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杰興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核心素養成為當前教育的首要目標。對于科學這門學科而言,只依靠傳授學科知識是難以完成這項目標的。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模式并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科學創新精神、探究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才能有效提升初中生的科學核心素養。本文就初中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加以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科學;有效策略
引言:
隨著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模式的轉變,在科學學科教育中融入核心素養是當下科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在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課堂中,同學們只能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步伐學習與思考,所以得不到自身能力的提高,將核心素養融入科學教學意味著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為主,全面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進而推動科學教學目標的實現。
一、核心素養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融入價值
核心素養具體指學生在不同階段中養成的能力、發展的態度或是思想態度等等。教育改革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設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一味地傳授知識,而同學們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同學們不僅缺少自主意識、對學習沒有動力,而且還缺乏充足的能力發展空間,最終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1]。科學學科作為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創新及探究能力的重要學科,單純依靠教師傳授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融入核心素養有利于促進同學們理解自然規律以及科學概念的同時,讓他們學會運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二、初中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科學現象,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同學們在考試中普遍出現答題不規范、思路混沌以及對問題分析不夠透徹的現象。出現這一問題是由于他們的思維能力存在發展的不足[2],也可以理解為他們的科學核心素養較差。為了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將科學現象或是概念等本質內容顯現出來,以此來激發同學們產生濃厚的學習熱情,獲得廣闊無約束的思維想象空間。這樣才能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散思維,積極思考。例如在講解《融化與凝固》時,由于同學們對融化和凝固的概念沒有系統的認識,所以如果教師直接講解融化和凝固則會影響同學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首先需要向同學們講述物質存在的三種形態,即固態、液態、氣態,并向同學們提問這三種形態之間是如何轉變的,可以借助哪些工具實現,現實生活中又有哪些應用。通過將知識點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同學們從生活入手,增強對科學概念的理解。
(二)開展科學實驗,重視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實驗教學是科學這門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從實驗中,同學們不僅能夠親身經歷科學現象,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3]。此外實驗的開展不應該單純地由教師進行演示,這樣不利于調動每一名同學的積極性與好奇心,應該盡量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提供給同學們討論的機會。這樣他們就能夠在討論的過程中積極思考相關知識,勇于探究,最終找尋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說實驗的過程是有效提升探究能力的過程。以《水的浮力》為例,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可以向同學們提問:“同學們,你們都會游泳嗎?那么你們知道為什么人可以浮在水面上游泳嗎?”其次,教師可以引入浮力這一概念,人之所以可以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水對人提供一個向上的浮力,浮力可以托著人們使其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然后教師借助課堂實驗讓同學們直觀地觀察浮力是否存在,教師將課前準備好的木塊、鐵塊、彈簧測力計、水箱等工具展示給同學們,并向水箱內注水,將木塊放到水箱當中,同學們則會觀察到木塊漂浮在水面上。隨后教師將木塊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并讓同學們讀數,然后教師將木塊慢慢地放入到水箱中再讓同學們讀數,此時會發現示數減小,這也就間接地證明了浮力的存在。之后教師可以讓兩名同學上臺,將兩個質量相同的木塊和鐵塊同時放入水中,讓同學們觀察現象。最后教師將木塊和鐵塊分別懸掛在兩個彈簧測力計上,讓兩名同學同時將木塊和鐵塊緩慢地放入到水箱中,其余同學則觀察測力計示數的變化,教師則根據實驗結果進行總結:不溶于水的固體,無論能否漂浮在水面上,水都會對其施加浮力。這也就說明了浮力是一直存在的,不會憑空消失。
(三)創設教學情境,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科學學習過程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建立良好的創新意識有利于促進同學們的綜合發展。在科學課堂上,同學們經常跟隨著教師的思路以及想法去學習知識或者探究現象。長此以往,他們會缺乏創新意識,滿足不了社會的需要。創新能力是每一個綜合型人才都需要具備的能力,只有創新才能有所發展,才能有所發現。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采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引導同學們融入科學知識或是現象中,深入理解科學的核心,進而有效提升創新意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的提升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必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科學知識或是現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升他們的探究能力;創設教學情境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最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為他們未來的綜合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陳玲玲.匠心小細節匯聚大精彩——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科學實驗細節教學的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4:26.
[2]馬福貴.基于學習進階理念促進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發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07:35-36.
[3]周建秋.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初中科學教學[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3209:67-6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