章的內容和含義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2]。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合作學習法進行應用,其具有極強的可行性。在教學期間,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及閱讀的興趣,同時還能使他們產生學習的欲望,進而還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的學習活動之中。除此之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它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及素質的全方面發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還可以將教學的發展需求進行充分的滿足,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姚運鎖.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明日,2018,000(007):P.283-283.
[2]李浩.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學考試,2017,(2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