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中根
摘要: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牛羊肉的需求是越來越大,國家也加大了對畜牧業的扶持,畜牧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牛羊等家畜的生病是畜牧業發展當中的常見問題,對牧民的影響十分巨大,因此當前急需要畜牧獸醫專業的人才。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是一項實踐性很強,有很強就業前景的學科,中職學校必須要重視該專業的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就業率。
關鍵詞:畜牧獸醫;中職教學;校企合作
畜牧業成為了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成為了部分農民發家致富的重要手段,但是農民對牲畜疾病的了解較少,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這就阻礙了畜牧業的發展。隨著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的興起,為畜牧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但同時隨著競爭的加劇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也出現了一些弊端,主要表現為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與現實應用有些脫節。
一、構建以“就業崗位為依據,以生產工作流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隨著國家對養殖行業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現代化養殖技術的發展應用,職業崗位及其能力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必須要重視學生的職業素養,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當前的部分中職畜牧獸醫專業課程設置極不合理,仍然是“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段式的課程體系,這種課程體系對于三年制的中職學生學習極為不利。首先是課程繁多,并且存在交叉,課程的應用性不強且實踐課程較少。其次是課程體系陳舊,尤其是對養殖設備的講解,完全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就導致很多學生畢業以后專業知識落后,實踐技能不足,從而造成就業不理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專業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要求,以畜牧醫藥行業主要崗位的生產流程為主線,以實踐性教學為主體,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同時要加強與對口企業的交流,邀請養殖企業的技術人員來校參觀,對學校的教學活動做出指導,介紹在養殖實踐中如何科學養殖及系統的疾病防治,以此來改進教學方法和技巧,讓教學能夠與企業實現無縫對接,使學生適應市場的需求。
二、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早已不是新鮮事,多媒體憑借其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靈活多變的音頻和視頻給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傳統的畜牧獸醫專業的教學,大多采用掛圖和板書相結合的方式,這種教學方法手段單一,枯燥乏味,學生在課堂當中容易走神,跟不上教學的節奏。傳統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教學壓力較大,很多知識沒有辦法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尤其是一些牛羊的器官,這就使得教師的講解“似是而非”,學生學得“一頭霧水”。因此中職學校必須要普及多媒體教學設備,提高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培養教師的信息素養。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根據牛羊的某種疾病制作相關的教學課件。例如,牛流行熱病,首先對該疾病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即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于夏季;其次在課件當中展示一頭患病的卡通牛,身體發熱,食欲不振;再次介紹治療方法,六畜旺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通過這種圖文并茂,高切合度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徹底地了解牛羊的常見病、臨床特征以及治療方法,高水平地完成“實景”教學環境。
三、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實踐教學比例
中職教學的目標就是為了為企業輸送高質量的人才,因此在教學中學校就必須要尋找對接企業,一方面在教學當中可以進行交流和指導,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學生提供實習場地,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就業做準備。學校與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共同的利益,學校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實現與時俱進的教學手段,就必須要與企業進行實時交流和溝通,還要了解企業當前經營所需要的設備以及生產環境工作內容等。因此學校需要加強和養殖企業進行合作,為了減輕企業的房租壓力,可以在學校開展教學需要的小型工廠,轉移部分員工和設備,實現共同盈利。在實習方面也必須要加強與養殖企業的合作,讓學生去企業進行實習,與老員工進行交流驗證之前學習的知識,同時也可以通過在學校學習的知識來解決現實遇到的問題,例如遇上部分牛羊病利用所學知識及老曾醫經驗相結合進行治療。學生通過實習也可以完全了解和熟悉未來的工作內容,提前適應工作環境,為將來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加強校企合作是提升教學針對性和目的性的必然要求。
中職是以職業教育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為就業服務。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有著良好的就業前景,為了打造更多高質量的畜牧獸醫人才,中職學校應當構建以“就業崗位為依據,以生產工作流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讓教學更加形象直觀;加強校企合作,提升實踐教學比例,通過校企合作來指導教學的方向,指導學生的實習,為就業做好準備,從而實現中職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凱,韓偉.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的創新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03):236.
[2]王小艷.探究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的創新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