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維楠
摘要:小學階段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課外閱讀,特別是整書共讀,能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自學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教師要利用好整書閱讀策略,引領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精彩世界,打開學生閱讀的另一扇窗。
關鍵詞:整書閱讀;讀書匯報形式;閱讀興趣
一、整書閱讀的概念界定
1.“整書”的概念
“整本書”指的是,有一定的故事連續性的長篇、中長篇或中篇小說。根據學生年段特點、興趣集中點和與現階段教材匹配相符程度,推薦《城南舊事》《湯姆索亞歷險記》《魯賓遜漂流記》等進行整書閱讀教學。
2.整書閱讀教學目標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目標承擔著一下四點:(1)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認識并掌握閱讀不同文本的一般方法。(3)形成包括意志力在內的閱讀能力。
二、整書閱讀活動的操作策略
課堂教學中,將如何融入整本書閱讀教學,具體如何操作?第一階段:導讀活動,以引起閱讀期待。第二階段:推進活動,讓閱讀可持續。第三階段:匯報活動,閱讀成果交流
《湯姆索亞歷險記》的整書閱讀目標定位有三:在一月內讀完整書并產生自己的思考為一;發現書中鮮明人物形象并深化研究其中一個人物的個性特點為二;促成個性化趣味閱讀并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閱讀匯報為三。
其中,教學重點在《湯姆索亞歷險記》的閱讀過程與成果展示匯報。匯報課以“自悟演繹”——“采訪交流”——“再悟演繹”為主路徑,以手抄報、閱讀卡、故事創編為次路徑進行展示。在實施過程中,主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演繹活動,學生的探討交流,把握本書的人物語言行為,滲透人物形象感知,發展多向思維能力。
三、整書閱讀活動后的成效分析
《湯姆索亞歷險記》匯報交流課以“自悟演繹”一“采訪交流”一“再悟演繹”為主路徑。這三個板塊環環相扣,由淺人深,由表及里,涉及范圍廣。學生暢所欲言,大膽交流,經過思維火花的碰撞,對人物的理解更深入了,學會了多角度了解人物。這樣,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同時,培養了繪畫、表演、評析能力,并在知識、能力、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協調發展。在本課例中,教學目標設定為通過小組合作繪制人物關系圖,初步掌握用人物關系理清整書脈絡的讀書方法;通過實踐體驗、采訪交流等方式,把握人物語言行為,滲透湯姆、喬埃、波利姨媽等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從課上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和采訪交流等環節可以看出目標基本達成,小演員們和觀眾們都會從語氣、表情、動作等方面去剖析人物,另外,從課外制作的閱讀卡,創編的小故事中也能發現學生有所思考,并能很好地延續湯姆、波特等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為人處世。通過這一系列的閱讀活動和積累,學生的閱讀興趣度較以前有明顯的增強。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書交流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小組繪制人物關系圖,整體感知本書。
2、通過實踐體驗、采訪交流等方式,把握人物語言行為,滲透湯姆、喬安、波利姨媽等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3、通過手抄報和閱讀卡制作、故事創編等實踐,發展多向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體驗、采訪交流等方式,把握人物語言行為,滲透人物形象分析。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
又到了我們的閱讀分享時間。這一個月來,大家閱讀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現在已經完完整整讀過這部作品的同學請示意一下。
我們在第四單元交流平臺課上討論過閱讀外國文學作品最困難的地方之一是國外人名與復雜的人物關系,今天,我們就小組合作,現場來繪制一份《湯姆索亞歷險記》人物關系圖,以克服這一困難,好嗎?
三、演繹情節
1、小組演繹某一個片段
看著這一張張人物關系圖,聽著同學們的介紹,《湯姆索亞歷險記》里那跌宕起伏的情節,活靈活現的孩子們又浮現在我的腦海里了。
相信同學們也跟我一樣,大家看,有的同學用手抄報的形式記錄下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學有感而發制作了閱讀卡;有的同學趣味相投,小試一把,甚至還創編了歷險情節……
今天的交流課上,老師想讓大家看一看兩個小組的演繹。并請你,為他們的演繹評一評,看看他們演得怎么樣。演繹片段:《聰明的粉刷匠》《湯姆出庭作證》
2、采訪交流
《聰明的粉刷匠》:你們覺得這幾位同學演得如何?演得怎么好或怎么不好,不好該怎么改進?……要是你演,你會如何演?
《湯姆出庭作證》:你們覺得這幾位同學演得如何?演得怎么好或怎么不好,不好該怎么改進?……要是你演,你會如何演?四、課堂小結
1、總結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個人物的形象,可以從他說的話(語言),做的動作(動作),心里的想法(心理)等分析。
2、了解后續活動內容。
今天我們著重從兩組同學的演繹中研究書中的人物形象,我們接下來將開展創編故事的講故事比賽,閱讀卡、手抄報的匯報交流等,希望同學們在今天的研究匯報后有所收獲,并用到以后的讀書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季培海.且行且思,邊讀邊悟——關于讀書匯報課的幾點探索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
[2]周益民.兒童的閱讀和為了兒童的閱讀.長春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