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旺南
摘 要:“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新課標中對學生所提出的具體要求,也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奮斗的目標之一。為了順利地完成這一目標,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得到學生的積極配合,那么他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的朗讀興趣進行激發。因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創設生動情境、融入趣味游戲和進行科學評價三種激發興趣的策略,并在本文中展開了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朗讀興趣;語文教學;小學
朗讀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有效途徑之一,因為其能夠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他們對所閱讀的文章內容有著深刻的理解。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朗讀的自主空間。但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去進行自主朗讀,那么學生就會缺乏動力。因而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采取有效措施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使之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文章的朗讀。
一、創設生動情境,激發朗讀興趣
學生如果只是對著課本教材,單一的文字形式可能不符合他們活潑的性格,也因此讓他們失去朗讀的興趣。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課本內容來為學生進行生動情境的創設,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朗讀配音。為了讓教學的效果更好,教師此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具。這樣一來,當學生看到色彩鮮明的畫面時,他們就會產生為其配音的沖動。此時教師就可以順利地開展接下來的朗讀教學。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筆者首先就利用多媒體將文章內容以動畫的形式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但筆者并沒有為鮮明的畫面配上聲音,如小蝌蚪遇到鯉魚媽媽、烏龜和青蛙時的情景都是以默劇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的。然后筆者就會將學生分成5個人的小組,分別去扮演這四個角色和旁白,進而為動畫進行配音。接下來筆者就會融入競爭的因素,看哪一個小組學生的配音更具感情,更能夠表現出角色的心情,哪一個小組就能夠得到筆者的獎勵。在正式表演前,筆者就會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準備時間。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充滿朗讀的興趣,他們也因此會積極地研究文章內容。
二、融入趣味游戲,激發朗讀興趣
著名教育家卡羅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們的工作就是游戲,在游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進而給小學語文教師的朗讀教學提供了思路。教師要想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他們就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游戲。但為了避免學生過于沉浸在游戲中而忽略了原本的朗讀內容,教師需要將游戲的內容與學生要朗讀的文章內容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且在開始游戲之前為學生明確游戲的目的。例如:在進行《一封信》這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筆者需要學生體會到露西前后的情感變化,并且在朗讀的過程中將這種變化表現出來。因而筆者就根據課本內容為學生設計了“你表演我猜”的游戲。在游戲中,學生兩兩為一組,一名學生需要表演文章中出現的場景,另一名學生則需要用生動的語言去將該場景朗讀出來。如果后者猜測正確并且朗讀得十分有感情,兩人則算游戲過關;否則的話,他們則需要另選一個片段進行表演和猜測。如在表演“家里的臺燈壞了,我們修不好”這一場景時,學生就可以用手指著教室里的燈,并且嘆氣和搖頭。這樣的話,另一名學生就能夠很快地猜測出來,進而充滿感情地進行朗讀。
三、進行科學評價,激發朗讀興趣
小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學習和領悟能力,有的學生朗讀起來充滿感情,有的學生則還有進步的空間。此時小學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對前者加以表揚,對后者加以鼓勵。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在教師的表揚與鼓勵中建立起朗讀的自信心,進而對朗讀充滿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的是,他們還需要委婉地指出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進步。例如:在每一次朗讀結束之后,筆者都會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并且點明其在朗讀中出現的三個優點和三個缺點。因為筆者對學生有著統一的標準,學生的自尊心也因此不會受到傷害。對于優點,筆者會選擇用激勵性的語言說出,并且對他們進行獎勵。筆者這樣做會使得學生獲得成就感,并且建立起朗讀的自信。對于缺點,筆者則會委婉地指出,并且說出筆者對他們的期待。如果學生在下一次朗讀的過程中能夠改掉這些缺點,筆者同樣會給予他們獎勵。這樣的話,此時的學生就會產生朗讀的興趣,他們會對下一次的朗讀教學活動充滿期待,他們迫切地想要讓筆者看到他們的改變,進而獲得筆者的獎勵。
總而言之,語文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他們就需要重視語言教學。朗讀就屬于語言教學的一種形式,也因此成為了教師教學的重點所在。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明白的是,不管采取怎樣的朗讀教學措施,其都必須要符合學生的性格特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的話,學生才能夠激發自己的朗讀興趣,積極地參與到教師的朗讀教學活動中去,并因此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沈迪欽.論小學生朗讀興趣的有效激發[J].學周刊,2019(09):104.
[2]蘇培英.培養小學生朗讀興趣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04):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