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城市建設進程的盲目加快,雖有效擴大了城市建設規模,增加了城市人口容納量,但是城市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城市河道水環境污染便是其中之一,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遂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我國本身就是一個貧水國家,人均用水量較低,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顯突出。河道治理是改善水環境的重要內容,建筑工程項目的增多,使得河道水資源污染嚴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善河道水資源的污染情況,是實現水環境保護的重要任務。將針對河道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進而加強水環境保護力度,實現人與水資源和諧相處。
關鍵詞:城市化;河道水;水環境; 生態; 綜合治理
引言:
現代化建設倡導節能環保理念,人們對水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顯突出。由于現代化建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河道水環境污染程度日趨嚴重,這也為人們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河道治理就成為水環境保護的主要內容。良好的河道水環境不僅能夠美化城市,提高城市品味,還能豐富居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同時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城市河道與城市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從古到今城市河道水環境備受社會各界人士高度關注?,F階段人們在城市建設發展中,依舊十分重視城市河道水環境。然而當前城市建設發展中,人們盲目追求城市建設速度,側重城市經濟發展,不惜以破壞城市生態環境為代價,城市河道水環境日益惡化雖引起了相關人員的注意,投入了大量人力等資源,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但是結果尚未達到預期目標。所以,有必要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積極探索城市河道水環境污染治理對策。
1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對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來說,水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加強人們對水環境的保護意識和要求,是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河道是人們生產生活的重要資源,為居民提供充足的水源,并且是排洪泄澇的主要通道,同時,水環境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環境污染程度加劇不僅影響人們用水需求,還影響人們生活環境,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水環 境是人類生存環境最重要的因素。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深,有效治理河道水環境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其不僅能夠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還能夠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發展地區經濟,推動社會經濟不斷進步與發展,對人類生存與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現存問題分析
2.1 生態護岸技術有待提高
傳統觀念的影響,河道設計理念缺乏有效性、遠見性,落后的護岸技術在實際治理過程中還在得到應用,致使生態護岸技術得不到發展和應用。生態護岸技術的含義和定位要進一步完善和明確,要組織專家討論和研究,并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教訓,將生態護岸技術切實有效的落實到位,明確其應用要求。在提高生態護岸技術安全性能的同時,還要滿足其在水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和效果。
2.2 控污難度較大
國名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F在城市中的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效率無法滿足整體排放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加強。當城市中污水得不到處理時,河流就成為接收污水的主要場所,這也加劇了河道水環境的污染程度,增加了截污控污的難度。針對污水處理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的矛盾,必須尋找有效的措施,改善這種局面,一旦這種局面達到難以控制的地步就為時已晚了。
3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3.1 實施科學合理的設計與規劃
對河道實施科學合理的設計與規劃是保護水環境的前提和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河道治理必須結合當下實際情況以及以往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重點注意和改善的內容都要進行整合與規劃,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案。改善傳統河道治理的觀念,設計與規劃要強調生態環保的理念,實現安全、環境、資源有機結合。在實施科學設計與規劃的前提下,要積極實施清淤工作。河道淤泥的沉積減小了河道蓄水容量,嚴重影響了河道排洪泄澇的功能和效果。同時降低了城市居民用水量,減少了農業灌溉用水量。大量的淤泥沉積,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容易改善水體的水質,污染物增多,水質污染加重,降低了水體自凈能力的同時,還對人們日常生活用水造成危害。因此,積極實施河道清淤是改善水環境的前提,也是提高河道排洪效果、擴大蓄水容量、美化河道周邊環境的有效措施。
3.2搞活水體,加強管理
對水環境實施有效保護的重要措施就是搞活水體,也對河道水體流動起著重要的作用。搞活水體能夠改善水質,降低河道污染物堆積量,減少河堤淤泥的沉積,還可以提升河流水體自凈能力,是實現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科學措施。通過修建水利工程來合理調配水資源,使水體能夠均勻分布,在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優化水體結構,加強水體調配能力,改善缺水地區用水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改善河道水環境,美化河道生態環境,還能實現水資源合理利用。河道管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由于我國河道覆蓋面積較大,河流流經的地區貫穿整個國家的中心線,而且河道兩岸的工農業發展迅速,給河道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加強河道管理必須綜合整治,采取河道保潔,不斷強化河道管理,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強管理手段和措施,對河道周邊及兩岸的工農業污染源要實施有效的控制,執法部門和監督部門必須履行職責,落實各項管理措施,以此強化河道管理水平,進而提高水環境保護能力。
3.3生態護岸,截污孔污
加強生態護岸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是改善河道水環境的重要途徑。在實施生態護岸過程中,要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在生態護岸技術上的應用效果。針對我國河道生態護岸的具體規劃方案將該項技術落實完善,并發揮良好的效果。生態護岸技術可以選擇很多護岸結構形式,例如,采用植物護岸,充分利用河岸植物,對其進行養護和管理,使這些植物固定在河岸上,能夠降低洪澇災害對河岸的沖擊和破壞。相關部門要借助國外技術和經驗對河岸設計與規劃人員進行培訓指導,確保生態護岸技術得到有效推廣,提高該項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而起到保護水環境的作用。河道截污控污的治理方面,經調查分析得出水體達標的要求降低,污染程度逐年加劇,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工農業污水的肆意排放以及居民生活污水的亂潑亂倒,其中污染較為嚴重的是工業污染。建設垃圾處理廠,降低生活垃圾堆積量,利用先進的技術,使生活垃圾能夠回收再利用,降低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3.4加大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
政府部門要加大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由于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必須從倡導廣大民眾積極行動起來,為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各大部門要組織相關治理措施和水環境保護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并在基層群眾中大力推廣,提高人們對河道水環境保護的意識,使人人都參與進來,這樣才能夠有效落實各項治理工作,才能有效地改善河道水環境。城市化建設發展,城市水環境污染嚴重,直接威脅到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可見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的緊迫性。
結語:
當前城市河道水環境治理中,雖在投入大量人力資源的情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尚未取得預期效果。河道治理不僅要避免過去單一工程措施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而且要注重生態和環境要求, 同時采取綜合治理措施, 才能對水環境保護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學軍. 多方位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水環境治理工程的應用[J]. 水利規劃與設計, 2018(6).
[2]張煥林, 陳紅衛, 王帥. 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探索與實踐——以鹽城市區骨干河道整治為例[C]// 2016第四屆中國水生態大會. 2016.