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核心素養教學是初中歷史教學實踐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新課改,推進初中歷史教學改課的重要理念。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當前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要求,積極探索實踐新的教學理念成為必然。鑒于此,本文筆者就結合自身初中歷史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構建進行淺談,以期能和各位一線教師共同學習,提供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歷史;高效教學
核心素養教學是當前較為熱門的教學理念,給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角度。核心素養教學做為各學科教學改革的重要教學策略,具有重要的現實實踐價值,進行核心素養教學有利于提高歷史教學效率,保障教學質量。核心素養教學在歷史教學中表現為,教師的教學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設計;在教學中能否創設課堂練習教學;能夠有效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能夠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與探究。對核心素養教學在歷史教學實踐中進行研究,分析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教學的具體情況,能為核心素養教學落實提供建議,對于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設計科學教學目標,提升歷史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的設計具有先導性、基礎性的特點,是開展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歷史教學目標要緊扣課程標準的要求,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要科學合理,能夠與初中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使教學目標具有可操作性,不能脫離實際,過高或過低。備課要體現教師自身的思考與創造,設計好歷史知識和技能的目標,教學過程和方法的目標,歷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秦王掃六合》這一課時,筆者就結合新課標要求,就本課內容制定了三個重要的教學目標。第一個,知識與技能方面,讓學生識記秦朝的統一,領會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明晰秦朝鞏固統一的舉措與國家統一的重要意義。二是過程與方法方面,領會《秦統一中國形勢圖》與《秦朝的政治結構圖》等圖片,可以對材料進行綜合應用解讀歷史知識。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識記秦朝統一的歷史作用,以及對我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二、創設課堂練習教學,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學生不僅是知識的接受者,還可以是知識的探究者,這就需要學生在學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勇于實踐,用自己的頭腦與雙手與探索未知的領域,在自己親自參與的過程中,發現學科更多的魅力,進而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與能力。但是,有的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學科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學生實踐的需求,導致學生在教師單方面講授中逐漸喪失了對學習的探索欲望,形成被動接受的常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與發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時,要通過鼓勵學生參與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加強學生的實踐性。
例如,在教學《亞非拉國家的獨立和振興》這一章節時,筆者就結合課本,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設置了課堂隨練的習題,讓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學生在解決習題的過程中,發現了自身學習的不足,及時進行了彌補,了解了亞洲國家實現國家獨立和走上民族振興道路的概況,體會到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在亞非拉地區的全面崩潰,增強了對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這一認識的理解。這樣,筆者通過采用探究教學,使學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習慣,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聯系學生實際生活,提升法制綜合素養
生活與法制教育密不可分,讓學生在生活中正確地認識法制,不觸碰法律界限,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應該只局限于歷史教材之中,應該將法制教育延展到生活當中,利用生活當中的案例給學生講解法制知識。這樣一來,可以促進學生知行合一,在生活中成為一個知法、守法、用法、懂法的好公民。
例如,在教學《科舉制的創立》這一課時,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對科舉制與高考制度以及西方的文官制度展開聯系和對比。高考制度與科舉制度有某些相似之處,是考核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渠道。然而近年來高考作弊案件屢次發生,甚至出現“代考”的情況,國家也對這些現象進行了有效遏制。通過讓學生對這些生活中的時事熱點進行分析和討論,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法制綜合素養。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新課改要求下,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以往課堂的學習,側重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述,以教師為主導。而現在課堂的學習也要順應變化,由教師的“教”變為學生的“學”,且這種學習是一種自主能動性的最大發揮。歷史學習不僅僅滿足于課堂上的聽講,在課下的時間,學生也要自主的預習學習內容,搜集相關的歷史史料,加以更深層次的了解那段歷史的發展脈絡。由單純地教師備課,改為學生一起備課。備課內容,在每一節課上進行交流,探討,加深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起學生學習歷史的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核心素養。
合作教學是一種通過組織學生與學生相互合作來促進學生共同發展,達到雙贏,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合作交流法可以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但是,有的教師在應用合作交流法時,沒有為學生創設足夠的合作平臺,抑制了學生的合作。因此,歷史教師在應用合作交流法時,要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為學生留下充足的合作時間。
例如,在教學《北方民族大交融》這一課時,筆者就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上。在課堂教學中,筆者建立了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的方式來探究歷史問題,比如,筆者讓學生自主搜集北朝時期一個民族的史料,包括建立的政權以及與南朝的關系等,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與大家進行交流和分享,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提升上來,學生的歷史實證和歷史解釋素養都得到了有效發展。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具有重要實踐價值,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初中歷史教師要科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要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創新教學活動,積極實踐核心素養教學的重要教學理念,深化初中歷史教學改革,推動新課改理念的落實。
參考文獻:
[1]韓瓊.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教學優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33-34.
[2]尹小平.對初中歷史課堂如何體現學科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