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濤
相比普通高中的學生來講,中職學校的學生整體質量是比較差的,因為這些中職生的各種習慣尚需培養。因此,中職生的學習效果對老師來講是一個比較復雜和頭疼的問題,如何提高中職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是我們每個職教老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學生的課堂教育體系和內容已經今非昔比。傳統的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當今學生對新知識的需求了,如何使用新的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率,已成必然趨勢。作為一個中職學校的教育工作者,既要完成好教學任務,又必須提高理論與實踐的運用能力。這樣能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既能靜下心,又能好好學,在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又要在操作過程中鞏固他們的理論知識,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學中做,從做中學”。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明確教學目標,又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他們的榮譽感、自豪感,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輔之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根本,也是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因此,一本好的教材應該是集多種作用于一體的。如何能夠讓一個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利用好這些內容,也是值得我們每個教師深思的。我們還要對教學情境進行加工和精心布置,努力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逐步提高他們的理解知識的能力和實踐操作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真正掌握課堂的主動權,做課堂的主人。
二、明確教學目標,創設有趣的課堂教學情境。
要想提高中職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備足功課。首先,教學目標一定要明確,這也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主題,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也應圍繞這一中心展開學習,使之形成明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同時在課堂上可以合理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一個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團結協作,培養團隊意識。
中職生的課堂教學,是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的教學,所以,團隊協作至關重要,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選重點、難點課題,采用小組合作,分組交流,共同完成各自的項目,對學生的同一課題的不同成績進行分析解剖,也可以讓學生來參與評議,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把時間交給學生,使學生能真正參與課堂教育的環節。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四、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中職生課堂理論學習大部分是同技能掛鉤的,因此,信息化教學手段是必不可少,多媒體、課件、實訓設備等缺一不可,我們培養的學生更是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所以,操作能力的要求要大于理論知識的運用,但是理論知識又是操作的基礎,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調整好二者的關系。我們在教學中應利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把枯燥的理論原理生動有趣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既能掌握理論知識,又能熟練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感性認知。
五、抓住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合理展開課堂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對重點和難點的內容加以突出和分析,要使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來掌握判斷。還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來反思和總結,從而提高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的理解掌握,提高他們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
六、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結果,鞏固他們所學知識。
及時進行對課堂內容、理論知識方面的測試,查看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程度。還要對課堂內容操作方面的測試,目的是了解學生在操作運用過程中能否正確合理使用各種工具、設備,操作步驟與規范是否正確合理。最后進行講評總結,既有老師的點評,又更多地讓學生針對共性問題進行講評打分,從而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遵循職業教育的規律,激發這些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良好的學習目標,教育學生腳踏實地掌握好一門技能,這樣職業教育就會越走越遠,職業教育的前景也就越來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