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作為我國高學歷高智商的群體,同時也是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中堅力量。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學教育逐漸從傳統的知識技能教育延伸到情感教育以及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對學生認識自我、提升自我,提高社會競爭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立足于此,闡述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內涵和意義,分析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進一步探究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改革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改革途徑
隨著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建設也逐漸加快,每年數以千萬的大學畢業生涌入社會,不僅造成了就業壓力過大,而且學生就業競爭也非常激烈。在如此嚴峻的就業環境下,作為培養人才的高校,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對學生自我認識和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內涵和意義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故名思義就是在大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讓學生可以在高校教育中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自我職業生涯學習和規劃,從而讓學生完成自身專業知識儲備的同時鍛煉學生各種能力,提升自身素養,為日后走向社會、走入職場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大學教學中進行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具有以下優勢:首先,可以讓學生充分的認識自我,激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更好的適應社會用人需求,提高市場就業競爭力;其次,通過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可以加強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認識,為學生日后的專業發展引領目標,從而進行職業規劃,奠定學生未來的發展基礎。
二、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現狀
從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現狀來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發展和有效性。首先,作為高校在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中的理念過于模糊,很多高校并沒有開設專門的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課程,缺乏完善的教育體系,從而導致了學生在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上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發展以及對職業的認識。其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過程中,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課程過于單一、片面,在家生教學安排不合理、職業規劃教育和社會實際脫軌等各種問題,導致了高校在大學生職業發展教育上流于形式,并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和優勢。最后,從教育模式上看,大多數高校在進行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過程中都是以教師講授或者講座的形式開展,學生大都是以被動的形式來接受知識。尤其是教學過程有很強的普遍性,教育過程也相對隨意。以至于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并沒有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來進行,缺乏個性化的指導。這種集中營似的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改革途徑
1、完善高校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組織機構
我們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過程中,要想提高其教育的有效性,作為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組織機構,為發展高效職業生涯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高校要立足于社會需求和學生發展,成立一個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中心,以開放式的形式向學生提供各種就業、職業規劃的咨詢和教育;其次,要在高校職業生涯教育組織機構中,明確各部門、工作人員的分工,能夠做到專人專事專責,將高校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工作落實到人,全面提高其工作的有效性;最后,高校要加強和周邊各高校之間的聯系,并學習和借鑒一些高校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提升其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有效性。
2、構建職業生涯發展教育體系
在傳統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中,很多人認為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是在學生臨畢業前所開展的教育,實則不然,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應當貫穿整個教育體系。筆者建議從大學生新生入學開始到學生大學畢業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分四個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是新生初入學階段,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職業萌芽階段,此階段的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主要是以大一學生為主,此時期的學生擺脫了高中緊張的學習氛圍,難免會有所松懈,對人生表示迷茫。所以在此時期的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并加強學生對自身專業的認識,了解專業特點以及專業未來的發展,從而引導學生樹立職業理想,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吉祥經;第二階段我們成為職業定向階段,主要針對是大二年級的學生。此時期的學生對大學生生活已經逐漸適應,并在大學生中通過不斷的探索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和興趣,所以此時期的教育教師要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自己的職業范圍和發展方向,并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從提升專業知識儲備和提升綜合素質等方面為就業做好準備。第三階段,是職業探索階段,主要針對的是大三實習期的學生,此時期的教育除了要求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完善的規劃之外,還要加強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輔導,提高學生創業、就業熱情。第四階段,是職業選擇階段,主要針對的是即將畢業的學生,此時期的教育要加強對學生就業觀、價值觀等進行教育,幫助學生可以盡快從學生的身份中脫離出來,從而轉變角色,盡快適應社會發展,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3、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職業生涯教育平臺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過程中還要立足于市場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職業生涯教育。首先,高校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在進行知識技能教育的同時,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實踐平臺,從而加強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實踐性。像校企合作、實踐實訓、產教結合等形式來加強學生對專業和社會需求的認識,從而縮短兩者之間的差距,更好的提升自我、建立自信,為自己未來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結:綜上所述,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不僅對學生正確的認識專業、認識自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提升學生職業自信,提高人才市場競爭力以及奠定職業發展基礎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作為高校要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中加強創新和改革,幫助學生做出合理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促進學生綜合競爭力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靜峰.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時代視角與路徑突破探微[J].生涯發展教育研究,2019,18(02):3-6.
[2]姚威.淺析大學生創業教育與職業發展——評《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9(06):97.
[3]張巧.我國大學生職業發展研究綜述[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3):108-111.
[4]鄭岳慧.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9.
作者簡介:
郝春紅(1978.10--),女,漢族,山東濱州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濱州醫學院2017年輔導員工作研究項目(課題編號:200120030219)、濱州醫學院2018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課題編號:20181044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